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商:微商3.0時代如何做最賺錢
- 黃騰
- 1544字
- 2019-01-04 21:05:34
Chapter 1 傳統企業的N種死法:我們是否該向死而生
傳統企業“氣勢”去哪了
從2015年開始至未來3~5年,將是傳統企業老板最困難的一段時間。
在資本市場上,如果你的企業商業模式還是老一套,你還能撐多久,沒有人知道。
捫心自問,在過去一兩年內,你的企業是否遭遇過表1-1中的核心問題。
表1-1 傳統企業可能遭遇的主要問題匯總

基于以上幾個原因,2016年將是考驗企業家們的一年。
正在成為“過去時”的傳統企業
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被時代漸漸遺忘,成為“過去時”。
多年后,除了幾個可圈可點的行業巨頭,其他傳統企業都可能面臨沒落。
騰訊網的一則新聞《民族家電品牌經30年市場化八成已消失》曾這樣報道:
曾通過置換春蘭集團房地產等優質資產而復牌的春蘭股份,毫不掩飾其對房地產業務的“偏愛”。該公司上周宣布投資近4億元進入房地產業,這個昔日全國知曉的品牌被認為跟家電行業已漸行漸遠。與此同時,闊別市場多年的鶯歌彩電將再度復出的消息,又勻起了消費者對老牌家電的懷念。記者調查發現,經歷市場化30多年后,“春蘭們”和“鶯歌們”并不是少數,多年來大家熟知的民族家電品牌八成以上已消失或轉行。
熊貓冰箱、春蘭空調……這些曾經紅遍千家萬戶的明星企業,如今也黯然失色,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里。
“沉舟側畔千帆過”,這是所有行業發展的規律。
在舊時代崛起,又在新世紀沒落。
最終留下的,都是歷經數次沉浮、幾次革新,并且依然在堅持的企業。
許多傳統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素質不足、實力不濟以及在整個市場的弱勢地位,壽命也越來越短。
但最終導致傳統企業走向沒落的,是較為復雜的生態問題,如圖1-1所示。
1.原有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我國的傳統中小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區域市場主攻型;
第二類:出口主攻型。
第一類企業主要依賴區域經濟保護,即在某個特定區域,依靠物流不方便、信息不對稱等地區保護措施,輕而易舉就在區域立足。

圖1-1 傳統企業走向沒落
但這種立足的方式是建立在我國市場機制尚不成熟的條件下。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區域成熟,電商行業與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使距離變得不再是問題,區域壁壘早已被打破。
這樣一來,從前依靠區域優勢發展的傳統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不乏一些試圖轉型的企業欲從區域走向全國,這些企業甚至轉型做了微商。但由于經驗不足,或依然按老套路出牌,導致沒有核心競爭力。
終于,無數個傳統小企業倒下。
2.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國傳統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的90%,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非常松散,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多數中小企業在市場處于散兵游勇、單打獨斗的狀態,同時富有機會主義色彩。
這些企業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有人發現了眼前的商機,接著成立公司。遺憾的是,沒有形成產業集群。
這與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有天壤之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中小企業盡管規模未必很大,但是關聯非常緊密,它們同處于一個中心驅動力之下的產業集群環境內。這些企業為了各自生存下去,不會陷入惡性競爭,每家都有差異化產品或服務且不可替代。
在產品泛濫的今天,微商若不能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別說立足,生存下去都難。
3.傳統中小企業不堪一擊
傳統中小企業不但資金短缺,還難以獲得系統的金融服務,這就意味著企業抗風險能力低下,狂風驟雨來臨時也就變得不堪一擊。
在我國,國企、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分界線十分明顯。
大企業和國企能獲得正規金融市場的幫扶,而中小企業更多的是通過民間借貨解決資金難題,缺少制度保障。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能否賺取更多利潤,而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浪潮中站穩腳跟。
騰哥作戰指南
有企業如星辰隕落,就有企業如東風驟起。
微商唯有順應行業規律,把握時代脈動,才能在風浪中找準航向、勇往直前。
而那些所謂“傳統明星企業”,遲早要被時代淘汰。
前方的路更加步履維艱。
你是否思考過:
企業人如何重整氣勢,成長為一名“戰斗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