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猶太人的生命教育

理想的人應如哲人們所看到的,是永遠超越自己,并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的人。

——猶太格言

 

美麗、力量、財富、榮譽、智慧、年老、成熟和孩子氣都是正當?shù)模揖褪鞘澜纭?/p>

——猶太格言

 

肉越多,蛆越多;財產(chǎn)越多,憂慮越多;妻子越多,麻煩越多;婢女越多,不貞潔越多;男仆越多,搶劫越多。

——猶太格言

 

生活中的成功者,都是那些能夠控制自我的感情和行為的人。先哲教誨我們:要尊重自我,但不要傲慢;盡情享受生活的賜予,但不成為財富的奴隸;為成功而努力進取,但不要過分夸耀自己的顯赫;要適度;要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又不要十分沉溺于自我。

——《塔木德》

第六課 生命的珍貴和歸宿

在舊俄時代,一次軍隊到一個猶太人學校征兵,全體學生都被征去了。

在軍營里,學生們苦練槍法,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大家都要上前線。

不久,他們作為先遣部隊被派往戰(zhàn)區(qū)。突然,遠遠地出現(xiàn)了敵人的先頭部隊。這時,長官發(fā)出了命令:“準備……瞄準……開火!”但是,沒有槍聲。

“開火!”長官大喊,“你們沒有聽見嗎?!前面有敵人,開火!”

依然很安靜,沒有槍聲。

長官已經(jīng)怒不可遏,再一次問道:“你們?yōu)槭裁床婚_槍?”一個年輕人怯生生地回答:“報告長官,路上有人,開槍他們會受傷的!”

母與子

畢加索,1921年,油畫,由芝加哥藝術協(xié)會收藏。

在戰(zhàn)爭販子的眼中,人就是敵人,該出手時就出手;而在年輕人心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生命是珍貴的,開槍就要有人受傷。所以,他們下不了手。

當初,上帝為什么只造了一個亞當而不多造幾個呢?他就是為了表明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宇宙。他還想讓人明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比別人更優(yōu)越。任何一個人,如果他毀滅了一個生命,那么他就是毀滅了整個人類;如果他保護了一個生命,那他就是保護了整個世界。除此以外,上帝還想表明:一個鑄造錢幣的人干活時用的只是同一個模子,鑄出的錢幣都是一個樣子,但是,上帝則不同,他用亞當之模造出了整個人類,并且各不相同、各具神態(tài),這說明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寶貴!這就是猶太人生命觀的核心。

人生

畢加索,1903年,由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

然而,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完美啊!老年人常說:“年紀一大,記憶力越來越差,牙齒也不中用了。”這正是上帝的旨意,目的就是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因此,《塔木德》中說,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類具有四種低等動物的特點,同時又具有四種天使的品質(zhì)。所謂動物的特點,是指人要吃、喝、生育和死亡;所謂天使的品質(zhì),是指人能直立行走、會說話、會思考和認識事物的正反兩面。上帝說:“人是被寵愛的,因為他是按我的形象創(chuàng)造的,因此,不能輕賤每一個生命。”人類的苦難,始于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吃禁果,苦難是上帝對人類反叛的懲罰,同時也是人類生命的現(xiàn)實寫照。上帝早已封閉了伊甸園之門,人類再也不能重返樂園,生命的意義是人類永恒的難題。(見《創(chuàng)世紀》)

 

(上帝)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增加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chǎn)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土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土地里得到吃的。土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見《創(chuàng)世紀》)

 

你使人歸于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你叫他們?nèi)缢疀_去,他們?nèi)缢挥X,早晨他們?nèi)缟L的草。

早晨發(fā)芽生長,晚上割下枯干。

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憤怒而驚慌。

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的目光之中。

我們經(jīng)過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仿佛一聲嘆息。

我們一生的年月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夸的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見《詩篇》)

 

通過這兩段描述,我們可以意識到生命的艱辛、生命的短暫以及生命的虛無。人來自于塵土,仍要歸于塵土,唯有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從前,有一個異教徒農(nóng)夫,養(yǎng)了一只豬、一頭母驢和一頭小驢。每天,他都給豬喂一大堆東西,而給母驢和它的孩子,卻只喂很少的一點兒吃的。

“我們的主人多蠢哪!”小驢對它媽媽說:“你不覺得太不公平了嗎,媽媽?我們整天為他干活,拉這么重的車,他憑什么只給我們這么可憐的一點點東西吃?豬整天懶洋洋的,什么都不做,為什么還能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耐心等一會兒,我的孩子,”驢媽媽安慰它,“你肯定會看見豬的不幸下場的。要知道,農(nóng)夫給它這么多好吃的,并不是愛它,而是加速了它的災難。”

下一個節(jié)日來到的時候,異教徒宰了豬。從此以后,每次吃東西時,小驢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它總記著豬的悲慘命運。

看到這些,小驢的媽媽糾正了它的想法:“豬的死并不是因為吃得太多才造成的,我的孩子。要是像豬那樣,什么也不做,一定活不長的。”

 

對于猶太人來說,死亡并不可怕,因為他們不渴望肉體的永生。最可怕的,是人的懶惰和不勞而獲,最終只能獲得豬一樣的下場。

索爾·貝婁

具有濃重哲學家氣質(zhì)的美國猶太作家索爾·貝婁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對生命的終極歸宿作了深入的探索,這種探索代表了新一代猶太人對生命的非宗教性思考。猶太人赫索格是一名大學教授,是《赫索格》的主人公。他每日為人生的存在問題而苦惱,在對生命的反復思考中,有一天他終于頓悟——他認為“上帝已經(jīng)死亡”才是這一代人的終極歸宿。他認為,任何信仰在死亡面前都將無能為力:“死亡等待它們,就像水泥地面等待一只掉下來的玻璃燈泡。”于是,他開始追逐死亡,設想著跨入棺材時的快感,那仿佛是跨入人生一輛新賽車!于是,人類的生命便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悖論:人們苦惱于生命的短暫,卻又在短暫的生命里得不到應有的充實;人們企望獲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并進而以生命的提升來達到對生命的超越和實現(xiàn)某種永生,但又驀然發(fā)現(xiàn),唯有死亡才是永恒,死亡就是永生……

其實,人類的文明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生命史,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將永遠困惑著人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泗阳县| 荆门市| 万载县| 通州区| 樟树市| 栖霞市| 米脂县| 遵化市| 营口市| 永修县| 桦川县| 临泉县| 邹城市| 西林县| 新兴县| 宜黄县| 汾阳市| 离岛区| 商洛市| 汶川县| 芦溪县| 寻甸| 建水县| 临澧县| 阿巴嘎旗| 崇左市| 建始县| 长岭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宣武区| 沾益县| 内乡县| 秀山| 洪江市| 兰溪市| 黔江区| 林西县| 仪征市| 五莲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