- 衣領與衣袖篇
- 王曉云 龔雪燕 劉慧仙
- 734字
- 2019-01-03 14:43:39
第一節 衣領分類與命名
衣領是最富于變化的一個部件,領圈線的深、淺、寬、窄變化及領圈上各種形狀的領子構成了豐富的衣領領型。
一、衣領分類
衣領的種類多種多樣,按照著裝方式可以分為關門領和開門領;按照衣領的高度可以分為低領、中領和高領;按照領幅的大小可以分為小領、中領和大領;按照衣領紙樣結構可以分為無領、立領、扁領、翻領及翻駁領、帽領六大類。衣領分類如圖1-1所示。

圖1-1 衣領分類
(1)無領 沒有領子的領口采形無領,只有領圈線的設計。
(2)立領 沒有翻折線的立領,只有領腰。
(3)扁領(又稱平領) 底領量很小,相對于脖頸來說更多地覆蓋肩部的平領,只有領面。
(4)翻領(又稱企領) 領子通過翻折線被分為領面和領底兩部分的翻領,既有領面,又有領腰;又分為連體企領(領面、領腰連裁)、分體企領(沿翻折線剪開)。
(5)翻駁領 由翻領與前衣身的一部分共同構成的領型,隨著領子翻折,部分衣身同時也翻轉的翻駁領。
(6)帽領 在領口上加裝風帽的領型。
二、衣領各部位名稱
衣領結構主要包括:衣身裝領線的形狀和長度、領外口線的形狀和長度、通過領子翻折線至底領線形成的底領和翻領(也稱為領面)的形狀和寬度等。改變這些面的寬度和各條線的長度,就可以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領型。領子以及裝領位置的各個部位名稱如圖1-2所示。

圖1-2 領子以及裝領位置的各個部位名稱
衣領紙樣主要構成線可以簡單地分為領下口線、領上端線、領寬線、領角造型線等幾條主要線條。對領下口線的控制依靠領圈線的長度,對領上口線的控制依靠領寬的尺寸。另外,如翻領還受到翻領寬和領座高尺寸分配的影響,駁領領上口線受到駁領領外形線的影響。領寬線主要依據設計的領造型尺寸決定;而領角造型線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同時,主要依據造型決定。翻駁領各部位名稱如下圖1-3所示。

圖1-3 翻駁領各部位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