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運營開始被行業高度認可
隨著李克強總理的“互聯網+”不斷深入人心,以及青年才俊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的積極響應,一批批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紛紛轉型,一撥撥創業公司在資本的追捧下如雨后春筍般生長。
1.互聯網產品井噴式增長
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類型的平臺,從O2O到互聯網金融再到直播,每天都有資本熱衷的創業方向。現在一切產品都互聯網化,要是哪家公司沒有互聯網產品,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企業的。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2015年10月正式發布《“十二五”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大亮點》,其中的數據顯示,互聯網上的網站數量為358個,同比增長86.9%。截至2016年3月31日,在App Store中,全球共有191256款應用,其中有13.3%的應用是由中國本土開發者開發運營的,中國區每天新增的應用數量是100~300。
2.運營是互聯網產品的標配
一方面是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運營基本上成了這些產品的標配。從寫文案到陪用戶聊天到做活動再到填充審核內容,各種與產品有關的(雜)事情都需要運營來完成。
一款產品配一個產品經理可能夠用,但一個產品必須配多個方向的運營。以簡單的社區型產品為例,就至少需要內容運營和推廣運營來維持產品的基本運轉。此外,針對不同的行業,還延伸出很多新的運營工種,以跨境電商為例,除了常規的活動運營、品類運營、內容運營,還新增了海外運營做跨境業務。

運營與產品工種對比
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階段和業務需求,決定了現階段對于運營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由中國互聯網協會與易觀智庫聯合發布的《2015互聯網招聘行業報告》顯示,互聯網企業在招聘的互聯網型專業人才的崗位中接近一半為技術類崗位,其次為運營類、設計類崗位(市場與銷售類為傳統型崗位)。
技術類人才雖然需求量大,但目前國內高校設有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教育體系,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運營作為一個剛剛興起的崗位,不管是普通高等公辦學校還是市場上的培訓教育機構,都還未建立起成熟的培訓體系,人才輸送數量與質量還遠沒有滿足互聯網的發展需求,直接導致運營人員供給緊張。
我作為互聯網圈的從業者,明顯感受到“僧(公司)多粥(運營)少”,尤其是吃苦能干的運營更少。從2015年11月到現在,有不下20家公司多次找我幫忙推薦運營給他們,推薦成功還有高額伯樂獎送上。

2014—2015年拉勾網招聘企業崗位類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