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從5000年前到21世紀
- (美)威廉·戈茲曼
- 962字
- 2019-01-03 08:44:19
金融:人類文明的特殊工具
金融為重新構建人際關系提供了異常豐富的途徑,主要原因在于它擴大了跨時期交易的范圍。金融能夠集中經濟力量,使其在不同的地域間迅速移動。金融既可以是戰爭中的武器,也可以被用作實現和平的工具。這種復雜性和可能性使得金融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特殊工具。在本書中,我將闡述金融出現在最早文明中的原因,以及復雜金融工具較少被用于傳統文化之中的原因。
文明的標志包括城市化、社會分工細化、精細的符號系統和復雜多元的社會關系。文明也是一個吸納和合成知識的開放系統。先父W. H.戈茲曼(W. H. Goetzmann)是一位歷史學家,他曾經說:
文化是互相聯系的機構、語言、觀念、價值、信仰和符號組成的系統。它們一般是排外的,甚至是族群性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文明與教化對于新的習俗和理念持開放態度。它們是融合而又混亂的,經常擾亂社會信息系統。它們隨著人類社會經歷的日漸豐富以及多樣化和復雜化而持續發展。
金融系統將這些社會關系的范圍和本質拓展到了時間領域,同時跨越或長或短的距離。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社會可以創造各種類型的關系。在城市中,你不只是和家人、老熟人打交道,還要和那些在其身上傳統互惠關系并不起作用的其他人產生聯系。城市生活可能需要與外國游客的一次性互動,或者需要與不能以傳統互惠方式相處的商人進行重復的交往。
金屬硬幣、貸款和合作協議等金融工具拓展了人們的經濟聯系,但如果換作其他方式,這些人可能并不愿意與其他人產生聯系。比起傳統互惠安排,金融市場使得陌生人更有效地通過時間交換價值:他們不需要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規范,只需要契約文書和執行機制。金融工具拓展了人們達成協議的方式,這種擴展恰恰符合了一個復雜又多維的城市社會的需求。
文明不僅要求不同類型經濟組織之間的契約,也需要能夠解決復雜、多維問題的靈活性。金融契約允許各種新穎的支付和承諾方式。即使最初的金融家也要在一個精細復雜的機構和契約體系中活動,他們需要同像寺廟和王宮這樣的組織打交道,同農民和其他生產者打交道,還要同來自其他不同文明的遠途商人打交道。這些最初的金融家的活動取決于許多條件:政治決策、農業產量、海外貿易探險獲取的財富、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和雇員的忠誠度。復雜的生活需要從多個維度對各種未知結果進行交互、計劃和承諾。金融發展的動力來源于人類對文明社會的需求以及經濟活動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