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形勢別不當回事
3.1 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與我們的關系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念。其中,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明確的指向,即依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正在積極、穩步推進,并已開始顯現成效。
1.信息共享
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投入使用的企業信用查詢公示系統,正在逐漸為社會公眾所關注。
繼“三證合一”之后的以“五證合一”為代表的工商、稅務、技監、社保和統計部門以及更多執法部門的后臺信息共享,不但使“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成為可能,而且為放寬企業設立門檻、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2.銀稅合作
2015年下半年,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地市級稅務機關通過銀稅合作機制,定期向銀監分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推送小微企業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稅務機關推送的小微企業要主動開展盡職調查。從小微企業獲取銀行貸款的角度看,這樣的銀稅合作機制對于納稅信用評級高的企業無疑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隨著銀稅合作的逐步深入推進,企業在開戶銀行賬戶的資金收支信息變動與企業納稅狀況也能夠聯系起來,進而將企業通過銀行系統違法避稅、欠稅逃稅等失信行為納入聯動監管,使“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得以發揮作用,真正使誠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
3.稅控預警
終端電子稅控設備的普及應用,以及依托電子底賬分析比對系統、綜合征管系統和網上申報系統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對涉稅數據進行掃描,使稅務機關具備了對行業和企業收入、納稅、利潤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控的技術條件,并可對開具發票和納稅異常企業自動觸發實施檢查的預警提示。稅務人員在對系統篩選推送的疑點數據進行核查后,最快15分鐘內便可查詢掌握具體情況。
在如此高效、精準的監管下,企業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將無處藏身。
4.賬戶聯查
無處不在的互聯網,使得每個人的出行、消費和存款等信息都留下了詳盡的電子痕跡。其中,分散在不同銀行同一人名下賬戶中的電子痕跡,可以進行關聯查證,并由此成為稅務機關查處涉稅案件的重要來源之一。
因此,過去為逃避納稅義務而以個人名義開立銀行賬戶,將營業收入隱瞞不報的做法將具有更大的法律風險。
基于以上4點,企業領導者如果還在繼續沿用過去為偷逃稅而設立內外賬和公私賬戶的老做法,顯然會進一步埋下隱患;財務人員如果還以老思路為企業所謂的合理避稅出謀劃策,可能會將企業帶入失信的泥潭。同時,各種消費經手人員的虛假報銷,將比以往更容易被察覺和識別。
這些內容,其實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等傳播媒體上早就有過持續的報道和解讀。可是,一些人對新聞往往不太感興趣。現在看來,這種習慣需要改一改了。
不知道國家將要做的和正在做的事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卻還在悶頭拼命干,便成了不折不扣的蠻干、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