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新技術與競爭生存

每一代人都需要一次新的革命。

——托馬斯·杰斐遜

不滿足于現狀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進步的前提。

——奧斯卡·王爾德

科技浪潮推動產業創新

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社會帶入了蒸汽機時代,機械代替人力,解放了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需要機械思維,這是當時人們的普遍性認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電力與石油,創造了能源革命。內燃機與電氣相結合進一步解放了勞動力。所有行業都必須加電力和石油。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數字化技術在不斷進化。20世紀90年代初,在美國加州誕生了互聯網,將世界帶入了信息時代。互聯網徹底解放了思想,打破了壟斷,連接了天下,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互聯網思維深入人心、無處不在。今天世界在逐漸步入萬物互聯和萬物物聯的智能時代。事實證明,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浪潮,推動社會進步,推動產業創新,給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家無法逃避,必須面對殘酷的競爭,必須認識它,擁抱它,融入其中,要用新技術來武裝自己,增強企業競爭力,用它來高效率賺錢,不能消極觀望、焦慮和猶豫,否則就要立刻被淘汰。唯有擁抱新技術并應用新技術,從大自然中獲取反脆弱能量,增強邊際競爭力。將一系列行業新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應用到各大傳統行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今天面對持續的科技浪潮被迫采取轉型升級戰略的國家不只是中國,德國的工業4.0計劃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計劃都是在推動數字化技術在傳統制造業的全面應用,全面推動產業創新。大自然的生物在不斷進化,物理世界的技術同樣在不斷進化,絕大部分人面對新技術都會懷疑、觀望、焦慮。面對現代社會的商業達爾文主義,屬于少數人的企業家別無選擇,必須盡快融入科技浪潮,與那些極少數人一同站在科技浪潮之巔去推動社會進步。對新技術的應用會強化企業競爭力,為企業增添反脆弱博弈能量。

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世界,新一輪科技浪潮人工智能革命又在進一步顛覆世界。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基礎上又延伸發明了新的數字化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基于這些技術又催生了人工智能革命,影響力甚至可能遠遠超越互聯網革命。今天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所有行業走向智能化的核心技術。在2013年,德國漢諾威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的智能制造系統正式誕生,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計劃”,從此掀起了全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今天,世界制造業強國德國已經與美國結盟,形成了工業4.0的世界第一陣營。新一輪的世界工業革命主要表現在互聯網與工業制造的融合與滲透,智能制造是核心。德國是全球最領先的裝備制造商,而工業4.0計劃是要運用信息物理系統使裝備生產過程高度智能化,終極目標就是推動德國的工廠智能化。制造業全面智能化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產品智能化(智能硬件)、裝備智能化(生產系統和設施)、生產方式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如C2M)、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益管理)、服務智能化(制造業服務化)。

美國是世界數字化技術的鼻祖。美國的工業互聯網計劃側重點在于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在全球范圍內創造一個開源制造網絡。與德國的工業4.0計劃側重于硬件相比,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更加注重軟件、網絡、大數據技術對全球制造業的控制和顛覆。美國的眾多新經濟巨頭IT企業如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等,事實上已經控制了全球制造業的工業大數據和個人大數據的端口。

其實,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都是在實現各自的產業創新與轉型目標,以應對全球的競爭與挑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以后,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成功以及后來者居上的中國對歐美各國的經濟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如果不轉型與創新,歐美各國很快會失去保持了上百年的產業優勢。夏妍娜和趙勝合著的《中國制造2025》一書中列出了工業4.0的九大關鍵性技術: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打印、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絡安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這一切都代表了未來30年世界制造業的科技發展趨勢。

中國制造2025與產業競爭力

如何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那就是將各種行業新技術和系列數字化技術應用到傳統制造業中去,以此全面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提出了“雙創”口號。同年5月19日,李克強總理簽批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計劃在中國全面推進世界制造業強國發展戰略。這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將制造業強國戰略列為“十年行動綱領”。

可以說全球的主要工業化國家都在轉型與創新。工業4.0計劃正在重新劃分全球產業分工與布局。過去的30年中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工業供應鏈,而現在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在這一具備歷史性意義的宏偉的世界產業大轉型與大創新過程中,中國只能成為一個快馬加鞭的追隨者。雖然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并不是制造業強國。中國過去只用了30年就完成了西方國家100多年才獲得的基礎工業化成就。工業化程度平均只達到了工業2.0的水準,部分地區可能接近3.0。現在的任務是要先跨越工業3.0,繼而向工業4.0進軍。對于任何國家,制造業是立國之本。沒有制造業就沒有服務業,因為你所賴以生存的服務對象根本不存在。中國不能按部就班,必須實行跳躍式發展策略。

《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規劃是中國版的“工業4.0”計劃,具體可用以下三個關鍵詞總結概括。

(1)四大轉變: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2)一條主線: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主線。

(3)八項戰略對策: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完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強化制造基礎,提升產品質量,推行綠色制造,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企業要完成這些目標是十分艱難的。中國用了3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工業化的原始積累,而新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除此以外,實現《中國制造2025》所需要的人才太短缺了。因此,為了迎接世界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中國必須實行一次徹底的科技革命,掀起一場科技創業運動。

那么《中國制造2025》具體給我們指引了哪些重點發展領域呢?有十大如下領域。

(1)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包括3D打印、5G網絡、車聯網技術。

(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涉及國防軍工的戰略裝備,涉及國家安全相關的綜合實力,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是“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的核心之核心。

(3)航空航天裝備:航天產業屬于軍民兩用產業,民用航空、無人機產業、運載火箭研制和發射、應用衛星服務、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中國必須成為世界航天大國。

(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航母事業涉及國家安全綜合實力,高技術船舶涉及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中國有長海岸線,儲備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必須成為世界海洋強國。

(5)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中國的高鐵是世界奇跡,是中國唯一在全球具有產業競爭優勢的制造業,表明中國的智能制造業水平在快速提升。

(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不久的將來,汽車就是在移動中的“蘋果iPhone”,中國有條件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我國在汽車制造業領域的綜合實力已經具備了這些必要條件。

(7)電力裝備:主要指核電。電動車的投入使用將需要更多的電力資源。智能電網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重要基礎設施。

(8)新材料:超導材料是核心。石墨烯一直是在持續研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材料。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世界。因為每一次顛覆性技術革命都始于新材料,例如創造信息時代的基石源頭就是在美國加州發現了硅,它成為制造半導體芯片的原材料。科學家在研究,石墨烯有可能代替硅,觸發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

(9)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解除人類病痛和維持人類健康的技術或靈丹妙藥永遠是一個朝陽產業。與此相關的數字化技術產品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在資本市場,股價不斷攀升或持續保持高位的股票就是與該領域相關的企業。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醫療器械、移動醫療和精準醫療領域的企業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其他行業。

(10)農業機械裝備:智慧農業包括了互聯網、物聯網、農用無人機和農用機器人。這是一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因為數字化技術在這個領域的應用幾乎剛剛開始。越傳統、越死氣沉沉的大行業,互聯網+的應用空間越大,效益提升空間越大。

以上既是未來的創業機會,也是投資機會。總之,《中國制造2025》與歐美國家的“工業4.0”計劃在融合、互動與博弈,商機無限。

中國經濟正處在兩個30年的臨界點。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低端創業的30年,正在告別人頭紅利時代,走向創新紅利時代。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發展趨勢呈現出高度的不確定性,中國企業普遍處于產業過時過剩與互聯網浪潮危機之中。那么,我們要強調,危機時刻,就是最佳創新時機!“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也是企業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時代。唯有創新改變命運,科技創業改變未來。在本書中,我們將推動科技產業化的創業行為描述為科技創業或者技術創業。我們要學會如何將技術變成公司,再將公司變成產品,最終推向市場。僅僅擁有某項科技專利是不夠的,在網絡時代,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已經過熱,而推動工業化進程的科技創業嚴重不足。科技創業的門檻較高,需要采用一種技術或者多種技術去解決市場的一個問題,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推動某項創新技術產業化的程序變得尤為復雜。那么,也正因為難做、又有高附加值,我們才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做。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審時度勢,不斷學習,看清全球的科技技術發展趨勢。什么是當下?什么是未來?我們要何處去?

融入全智能時代

在過去的30年中,系列數字化技術尤其是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加速了進化的步伐。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漸在跨越奇點,機器人開始超越人類智慧。在工業革命時代,機械動能只會取代勞動力資源,而今天的大數據的量與質已經為機器人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和能量,機器人具備了深度學習的能力,不但會取代簡單勞動力,還會取代許多知識和智慧密集型職業,例如醫生、律師、記者、編輯、工程師、程序員等。中國的許多傳統產業都可以與信息時代的系列高科技技術融合。

系列的數字化技術在不斷地跨界應用到許多傳統產業中,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與滲透。例如硅谷的一家公司發明了家庭花園自動噴水機器人,進入智慧家庭產業。硅谷最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凱鵬華盈合伙人喬·拉科布(Joe Lacob)居然跨界進入美國的美職藍(NBA)體育產業,花4.5億美元巨資收購了美國的末流球隊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聘請了一批大數據工程師進入管理層。經過對籃球行業的比賽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秘密:絕大部分過度激烈的籃下進攻與防守得分只有兩分,而在外圍三分投籃防守較松,只要投籃準確就是三分。于是金州勇士隊隊員苦練三分球,個個成為三分神投手。在2015~2016賽季,金州勇士隊創造了歷史上常規賽獲勝率最高紀錄,并且在2014~2015賽季的季后賽中獲得總冠軍。這就是風投大師聯手硅谷IT精英利用大數據提高了球隊整體運動成績的經典案例。這就是智慧體育。

以色列耐特菲姆現代灌溉和農業系統公司是一個智慧農業典范企業。該公司使用傳感器芯片,采集大量的農業產業大數據,實行精準滴灌。以色列的智慧農業技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創造了沙漠農業的奇跡。以色列可以生產所有的農產品,包括糧食、水果和蔬菜,并大規模出口到歐洲。許多歐洲和美國的農場都已經使用農用無人機播撒農藥,摘蘋果和葡萄都已經使用無人駕駛拖拉機,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中國的智慧農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機器人取代人類從事制造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們都認為特拉斯是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其實它是一家IT企業。因為基本實現制造過程高度智能化,是一個無人智能工廠,并不雇用傳統汽車產業的任何工人。特斯拉的成功加速了電動車時代或說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特斯拉對傳統汽車產業的沖擊就好比蘋果公司的iPhone對傳統手機的沖擊一樣。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只有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目前電動車的價格有些過高,因為占了電動車總體成本50%以上的電池價格居高不下。如果有一天電池技術獲得重大突破,性能穩定,導致電動車的價格跌到低于傳統汽車的水平,傳統汽車的末日就到來了,后果可能不堪設想。許多傳統汽車企業將倒閉,大批機械工人將失去工作,因為他們所在的技能智能汽車企業根本用不上,智能汽車最需要的人才是IT工程師,并且使用大批的工業機器人。

芯片、傳感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我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我近期常年在以色列和硅谷尋找智能醫療科技創業項目。我在以色列看到了許多智能醫療機器人項目,有一個以色列小公司發明了一個手術縫合機器人。2016年8月硅谷一個企業發明了停車機器人。大家也許知道美國的醫療機器人達·芬奇可以代替醫生給病人做手術,做手術比醫生更加耐勞和精準。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看到機器律師、機器醫生、機器記者、機器程序員、機器編輯,等等。新藥研發也將會使用大數據,大大縮短新藥研發時間,降低成本。

總之,互聯網已經對中國的傳統產業帶來了重大沖擊,我們的傳統企業甚至還沒有找到轉型升級的出路,接著系列的數字化技術又將世界帶入了產業全智能化時代,進而給傳統產業和社會精英帶來全面沖擊和空前的挑戰。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悄然無聲的,不可逆轉的。大數據和智能機器人為人類提供福利和便利,同時也帶來了重大的負面效應。我們要如何應對呢?你能夠躲避嗎?如果躲不掉,那就積極參與這場全球科技化浪潮,讓傳統產業與智能化科技全面融合,積極迎接世界的智能時代,融入這個體系和生態,掌握和應用智能科技。用智能科技改造傳統產業,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抵抗來自全球的智能科技浪潮的沖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德昌县| 濮阳县| 大冶市| 宝丰县| 迁西县| 云龙县| 东兰县| 裕民县| 射阳县| 江津市| 东海县| 郧西县| 三明市| 宜阳县| 黄平县| 阿尔山市| 宿松县| 兴化市| 广灵县| 焉耆| 临江市| 舒城县| 望都县| 景宁| 九龙县| 招远市| 巴青县| 西乌珠穆沁旗| 靖江市| 德钦县| 翁牛特旗| 剑阁县| 阳高县| 开封市| 洛阳市| 宿松县| 额尔古纳市| 彭州市| 防城港市| 小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