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西天班兵

  • 蠶叢女皇
  • 張戈
  • 4977字
  • 2017-03-28 16:18:48

西羌部落烏布吉酋長,是一個憨厚善良,循規蹈矩,嚴格遵照祖輩教導的“游牧經商,富民興邦”遺訓辦事的人,在國際法庭處決了戈特巴爾以后,他滿以為天下從此太平無事,一門心事埋頭在恢復畜牧業生產和發展經濟之上,決心用十年時間醫治戰爭創傷,讓人民安居樂業,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戈爾干從他爺爺上絞刑那一刻起,就謀劃再次侵略西羌部落,吞并西羌錦繡河山。經過精心準備,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添黑之夜,戈爾干又指揮千軍萬馬向西羌開戰了。

面對匈奴部落潮水般襲來的侵略軍,烏布吉酋長只得率領毫無準備的西羌部落人民,分若干個隊伍,重走他父親烏金斗當年從河西走廊向蜀山氏部落撤退的老路,企圖擺脫匈奴部落侵略軍的瘋狂追擊。

窮兇極惡的戈爾干,懷著一顆斬盡殺絕的歹毒心腸,率領千軍萬馬向西羌部落撤退的民眾趕來。一路上他繼承戈特巴爾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見人就殺,逄人就砍。他們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就在烏布吉帶領西羌民眾赤身渡過渭河之時,天空突然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黑云翻滾,伸手不見五指。瞬間下起瓢潑大雨,渭河水波浪滔滔,泛濫成災,無情地將戈爾干率領的匈奴侵略軍,阻隔在渭河對岸,迫使他們停止追擊,只能在渭河邊安營扎寨,等待雨過天晴之后再繼續前進。

正在馬背上指揮民眾撤退的烏布吉酋長,勒住馬韁回首渭河對岸,只見匈奴侵略軍在渭河邊就地宿營,這才使他松了口氣,回頭對他的愛女,還未滿16歲的蠶叢姑娘說:“蠶叢,戈爾戈的兵馬已被渭河擋住了,你快去通知鄉親們跑步前進,趁此機會快速撤退,盡快擺脫匈奴侵略軍追趕,到了老虎峽再停下來歇息,填飽肚子繼續趕路。”

“是!我這就去!”蠶叢調轉馬頭頻頻揮鞭,白馬駒四蹄生風,向深山峽谷里飛奔而去,馬背上抖動著蠶叢的身姿,晚風掀動起她烏亮的長發。

西羌部落的民眾,遵照烏布吉的命令,逃進老虎峽之后,紛紛跳下馬來,在蠶叢姑娘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就地取材,在樹椏上,山洞里,懸崖邊,搭起了臨時的住所,用鉆木取火,就地做飯,不多時,峽谷里燃起了裊裊炊煙……

蠶叢姑娘和烏布吉酋長安排完西羌民眾的食宿之后,回到他家臨時居住的山洞里,已經是夜深人靜了。她高舉火把走進山洞,只見母親和妹妹蠶娥,已經將紅苕、山芋、土豆烤熟,等待他們父女倆回來用餐。

由于夜色朦朧,霧氣沉沉,剛才人們只看到蠶叢姑娘騎在馬背上抖動的倩影。現在她回到石屋了,讓我們看看她那美麗的容顏吧。蠶叢身材苗條,體質風騷,眉不描如青竹吐翠,唇不染潤若丹砂,烏黑的青絲,宛如一抹瀑布,從頭頂飄至膝下,蠶叢把它盤在頭上,用一根骨制的簪子插進去,形成一個蘑菇狀,顯得分外迷人,分外漂亮。她上身穿件獸皮坎肩,下身穿條梭草短裙,依稀可見水嫩白皙的皮膚,她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如雷似電,讓人敬畏三分……她端著一碗烤熟的紅薯,從內屋款款走來,放在石板桌子上,再盛滿兩碗開水,一碗遞給父親烏布吉,一碗留給自己,然后雙手捧起土巴碗:“阿爸,你率領西羌民眾往西撤退的路上,東躲西藏,一刻也未休息,今兒借渭河天險,終于擺脫了戈爾干侵略軍的追捕,得以暫時喘息,你實在辛苦了,女兒我代表媽媽、妹妹,以水代酒,敬你一杯酒!”

烏布吉雙手高舉土巴碗,滿心歡喜,滿臉笑容地說:“謝謝女兒!”

夜深了,老虎峽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貓頭鷹不時啼叫一聲,烏布吉在蠶叢、蠶娥的陪同下,手持弓箭,高舉松明子,星夜視察民眾的臨時營寨,當他們看見身子袒露在外面的老人,急忙用獸皮、草蓮子給老人蓋上。蠶叢發現一個羌女沒有御寒之物,整個身子裸露在外面時,她也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身上的鹿皮坎肩脫下來給那女子蓋上。

烏布吉對蠶叢愛民如父母的行為,看在眼里,笑在心上。他想,蠶叢女兒,你的一舉一動,都繼承了你爺爺烏金斗、阿爸烏布吉的衣缽,有你這樣的孩子來接班,阿爸就放心了。他撫摸著蠶叢的肩頭贊揚道:“孩子,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愛民親民之心,阿爸我放心了,你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蠶叢嫣然一笑說:“阿爸,女兒都是向你學的呀,你不是常說,酋長是舟,民眾是水嘛?舟離開了水,豈能鼓浪揚波,抵達勝利彼岸啊!”

烏布吉見蠶叢說話有思想,有哲理,有深度,不失為一根好苗苗,長大成人后,一定能為民眾辦好事、辦大事。他憑自己一生南北征戰的經驗來判斷,戈爾干這個人,披了一張人皮,長了一顆獸心,繼承了他爺爺戈特巴爾的衣缽,一刻也沒有忘記侵略西羌部落,霸占西羌部落廣袤的土地、膘肥的羊群、無窮的礦藏。

回首往事,烏布吉意識到,西羌部落世世代代堅持以鄰為善,以鄰為伴,以鄰為友的路線,從不惹事生非。但戈爾干把西羌部落的友善當作軟弱可欺。一次又一次地發動侵略戰爭,不把西羌人民斬盡殺絕,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眼前,雖然我們利用渭河屏障,擺脫了戈爾干的追擊,但詭計多端、陰險狡猾的戈爾干,是不會放棄追捕的。他還會施用欲擒故縱之計,在我前進的途中埋下伏兵?只等我們鉆進他的口袋,將我們一網打盡?嗯,如果這種判斷是正確的,我必須同蠶叢商量,重新安排民眾的撤退路線,安排好身后之事。

蠶叢雖然人小,剛滿十五歲。但她聰明、能干、智慧、沉穩、善辯,有一顆親民愛民之心,一旦我遇到不測,她完全可以擔任西羌部落的首領,完全有能力率領民眾反抗戈爾干的侵略軍。尋思到這里,烏布吉語重心長地對蠶叢說:“孩子,來,坐在阿爸身邊。”

“呃!”蠶叢緊俟著烏布吉坐下,偎依在烏布吉懷里,睜大一雙明亮的眼睛,天真爛漫地:“阿爸,你有啥事呀?”

烏布吉撫摸著女兒烏亮的長發,心沉如鉛,若有所思地說:“孩子,目前我部落雖然擺脫了戈爾干的追擊,但并不能證明戈爾干已放棄了追擊,一旦他在我們前進的路上埋有伏兵,將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災難啊!如果是這樣,你有……”

蠶叢還未等烏布吉把話說完,就接過阿爸的話題往下說:“阿爸,你的判斷是正確的,戈爾干比狐貍還狡猾,依我判斷,他們今晚不過渭河,并非沒有能力,而是利用欲擒故縱之計,他肯定在前方布下口袋,只等我們去鉆,將我們一網打盡。”

“孩子,你分析的很正確,如果是這樣,我們如何破敵?”

蠶叢意識到眼下西羌部落處在非常時期,在非常時期,必須采取非常行動。非常行動,往往是明知不可為,而不得不為之。根據這種思想,她埋頭斟酌了半天,終于想出了破敵之計,她猛然坐起來說:“阿爸,我部落剩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不宜同戈爾干硬打、硬拼,俗話說‘力搏勝一人,智博勝千軍。’我們必須用智慧來戰勝戈爾干。”

蠶叢一席話吹散了烏布吉眼前的烏云。他眼睛一亮,心急如焚地問道:“孩子,你快告訴阿爸,我們用啥智慧來戰勝戈爾干?”

蠶叢似乎早有成熟的謀略,她眼珠轉了幾下,若有所思地說:“阿爸,我們撤往蜀山氏部落,只有兩條路可走,走旱路,必經險象環生的劍門關一線天,走水路,必經洶涌澎湃,一瀉萬里的涪江河。”

“對呀,但劍門關一線天、涪江河,是我們撤退到蜀山氏的必經之路啊!”

“戈爾干的士兵都是從北方招募來的,大多數人不識水性,依我判斷,他們追捕我們的路線注定選在劍門關一線天。”

“你分析得有道理,符合用兵之道,孩子,你繼續往下說。”

“如果是這樣,戈爾干的口袋戰必將擺在劍門關一線天。”

“沒錯,可是劍門關一線天是我們唯一的撤退路線,我們不走劍門關一線天,又走那條路呀?剩下來的只有涪江河,那里水深流急,我們攜老扶幼,又沒有船,豈敢過河呀?”

“阿爸,如果我們堅持走劍門關一線天,無疑是以卵擊石。”

烏布吉毫無主意,心急如焚地說:“孩子,你所言極是,可劍門關一線天是我們撤退的唯一路線啊?你有別的辦法嗎?”

“阿爸,為了破滅戈爾干對我滅族滅種之野心,我的想法是把我們的民眾分兩路往蜀山氏撤退,老弱病殘為一路,從劍門關一線天撤退,少年兒童為一路,從涪河撤退。一旦劍門關一線天全軍覆沒,還可以把少年兒童保住,把西羌部落的人種保住,保住了西羌部落的人種,就保住了西羌部落的未來。”

烏布吉聽罷,心胸豁然開朗,覺得蠶叢的話很有道理:“孩子,此計甚好。可為父還是顧慮重重,放心不下呀。難道陰險狡猾,詭計多端的戈爾干在涪江河就沒有設下埋伏嗎?”

“因為戈爾干清楚地知道,我們剩下來的民眾都是婦孺老幼、殘兵敗將,素有人間天險之稱的涪江河,沒有渡船,沒有羊皮舟,是無法渡河的,走劍門關一線天是必經之路。”

“孩子,你把眼前的形勢分析得很透徹,阿爸聽你的,具體做法……”

“阿爸,我帶著老弱病殘從一線天撤退,你帶著少年兒童從涪江河撤退。這樣做有些殘忍,但別無他法,當前保護好少年兒童,就是保護了西羌部落的未來。”

“孩子,走劍門關一天線兇多吉少,你年輕,阿爸需要你,西羌部落需要你,你就帶領少年兒童渡過涪江河吧,劍門關一線天由我去闖!”

“阿爸,你年紀大了,走劍門關一線天太危險了,我們不用爭了,就這么定了。”蠶叢意識到父親決不會讓她去走這條死亡之路,還會找她爭執不休,她靈機一動,欣然做出決定:“阿爸,時間不早了,我要休息了。”言畢,匆匆走進石屋。

“蠶叢……”烏布吉原本想和女兒交換意見,見女兒已進石屋休息了,他望著女兒進屋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轉身回到妻子玉女身邊休息,但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只得將此事告訴妻子玉女。玉女分析了蠶叢的決定后意識到,蠶叢這孩子孝心高于天,厚于地。她深知走劍門關一線天是一條絕路,就是不死也會終生殘廢,痛不欲生。她豈能讓生她養她的父親去死呢?如讓她同父親換一個角色,那是比登天還難的。母親經過徹夜思考,她終于想到了一條妙計,就是將劍門關一線天,涪江河這兩條撤退路線,分別用兩個銅錢正反面圖案來代表,讓他們父女來打卦問天,正面圖案代表涪江河,背面圖案代表劍門關一線天,問天結果,誰得到正面圖案,誰無條件服從,帶著少年兒童從涪江河撤退,誰得到背面圖案,誰就無條件地帶著老弱病殘從劍門關一線天撤退。

玉女把這個妙計告訴了丈夫,烏布吉壓在心中的大石頭砰然落地,他側過身來緊緊摟住玉女說:“親愛的,說什么也不能讓女兒去送死,你這一計真高明!”

“是呀,就憑蠶叢說一不二的性格,說什么也不會同你調換角色的。”

“是呀是呀,多虧你想了個好點子。”

次日早晨起來,全家人簡單地吃完早飯,就在蠶叢吹響海螺,準備集合老幼病殘撤退之時,烏布吉父女倆為撤退中的路線分工爭論不休,玉女見蠶叢始終堅持帶領老弱病殘走一線天時,急忙按照她與烏布吉夜里商量的意見,把烏布吉和蠶叢拉到一起,雙雙跪在石屋門前白石神前,對天磕頭作揖,秉卦問天:“你們父女倆別爭了,我們來秉卦問天,由上蒼來決定你們走哪條路線。”

玉女秉卦結果,烏布吉的銅錢圖案是背面,他無條件的帶著老弱病殘走劍門關一線天,蠶叢的銅錢圖案是正面,無條件地帶著少年兒童走涪江河。

那個時代的人一切聽天由命,既然是上蒼的安排,蠶叢無奈,只得服從天意安排。但她深知父母走劍門關一線天撤退,兇多吉少,生死難卜。此次分別,也許是最后訣別,如想再見,只有等到來世,她手捧卦象顯示的圖案,深情地望著年過半百的父母親,熱淚長流,她撲向父母親,聲淚俱下地:“爸,媽……這……這卦象、這爻辭,難道就不能改嗎?”

烏布吉夫婦,凝視蠶叢神情,用手拭去蠶叢滾滾欲出的淚珠,無限深情,而又斬釘截鐵地:“孩子,這是天意,不能改變啊。”

蠶叢摟住父母親,痛心疾首,號啕大哭:“爸,媽,此去兇多吉少,你們一路要保重,孩兒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向你們辭行了。”跪下頻頻磕頭。

烏布吉和妻子玉女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熱淚盈眶地說:“孩子,涪江河濁浪滔天,照樣兇多吉少,你也要保重,阿爸相信你能擔起保護西羌部落人種這個重任。希望你能安全地將這些弟弟妹妹帶到蜀山氏去。”

就在他們說話之間,小蠶娥手里捧著幾個野生菌,從山路上跑回來,她見父母和姐姐哭成一團,便天真爛漫地問:“阿爸,阿媽,你們為啥哭了呀?”

烏布吉拉過蠶娥耐心地誆哄說:“孩子,為了躲過戈爾干的追捕,保住這條小命,從今天起,你跟姐姐走,我和媽媽走,到了蜀山氏部落我們再團圓。”

“不嘛,我要跟你們走嘛!”

“跟我們危險,跟姐姐安全。聽話,乖孩子。”

“姐姐,是嗎?”

“是的,爸爸媽媽年紀大了,遇到壞人跑不快,你跟姐姐走,遇到壞蛋我可以背著你跑,就把壞蛋甩得老遠老遠的……”

蠶叢安撫了小蠶娥,全家人互相擁抱,難舍難分,各說離別之情。然后,他們分兩路向蜀山氏方向撤退。烏布吉、玉女從右側向劍門關一線天撤退,蠶叢、蠶娥從左側向涪江河撤退。他們一路上不停地互相回首遙望,頻頻揮手,兩行熱淚掛在臉龐,離別之情溢于言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忻州市| 吉首市| 临夏市| 修文县| 南漳县| 清水河县| 峨边| 清远市| 东阳市| 博乐市| 广宁县| 昭觉县| 灯塔市| 佛山市| 巩留县| 运城市| 临澧县| 古蔺县| 皮山县| 石楼县| 玉环县| 甘孜县| 凤冈县| 仙桃市| 仙桃市| 景德镇市| 卓资县| 齐齐哈尔市| 辰溪县| 龙山县| 桐乡市| 乐都县| 盐边县| 桦南县| 佛学| 商洛市| 龙川县| 顺平县| 惠来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