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驗人生:我的人生策劃故事
- 董瑞祥
- 1907字
- 2019-01-05 00:32:00
第三節 信呈朱總理
在亞太經社會社會發展處實習的時候,我發現在聯合國的一些會議上,許多中國高官在談及艾滋病問題的時候,往往都是顧左右而言他,所用的語言多是一些外交辭令。這種情景讓我想到了“皇帝的新裝”,看到了“明哲保身”這個詞在生活中的真實展示。
要遏制艾滋病在中國擴散,當務之急是讓中國領導人明白艾滋病問題的嚴重性!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關鍵信息直接告訴國家領導人,以避免一些官員因擔心丟掉烏紗帽,不敢把話說明白而耽擱防艾大事。帶著這樣的想法,根據收集的資料,我寫了一份《重視艾滋病預防建議》,想借朱總理2002年9月底訪問丹麥并參加亞歐首腦會議的寶貴機會,將這份建議當面交給他。
機會來了,朱總理在下榻的哥本哈根SAS賓館里接見了丹麥華人華僑、留學生代表,并做了一個風趣的演講,合影完畢后(照片請參看百度貼吧“試驗人生”),我走到了總理跟前,說道:“您好,總理,這是我給您的一個建議信,望您抽空看看。”總理微笑著說:“好的。”總理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接過了我的建議信。我也看見了站在旁邊甄建國大使臉上的微妙變化,讀出了他的擔心。幾天后,使館政治參贊王燦芬向我轉告了總理秘書的說法:總理對我的建議評價不錯。
那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時任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說道:“朱總理很重視艾滋病問題,指示要重視預防工作……”這是朱總理第一次就艾滋病問題公開發表講話。有朋友說我做事像《皇帝的新裝》里那個小男孩一樣天真,我并不這么認為,那個小男孩因為童真而說了真話,他的大腦并沒有經過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而我卻知道其中的利害。在我所感知到的人生使命和個人得失之間,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看似我做了這么大膽的事情,可曾經的我卻是一個內向和膽小怕事的人。
我在一所校名優美的學?!m州市西固區桃園學校熬到四年級的時候,才當上了紅小兵,也就是現在的少先隊員。原因是1949年當青天白日旗從南京國民政府大樓上落下來之前,我勤勞的爺爺在錯誤的時間里發了點小財,成了地主。爺爺被打倒了,父輩們也抬不起頭了,自卑感是我青少年時代最熟悉的一種內心感受。
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增強了我的人生自信心。
我在蘭州河口南鐵中學當教師的時候,有一天,我從收音機里收到了美國之音的漢語廣播,里面的新聞,對新聞的報道方式,特別是它的新聞分析方法,讓我聽起來格外好奇,哇,原來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樣子?。∪绻叶⒄Z,我就可以直接收聽外國電臺了,那我的世界不就變大了,也許,人生就有了其他機會?這個念頭,讓我很興奮。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學英語。
一天,從央視上看到了趙宇輝先生的英語講座,感覺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沖我慢慢地打開了。于是,我壯膽給央視寫了一封信,想郵購一套趙老師主講的英語書。大約兩周后,我收到了印有“中國中央電視臺”文字的印刷品,里面還有工作人員的一封鼓勵短信,字體很漂亮!我好激動,仿佛一道閃電劃破大地,我有了一種天地相連的感覺。這是我人生二十年來,第一次和這么大的機構打交道,CCTV里的工作人員居然是這么和善。這封信,給了我許多想象和鼓舞。從中,我得到了一個經驗:和大機構打交道,有助于提升人的自信。
我曾幾次參觀安徒生故居:少年安徒生在皮革廠當學徒,工作累,收入低,因長相有點“離譜”,他自喻為“丑小鴨”。一度,他寫的詩被周圍人笑話,《海的女兒》出版后,又被同行笑話,可他卻不氣不餒,堅持寫作。從中,我又得到了另外一個人生經驗:了解一些知名人士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帶來人生的啟發和鼓勵。
請做這樣的小訓練,提升自己的膽量,走入“上流社會”。
也許你是剛進城上大學的學生,兜里沒錢去高檔賓館用餐,但你可以去高檔賓館免費上洗手間。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情,好環境可以提升人的風度。每次進城的時候,請你盡可能不要去街頭的“廁所”,因為那里太臟。請你到四星級或者五星級賓館里上“洗手間”,你將會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生活原來很美好!
注意,去那里的時候,千萬不要謊稱自己是來找人或者住在這里,耍小聰明失大信用,得不償失!你可禮貌地問服務員:“您好!請問洗手間在哪里?”你心里要這么想:很快,我就會成為你們的顧客了。這樣,你心里就會坦然。
在這里,你可以看看富麗堂皇的賓館,以及進進出出的人物,這有助于掀開置于你和“上流社會”之間的那層神秘面紗。你可以見到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感受到他們的翩翩風采;也許,你會遇到門童的阻攔,即使這樣,你也會有所收獲:從中琢磨出為什么不讓你進,比如你衣衫不整,形容不良,氣度不夠等,多去幾次,你就會變得從容不迫。多數剛進城的青年人是沒有勇氣這么做的,你敢這么做,就不同尋常了。膽量大了,眼界寬了,機會也就慢慢多了起來。這是你走入“上流社會”,邁向自由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