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裝飾石材的主要物理性能
裝飾石材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顏色、光澤、硬度﹑耐磨性﹑機械強度(抗壓、抗拉、抗彎)、密度﹑吸水率﹑孔隙度、耐酸、耐堿、膨脹系數等。
1.2.1 裝飾石材顏色
石材的顏色是指巖石中各種礦物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選擇性吸收和反射,在人眼中起的感覺而呈現的各種色彩。而石材光澤則是石材磨光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石材的顏色以及光澤是與其所含礦物成分及其結構﹑構造密切相關的。
花崗石的基本組成礦物是石英﹑長石﹑角閃石﹑輝石﹑橄欖石和黑云母。前兩種稱淺色礦物,后四種稱深色礦物。花崗石的基色主要取決于石英、長石的種類及含量。一般石英、長石含量高,則石材色淺,當以無色礦物為主時,就形成白色花崗石,當有一定暗色礦物時,則形成各種灰白和灰色系列的花崗石。
長石的品種對花崗石顏色的影響極大。一般斜長石呈白色,正長石呈紅色。紅色石材的色調深淺還與長石的含鉀量有關。若含有鉀長石時,則花崗石呈美麗鮮艷的紅色,像“印度紅”、“中國紅”等。
要特別指出的是拉長石在花崗石中的作用。當轉動含有拉長石的巖石時,拉長石在特定的方向上呈現藍、綠﹑紫﹑金黃色等變彩,故礦物學上將拉長石又稱為月光石。
花崗石中的石英多數為無色或乳白色,石英的透明度愈大,吸光性越強,反射光越少,石材的光澤度就低。
以暗色礦物為主的黑色花崗石是花崗石的另一大系列。其中有的是純黑或黑中帶綠色,有很高的光澤度。這類花崗石主要由輝石、角閃石或橄欖石以及部分中、基性斜長石組成的。在這類石材中酸性斜長石越少越好,因為它會在黑色的石材板面上形成很多白點。若淺色的斜長石集中,晶體排列有序,形成某些特殊現象則可成為名貴的黑色石材。
黑云母和白云母對石材而言是一種有害礦物。云母含量增多,則使石材難以磨光,研磨時形成因云母剝落而出現的無光澤麻點、凹坑,降低了石材表面的美觀。
大理石的顏色與所含礦物質有關,如礦物的著色元素含量極低則呈白色,含銅呈綠色或藍色,含鈷則呈淺紅色,含錳則呈現玫瑰色,含鍶則呈淺藍色,含蛇紋石呈綠色或黃綠色,含石墨或有機質呈黑、灰色等。
大理石的光澤度隨方解石、白云石含量及它的結晶程度而增強,隨片狀礦物、泥質等雜物成分含量增加而降低。
板石品種多按顏色而定。有青板石、黑板石、灰板石、綠板石、黃板石、紅板石、紫板石、棕板石、鐵銹紅等。板石的礦物成分復雜,多由黏土礦物組成,板石的顏色則由黏土類礦物所含雜質不同而染成不同顏色。
1.2.2 硬度
石材的硬度是指巖石抵抗某種外來機械作用的能力,它與巖石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巖石結構有關。
德國人莫爾發明了一套硬度標準,即從硬度最小(1級)的滑石到硬度最大的金剛石(10級),莫氏硬度見表1-2。
表1-2 莫氏硬度表

1.2.3 耐磨性
裝飾石材的耐磨性是指石材抵抗磨損的能力,是一種反映石材研磨拋光的難易程度的指標。石材的耐磨性以耐磨率表示。
1.2.4 強度
裝飾石材的強度是指巖石抵制外力作用的能力,包括抗壓、抗折、抗拉強度。石材強度主要取決于巖石的成因、礦物成分、巖石結構、構造、風化程度、含水率、裂隙中的發育程度及裂隙中充填物的性質等因素,同時也與測試時的條件有關。
1.2.5 密度
石材單位體積的實際質量稱為密度。石材的密度主要取決于巖石礦物成分、孔隙大小與數量、含水量。
1.2.6 吸水率
石材吸水是指石材吸收水分的能力,以吸水率表示。石材吸水率取決于礦物的親水性。石材吸水后將影響石材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吸水率還與巖石的孔隙率大小及孔隙率特征、密度密切相關,一般孔隙率越大則吸水率也越大,反之就小。
1.2.7 耐酸堿性
石材的耐酸堿性用耐酸、耐堿度來衡量。花崗石具有很好的耐酸、耐堿性能,既能耐酸又能耐堿腐蝕。大理石則耐堿不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