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性格的心理學畫像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沒有什么比性格能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命運,心理、思維、氣質、戀愛、交際、生活、擇業,甚至健康、理財等都受著性格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解性格的來龍去脈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們認知自我、完善心智、提升人生質量。
性格是什么?有人說性格是個性,有人說性格是習慣,有人說性格是脾氣,有人說性格是氣質……那么,來看看心理學家們是如何解釋性格的。
遺傳基因決定性格
人的性格真的會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嗎?先天與后天因素到底對人的性格影響有多大?后天因素會改變人的性格嗎?
一、存在“性格基因”
1993年,《科學》雜志發表了荷蘭奈梅亨大學的遺傳學家漢·布魯納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對一個荷蘭家族進行,該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員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擊性,如裸露、縱火、強奸等。他們的憤怒閾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來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壓力都會激起這些人莫名的瘋狂,甚至會毆打激怒他們的人。對他們進行遺傳分析后,發現這些男性體內缺少編碼單胺氧化酶的基因。此后,科學家不斷發現基因與性格存在關聯的證據。
在性格與基因的關聯研究中,研究人員關注的主要是與腦內神經遞質有關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腦內‘5-羥色胺’這種神經遞質較少,人就容易抑郁,5-羥色胺基因、5-羥色胺轉運蛋白基因等都與人的抑郁有關。還有去甲腎上腺素、單胺氧化酶等腦內神經遞質都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一定影響。”
我們也常能聽見人們說某人身上存在某種基因特質,比如說某人有“冒險基因”“快樂基因”“抑郁基因”等,對于這種將人的性格特征與基因直接掛鉤的說法,當前科學界對于人類性格受哪些基因的影響還未搞清楚,只有粗淺皮毛的認識。但某些基因的確與性格行為有關系。例如,我們人體內都存在的MAOA基因,也就是所謂的暴力基因,這種基因與人的攻擊性行為有關,還有5-HTT基因會與快樂感受有關等。
二、性格受遺傳影響
既然人體內的某些基因與性格有關系,那人的性格是否受家族遺傳影響呢?心理學家解釋說,“冒險行為”“性格”和“抑郁”等都會受到遺傳的影響,遺傳率在40%~60%左右。
俗話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人們通常認為子女的性格會隨父母的性格。然而,實驗結果表明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呈弱相關,也就是說,孩子的基因雖然來自于父母,但基因的作用不一定顯現出來。他們的性格可能像父母,也可能像其他家庭成員,也可能誰都不像。比如,可能父母雙方都內向,而他們的孩子卻非常外向。
“遺傳對心理和行為影響表現最明顯的是在同卵雙生子之間。”專家強調,“同卵雙生子之間的人格相關性往往較強。”一部熱傳的BBC紀錄片《一對分隔在世界兩端的中國雙胞胎》也證實了這一點:一對中國同卵雙胞胎姐妹分別被一個美國家庭和一個挪威家庭收養,雖然兩姐妹的生活環境不同,但是長大相遇之后兩人性情非常相投,成了分隔天涯的一對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