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銷售中的成交技巧與拒絕處理
- 楊智偉
- 1536字
- 2019-01-03 01:25:27
態度變化潛藏購買意愿
一般來說,購買信號是客戶通過態度、語言、情感等表現出來的具有購買意愿的信息。這種信息有的是客戶有意而為之,有的是無意而為之。在面對面的銷售中,銷售人員相對可以通過較多的信號來捕捉成交機會。但在電話銷售中,銷售人員無法看到客戶的表情、動作以及眼神,那么應該如何捕捉客戶的購買意愿呢?我們發現,客戶在說話態度上的變化,也可以傳遞客戶相應的購買意愿,具體如下:
1.談話將結束時客戶沉默應對
客戶在談話即將結束時保持沉默,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客戶根本沒興趣;二是客戶有購買意愿,在等電話銷售人員主動做出某種承諾或讓步。我們來看下面的案例:
電話銷售人員:“這是一件非常不錯的產品,我已經詳細地向您做了介紹,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客戶:“這個……”
電話銷售人員:“您如果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直接問我。”
客戶:“沒有……”(沉默)
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客戶正在等待電話銷售人員主動提出成交請求,因此,銷售人員在電話里發現客戶保持沉默,要及時主動回應“我現在就為您訂購一臺,可以嗎?”或者說“既然沒什么問題,我什么時候把產品給您送過去呢?”可見,電話銷售人員要具有主動銷售的意識,要在合適的時機主動邀請客戶成交。
此外,如果客戶在談話一開始就陷入沉默,一般不屬于成交信號,往往是客戶還在等待獲取更多的信息。假如銷售人員介紹完產品,特別是在解答完客戶的疑問后,客戶陷入沉默,這時候電話銷售人員不妨嘗試提議成交。
2.客戶傾聽的興趣濃厚
通常來說,假如客戶打定主意不購買,往往會沒有興趣聽電話銷售人員滔滔不絕地講話,甚至會表現出一種反感情緒;如果客戶有購買的意愿,就會在電話中對銷售人員的講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愿意聽銷售人員向他不斷地推銷,這就是客戶向銷售人員釋放出的購買信號。
還有一種情況是,某種產品很熱銷,銷售人員忙得焦頭爛額,還是不斷地有客戶打電話來咨詢產品信息,這時,銷售人員的說話態度很不友好,仍然抵擋不住客戶的熱情,這也是客戶釋放出的購買信號,銷售人員可以直接要求客戶成交。
3.客戶態度積極且友好
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當銷售人員向客戶提出問題時,客戶能夠熱情地做出回答,即使有些問題不免強人所難,客戶也不回避,這就暗示了電話銷售人員,客戶有潛在的需求,也有一定的成交意愿。我們來看下面的案例:
電話銷售人員:“劉先生,恕我直言,這個問題您是不是需要請示您的太太?”
客戶:“呵呵,不用,我可以做決定。你真愛開玩笑。”
電話銷售人員:“那我可不可以問你一個私人的問題?”
客戶:“當然可以,你說。”
電話銷售人員:“請問劉先生,您一個月的收入有多少?有沒有自己的私房錢?”
客戶:“這個問題問得好,呵呵,我月入1萬元,私房錢嘛,一分沒有,零花錢倒是不缺。”
在上面的案例中,客戶對銷售人員并沒有排斥心理,而是很配合銷售人員的問題,說明客戶有意向與銷售人員就產品或服務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溝通,一旦產品或服務符合客戶自己的預期,就有可能表現出成交的意愿。
4.客戶不斷地表示贊同
在電話中認同別人,通常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真心地表示認同對方的觀點或說法;另一種是敷衍,本質是為了盡快地結束通話。通常情況下,在電話溝通中,遇到客戶提出錯誤的觀點或者論斷時,電話銷售人員要用專業的態度得體地糾正客戶的偏差,讓客戶認同你、贊賞你,進而信任你、依賴你。
總的說來,客戶是否有成交意愿,往往會在態度上表現出來。當然,一些行事老道的客戶可能會很好地隱藏個人的真實想法,即便心里排斥電話銷售人員,也會表現出足夠的熱情,從而顯得有涵養。對于這種情況,銷售人員只需點到為止即可,也不要揭開客戶“偽善”的面紗。對于大多數客戶來說,態度決定成交,銷售人員只要留意客戶的態度變化,還是可以從中捕捉到成交信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