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HR手把手教你做薪酬管理
- 鄭芳
- 192字
- 2019-01-04 21:38:07
2.4 薪酬管理主要原則
薪酬體系設計是薪酬管理最基礎的工作,其中薪酬水平、薪酬結構、薪酬構成等方面是環環相扣的,每一部分都不能夠出現問題,只有兼顧好每一個部分,企業薪酬管理才能達成預定目標。
其中,薪酬預算、薪酬支付、薪酬調整工作是薪酬管理的重點工作,應切實加強薪酬日常管理工作,以便實現薪酬管理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忽視的是薪酬管理相關的原則問題。薪酬管理主要原則如圖2-4所示。

圖2-4 薪酬管理主要原則
2.4.1 同步組織戰略原則
不同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也包括不同的薪酬戰略。也就是說,企業戰略和薪酬戰略之間聯系得越緊,企業的效率就會越高。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薪酬體系可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到助力作用,使企業贏得并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薪酬體系必須隨著企業經營戰略的變化而變化,與企業戰略相同步、相配合。
2.4.2 公平效率統一原則
企業在設計薪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是想要達到一個“公平”與“效率”共存的目標,但是在實際過程中,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只追求效率不講公平,就會產生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在同等環境下,如果員工意識到這種不公平的存在,就會對企業與工作失去熱情,從而導致效率下降。只講公平不講效率,既不能夠使員工形成競爭意識,又會造成員工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企業的經營狀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實際的薪酬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公平與效率相統一的原則。
2.4.3 體現薪酬功能原則
薪酬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員工來說都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設計薪酬管理體系的時候,必須能夠有效地體現薪酬的功能。
薪酬應該保障員工的收入能夠補償他們的勞動力再生產費用,包括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在企業可以獲得的自身的提升。有效的薪酬管理可以激勵員工努力提升自身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并能夠有效地吸引、保留優秀員工。
因此,為了體現薪酬的激勵作用,在設計薪酬管理體系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問題,比如對工資結構、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的比重可以適當調節。對不同的員工、不同的崗位,要能夠設計出較符合他們自身情況的薪酬發放方式。例如對計件人員的工資或者銷售人員的工資,應該認真核對績效和產生的件數,并采取業績系數遞增制。對為公司做出重大貢獻的員工,應該給予額外的獎金形式的獎勵,這樣才能激發更多員工的潛能。而對工資穩定的計時員工,也應該在其完成工作后,給予一定的獎勵。
2.4.4 先進適用原則
薪酬戰略的設計和選擇也要與環境相適應。這里的環境指的是產品和勞動力市場的壓力、法律和法規的約束、組織的經營戰略、變化的勞動力特征、組織文化、價值觀和期望等。而薪酬管理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要對環境的發展變化有相應的預測和評估,使薪酬管理具有前瞻性和引導性,也就是先進適用原則。
2.4.5 合法合理原則
薪酬制度在大環境下必須符合各項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要求,例如與薪酬管理相關的國家勞動法、地方勞動法規、勞動行政部門頒布的管理規定等。其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有關于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反薪酬歧視的法規等。這些涉及法律問題的相關內容,是薪酬管理過程中應該放在首位考慮的。
可以說,薪酬管理承受著來自社會、競爭以及法律、法規等各方面的壓力,只有做到合理合法才能支持企業的經營戰略。
2.4.6 清晰易用原則
薪酬方案必須是清晰的,這樣可以使員工清楚地了解自己通過勞動可以獲得的全部利益,明確自己的能力、績效以及對企業做出的貢獻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清晰的薪酬方案還能夠增加員工的安全感、公平感和滿意度。同時,薪酬方案必須是易于操作的,如果過于復雜,則不但使員工難以理解,而且會增加管理人員執行的難度和人工成本費用,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2.4.7 經濟及時原則
薪酬也構成了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如果薪酬的標準設定過高,則雖然有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并發揮了激勵功能,但是人工成本也就上升了,這就要遵循循環經濟原則。因此,企業需要在進行成本核算后,在可以支付的范圍內設計薪酬方案。
經濟及時原則其實就是指薪酬發放必須及時,因為薪酬是員工日常生活的保障。只有及時發放薪酬才能增強員工的安全感以及對組織的信任感,保障員工的工作熱情。
在經濟循環方面,員工工作熱情提高,企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經濟效益也會隨之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與員工共同分享企業的部分利益。這種分享可以體現在獎金、年底分紅、工資升級等方面。在這種模式下,薪酬的分享使經濟達到了有效循環。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原則下,具體操作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薪酬原則也應做相應的調整,具體見表2-1。
表2-1 薪酬原則對比表

與上述原則相符合的薪酬體系,可以體現人才的貢獻和價值,穩定企業的核心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