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育專業特色課程設計理論
- 李強 毛振明
- 415字
- 2019-01-04 17:40:57
第二章 體育教育專業生存發展環境
體育教育專業生存發展依托于社會、教育、基礎體育教育和體育教育的環境,因此,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進步、體育的豐富和體育教育變遷,都會使體育教育專業的生存環境產生相應的改變。這些生存環境的改變都必然地影響體育教育專業生存發展環境的改變,從根本上影響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理念的提出、培養目標的設定和課程設計,因此為全面、深入研究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計的變遷軌跡,尋找其中的規律,就必須對體育教育專業生存發展環境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第一節 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
當前,大多數歐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處于“大眾化”“普及化”發展階段,其社會化程度明顯高于我國,這是當前國際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勢。依據黃愛峰的《體育教師教育的專業化研究》中的第三章“反思與借鑒: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化的全球化視野”的研究結論進行歸納,得出國外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分析得出國外體育教育專業發展對我國體育教育專業施加的影響如下:
一、招生制度
國外實施“寬進嚴出”的標準。這一點在我國現行的體育教育專業招生制度上,基本是完全照搬的,因此可以認定,這方面對我國影響最大。其實,招生制度不僅僅是規則,更為重要的是它對體育教育專業發展方向具有極大的牽引作用。
二、課程設置
在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國外以通才教育為背景,實施“淡化專業、強化課程”“重視基礎課程”,主張“綜合全面、文理滲透”。這一點對我國現行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上影響較大。例如,黃漢升、季克異、李順英在《中國體育教師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中第151頁談到2003版《課程方案》基本思路時說,“主干課程領域化,必修課程學科化,限選課程模塊化,任選課程小型化”,這其中都體現“厚基礎、寬口徑”的理念,與高等教育處于“大眾化”發展階段要求相一致,與通才教育相融合;第131頁談到2003版《課程方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時談到: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口徑、淡化學科、橫向整合、縱向打通。這與國外主張的“淡化專業、強化課程,重視基礎課程,綜合全面、文理滲透”一致性更多。由于課程是專業存在的實體,課程設置既是培養目標的分步實施的方式,又是塑造不同類型人才關鍵,因此課程設置影響既具體有抽象,即可體現宏觀的培養目標,又可體現微觀的人才的智力結構、能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