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管理筆記2作者名: 潘新民本章字數: 3370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16:48:54
4 選秀還是晉升:內部招聘管理
引文
這次內部招聘,全集團報名的總共3人,法務部一人、業務部門一人和小韓。經過6位面試官認真篩選,加上小韓的實力,他最后脫穎而出。結果出來的第二天,小韓找黃總談心,說自己要辭職。黃總很不理解,剛應聘好工作成功,怎么突然要離職?小韓說金總不放,不在異動單上簽字。于是黃總親自找到金總談這件事情,希望金總考慮集團需求和小韓的發展,同意這件事情。金總激動地說:“不可能。小韓是部門重要人員,如果離開對本部門影響較大。對集團來說,新部門可以成長慢點,但老部門不能垮臺。而且,如果每個人都不跟我溝通就跳到別的部門,那外人怎么看我?領導無方還是發展無望?以后我的部門怎么發展?要想小韓離開也可以,首先給我招聘到補位人員并培訓新人到能正常工作,然后小韓離職,再從外界應聘?!甭犕赀@個,小韓直接選擇了離職,離開了DV集團。
內部招聘的工作一般只存在于大公司,主要原因是小公司一人一崗,崗位間重疊替換性弱;而在大公司,有很多的部門、同類型崗位或相似崗位,人力資源就要開展內部招聘工作。內部招聘與外部招聘不同,比如外部招聘需要更多地考慮渠道,以及對人員的測評;而對于內部招聘,重點則不是這些,更多的是注意一些成熟條件和工作技巧。
DV集團內部招聘原來人力資源部門沒有介入,如果有缺崗現象,用人部門負責人就會在內部物色人選,然后私下談話,雖然他的崗位填補上了,但與另一位領導的關系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其實這樣的情況說明企業還處在內部招聘的前期,條件還不成熟,如果推行,不僅招不到人才,而且會把人才毀掉,部門間的關系也會加速惡化。
剛進DV集團的時候我就趕上了一件事,集團成立總裁辦,新任黃總看中了某部門的小韓。小韓在DV集團工作了10多年,對各個流程、環節、業務工作相當熟悉,用來做各部門間協調和重點工作督導,最合適不過;更重要的是要想總裁辦迅速開展工作,必須內部招聘,因為集團產業鏈長,公司多,新人熟悉需要1年以上,更不要說工作了。小韓長期待在這個部門,也有想換工作的想法,看到總裁辦新成立,他對這個集團最有誘惑的部門充滿了期待,于是他參加了內部招聘。需要交代的是,當時小韓的領導金總年齡偏大,性格倔犟,思想保守,愛面子。
這次內部招聘,全集團報名的總共3人,法務部一人、業務部門一人和小韓。經過6位面試官認真篩選,加上小韓的實力,他最后脫穎而出。結果出來的第二天,小韓找黃總談心,說自己要辭職。黃總很不理解,剛應聘好工作成功,怎么突然要離職?小韓說金總不放,不在異動單上簽字。于是黃總親自找到金總談這件事情,希望金總考慮集團需求和小韓的發展,同意這件事情。金總激動地說:“不可能。小韓是部門重要人員,如果離開對本部門影響較大。對集團來說,新部門可以成長慢點,但老部門不能垮臺。而且,如果每個人都不跟我溝通就跳到別的部門,那外人怎么看我?領導無方還是發展無望?以后我的部門怎么發展?要想小韓離開也可以,首先給我招聘到補位人員并培訓新人到能正常工作,然后小韓離職,再從外界應聘?!甭犕赀@個,小韓直接選擇了離職,離開了DV集團。
這次之后人力資源部進行總結,得出了幾點經驗教訓:
① 人力資源在內部招聘正式開始前,必須有兩個以上意向人員(或報名人員),避免無人應聘,冷場;
② 對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貫宣,改變思想;
③ 所有報名參加面試者必須做通老領導思想工作,經允許后方可報名;
④ 無梯隊建設和替代人選不能進行內部招聘。
其實上面的故事在很多公司都會發生,甚至有更多的內容,比如小韓應聘成功,則將來難以面對老領導和同事,工作配合難處理;小韓應聘不成功,對自己的信心將會是很大的打擊,領導和同事會冷嘲熱諷,使其一蹶不振。產生這些現象的因素很多,我們需要詳細了解做內部招聘的真正原因和目的,以及內部招聘的優缺點。
一、內部招聘的真正原因和目的
? 由于行業、公司、崗位的特性,外部人才需要長期適應才能夠勝任。
? 打通內部晉升通道,有效開展員工職業發展,建立人才梯隊。
? 內部人員滿足崗位要求,且有多名人選。
? 涉及資金、配方等需要內部人士掌握的崗位。
? 人員晉升過程中多人競爭一個崗位時為了體現公平。
? 良好的晉升機制和員工發展通道本身也是吸引外部人才的必要環境。
? 內部的薪酬績效體系、企業文化難以招到外部人士。
二、內部招聘的優缺點
缺點:
? 人才選擇范圍小,單一內部招聘有可能導致崗位長期空缺,進而影響工作、經營;
? 由于相互之間存在多種關系,難以公平地面對應聘者,大家有種先入為主的習慣;
? 長期、單一地進行內部招聘,容易形成小群體、幫派關系,增加管理難度;
? 對內部員工造成影響,特別是落選的員工會自卑,甚至導致流失;入選的員工會有自負情緒,止步不前;
? 不利于吸引外部人才,導致組織固步自封,難以發展;
? 影響組織在公眾中的形象,更不利于招到外部員工;
? 如果沒有人將會浪費外部招聘機會。
優點:
? 招聘成本較小,減少了各類招聘費用、新人適應期工資費用和企業績效的損失;
? 招聘速度快,減少了發布和等待、初次篩選的時間;
? 人才適應快,減少了與同事、領導的磨合期和對業務知識、流程的熟悉期;
? 不易流失,一般員工對外比較和崗位間競爭的機會較少;
? 提高招聘成功率,對內部人員了解較多,容易把握;
? 搞好晉升通道,激勵員工上進,讓員工看到更好的平臺,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三、內部招聘開展的幾個條件
? 公司有多個重復或相關崗位,為知識能力替代進而崗位替代提供可能性。
? 公司較大,人員較多,管理層級較多,有合適和足夠的崗位供競聘。
? 老板和管理者管理意識要認同。
? 從制度上給予支持,對應聘者進行保障。
? 企業文化和氛圍較好,有競爭意識和活力。
? 人力資源在做或已經做好人才梯隊建設的前期工作。
? 人力資源負責人特別是招聘經理有經驗和足夠的把控力。
四、內部招聘的流程
在說明內部招聘流程之前,需要按照上面開展內部招聘的幾個先決條件進行工作,等上面的條件都滿足了才能開始內部招聘。
當一個崗位空缺后,我們首先就想到了公司內部招聘,其次想到的是誰能滿足,不滿足就開始外部招聘。等我們發現有滿足的人時,就開始私下動員和摸底,保證符合內部招聘要求,然后開始發布招聘信息,盡可能讓每一個人員都看到。當然招聘信息和報名信息一定要清晰,保證讓看到的每個人都看懂、會做。在等待報名的同時,準備面試環節,包括面試形式、競聘流程、面試裁判的選擇、面試內容或演講內容的公布、評分依據的制定。然后開始實施競聘,計算出結果并公示。公示結果后進行原有工作的交接,以及新崗位的報到和培訓。至此內部招聘流程結束。整個流程如圖2-4-1所示。

圖2-4-1 內部招聘流程
五、幾個關鍵點
一定要建立好的制度、晉升流程和企業文化,避免老上級的不支持,讓失敗員工回不去,毀了員工。
做好每一個參與內部招聘的員工的思想工作,防止應聘成功后的自負和失敗后的一蹶不振。
留意結束后成功者對當時競爭者的打擊報復,失敗者對成功者的不支持和刁難,以及同事對失敗者的嘲諷和小看。
在選擇候選人時要防止內部關系安插,一定要公平競爭,嚴格按照招聘流程進行資格篩選,層層選拔。
避免拆東墻補西墻(包括連帶晉升),這個崗位招到了,而另一個崗位空缺,導致兩個甚至多個工作停頓;更要防止聯動晉升,一級一級地去補位,導致多個崗位勝任力不夠,拔苗助長。
對于幾個地方都有工作的公司,考慮異地調動成本比外部招聘是高還是低,因為異地調動會增加區域工資差、更多的旅途費用等。
內部招聘更多的是晉升,需要對新人進行更多的培訓以達到新崗位要求,而且這些培訓都用來彌補外部人才的新思想、新思路、新科技的缺失,培訓難度系數較大。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晉升制度、內部招聘制度上考慮周全,避免一些不公平現象,否則內部應聘人員的晉升積極性會被打破,比如對年齡、學歷特別是司齡的限制。
保證有多個人選擇,如果只有一個,不如晉升,否則就會產生“內定”和“流產”的不良影響,那還不如外部招聘。關于這一點,有時需要我們人力資源“無恥”地進行內部鼓動和安排。
小結
外部招聘和內部招聘是根據人才是否在公司而人為劃分的兩種招聘模式,其實這兩種招聘模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很多崗位甚至適合內外部混合招聘,這樣能中和兩者的部分優缺點,也是將來大型公司主要的招聘形式。如何選擇內外部招聘模式,需要各位招聘經理根據這兩節的內容,結合自己公司、崗位特點進行選擇(一般為先考慮內部后考慮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