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圣人身世不尋常(2)

當?shù)厝艘浴吧裢钡难酃舛ㄎ恍£柮鳎瑓s不知道,小陽明能夠在才學上領先同齡孩子一大截,一半是緣于其天生聰慧、領悟力強,另一半則是王家王倫、王華兩代大文化人都在苦心做孩子的文化啟蒙功課。不管怎樣,小陽明算是名聲在外。

做紅人難,做名人難。做一個又小、又紅、又有名的人,難上加難。平日里,關注小陽明的,除了一些平凡的當?shù)匕傩眨小吧裣山l(wèi)”式的人物。

有一位“神仙近衛(wèi)”關注王陽明好久了,他就是余姚當?shù)匾患宜略旱暮蜕小菝鳌;菝骱蜕兄躁P注王陽明,是因為他對王陽明“神孩子”、“神童”、“慧童”的特殊身份另有所圖。

這要先從惠明本人講起:惠明和尚,俗家姓趙,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入了佛門。惠明年紀輕輕,也讀了不少書。他人生的一大愛好就是喜歡找人對課,說是切磋道行,實是借機炫耀才學。每每辯贏,他就會像一只戰(zhàn)勝的公雞,趾高氣揚。幾次下來,惠明便自詡是余姚最聰明的和尚,不僅如此,他甚至覺得自己是當?shù)刈盥斆鞯娜恕?墒牵粋€自我意識膨脹、一個以為自己“最棒”的人,卻又偏偏不被廣泛知曉、不被廣泛贊譽,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強忍著這份痛苦,惠明和尚決定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但惠明有一點總算是理智的。他知道,盡管自己想出名都想瘋了,可總不能站出去喊“我是余姚最聰明的人”,這樣真的會被當成瘋子的。要紅,就要先炒作,一個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借一個紅人上位。想來想去,他想到了王陽明(那時這孩子還只叫王守仁),一個因為傳奇經(jīng)歷而紅遍當?shù)氐摹吧窈⒆印薄?

“只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就能被傳得神乎其神,什么天賜的、神送的、又學富五車的。想我惠明,佛門弟子、青春瀟灑,一腔才華卻無法被人賞識。真是千里馬少有,伯樂更少有啊!真是一群沒見過世面的俗物!”人們的憎惡與不平衡,有時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卻又理所當然。

想到王陽明,選擇王陽明,惠明有自己的如意算盤。首先,從敵我力量來評估,自己都是成年人了,而對手不過是個七八歲光景的孩子,自己贏在了年紀和見識;第二,這個孩子五歲才會說話,雖然出口就能背文章,可畢竟真正接觸文化知識的時間很短,自己贏在多讀了好多年的書;最重要的是,只要自己贏了這個“神仙送來的孩子”,不就是堪比神明了么!還不得風光無限啊!惠明越想越美。可是,自己畢竟身為出家人,怎么好主動去王家找一個孩子切磋,他能做的,唯有焦灼地在廟里“守株待兔”。

“小兔子”當然會來,因為王陽明的母親和祖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這一天,小陽明隨著母親到廟里上香,隔著老遠,惠明就看到了這個還在抹鼻涕的孩子。其實,這不是惠明第一次見王陽明了,只是之前,因為有老和尚在場,礙于師父的威嚴,他實在不敢輕易上前打擾這位“小香客”。但這次不一樣,師父不在家。

趁著王母跪在佛前禱告的時機,惠明沖上去,拉起了小陽明,把他帶到偏殿。沒有選擇在大眾面前比試,是因為惠明也覺得這孩子看著聰明伶俐,擔心萬一出點什么差錯,自己輸給一個孩子豈不很丟人,還是先低調(diào)地試探一下吧。

時間緊迫,惠明和尚開門見山:“我是惠明,你是人們口中的‘聰慧神童’,不如我們對課,看誰更配得上這慧字。”

小孩子哪禁得起這樣的挑釁,小陽明脫口應道:“好啊,盡請出題。”

倒是惠明和尚愣了一下,暗想:“好一個比我還傲氣的小家伙,還讓我先出題。那就給你點顏色瞧瞧。煞煞你的銳氣。”想畢,和尚開口說道:“轟字三個車,余斗字成斜。車車車,遠上寒山石徑斜。”

小陽明聽罷,沒有立刻回答,反倒是哈哈大笑起來:“和尚大哥,你不要欺負我小,我們家族中大人們在一起喝酒的時候也會說你這樣的話,你是要和我比酒令么?”陽明沒有注意到惠明的臉色變化,接道:“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和尚只貪一杯酒。”

被說貪酒,惠明臉上有些掛不住,決定給這孩子一個反擊:“古有李守仁,今有王守仁,手中一本《太公法》,不知是兵家?是法家?是道家?”

小陽明見好好地對課扯到挖苦自己上來,小嘴當即嘟起來:“古有卜惠明,今有趙惠明,手中一本《金剛經(jīng)》,不知是胎生?是化生?是卵生?”

挨了罵,惠明和尚可是再也掛也不住了,他拉住陽明頭上三根辮子,惡狠狠地說“三叉如鼓架”。

小陽明這下更不樂意了:“作對子就作對子,還對我動手動腳的,諷刺我的發(fā)型,太不像話了!”想著,他跳起來點點惠明和尚的頭說“一禿如鑼槌”。

二人追逐著來到正殿,惠明指著殿上三尊佛像說:“三尊佛像坐象坐虎坐蓮花。”

雖然這回和尚說了正經(jīng)點的話,可是小陽明還沉浸在自己發(fā)型被打擊的不愉快中,他轉著眼珠想了想,接道:“一個禿驢偷魚偷肉偷女人。”在小陽明看來,雖然不知道酒肉、女人和和尚到底有什么淵源,但他知道,很多和尚都不喜歡與這些詞聯(lián)系起來,就像是自己也不喜歡被別的小朋友說“尿床”一樣。

王陽明哪里知道,自己話一出口,簍子就捅大了,惠明真的氣急敗壞起來,還跑到母親面前去告狀。看到母親投來指責的目光,陽明趕緊笑嘻嘻地改口道:“和尚大哥聽錯了,我說的是,‘一位師父念經(jīng)念佛念觀音’。”

盡管如此,和尚仍不依不饒,眼看陽明母子就要走出廟門,他氣急敗壞地追出去對小陽明低聲說:“牛頭且喜生鹿角。”對著不依不饒的無理和尚,小陽明同樣低聲回道:“狗嘴何曾吐象牙。”然后扮著鬼臉大步流星地離開了,留下生氣的和尚把木魚敲得咣咣巨響。

從寺院出來,小陽明的臉上還掛著得意。他想起了當年小蘇福和母親一起在田壟上拾穗的故事。那時,恰巧有一位驛丞途經(jīng)田間。驛丞以“拾穗與神童”句相戲,蘇福隨便答“折梅逢驛使”,佳話流傳至今。現(xiàn)如自己對大和尚的考試也能對答如流,也該配得上這“神”、“慧”了吧。

小陽明越想越得意,他本想回家向父親、爺爺炫耀一番的。但想到自己過于著急時說和尚偷酒肉,總顯得不大文雅,還惹惱了和尚。便決定不再提起此事,以免被長輩們教訓。小陽明當然理解不了,自己只是童言無忌,不想輸給別人,但他卻無意中揭穿了惠明“花和尚”的真實面目,逼得和尚狗急跳墻。

還不諳世事的小陽明當然沒有錯,他只是一個口無遮攔的孩子,他不想輸給一個無理的挑釁者。錯的是那個惠明和尚,一個本該六根清凈的出家人,卻犯了貪戒、犯了色戒,人在寺中,心卻是百草叢生。但或許那位和尚也沒什么大錯,畢竟,那根本就是一個有著眾多宗教、卻缺乏真正信仰的年代,從國君到百姓都是那樣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這個老爹很強悍

成化十七年(1481年)春,大明江山多地天災不斷,國都北京城倒是相對受眷顧。有人覺得,這是萬貴妃及其黨羽受了天子開金枝、散玉葉的打擊,短暫泄氣、消停所致。也有人辯駁說,應該是沾了科舉大考的光,文曲星庇佑,沖淡了京城的晦氣。

不管怎樣,隨著最終殿試成績的公布,北京城內(nèi)熱鬧非凡:新科狀元身著紅袍、帽插宮花打馬御街前。狀元身后,還跟著稍遜風騷的榜眼、探花等人。一行人風光無限地接受著圍觀百姓的目光膜拜,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京城花”。

再說那些京城百姓,雖然上到老嫗、下到幾歲孩童,都看習慣了達官貴胄。但是對于新科狀元,他們卻還是激情澎湃。每隔三年春天,他們都會興高采烈地去圍觀,好奇狀元的模樣,好奇他的家世。他們向狀元郎招手,因為狀元讓他們看到了麻雀變鳳凰的希望……

連續(xù)數(shù)日,在浙江余姚,瑞云樓前也是熱鬧非凡:爆竹聲不斷、賀喜聲不斷、推杯換盞聲不斷,當?shù)厝硕汲两诠?jié)日般的喜慶之中。原來,北京城的新科狀元不是別人,正是王倫之子——也就是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狀元及第,這不但是個人榮光,家族榮光,甚至稱得上是一個鄉(xiāng)、一個省的榮光。其年十歲的王陽明也和眾人一起,沉浸在父親帶來的無上榮光中。

相比于兒子日后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集立功、立德、立言為一身的“真三不朽”圣人,老爹王華自是差了一個相當大的梯度,但能夠從全國讀書人中殺出,他也絕非等閑人物。在科舉這樣殘酷的競技游戲中,聰明的玩家不少,但能像王華一樣玩通關成為狀元卻是三年出一個,還是數(shù)萬里挑一。

說起王華,不論是在王家,還是當?shù)兀彩窃缬锌诒褪⒚摹?

王華在家排行老二,本來在中國人的潛意識里“老大受重視,老幺吃香,獨留老二夾在中間,爹不疼媽不愛的”,但王華在家中不但沒受冷遇,還最有分量,因為王華和王陽明一樣,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出生的小孩。

相傳,在生王華的時候,他的奶奶孟老太太也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她夢見已故的姑姑將一個緋衣玉帶的孩子送到自己手中,還對她說:“在我活著的時候,你和孫子媳婦都很孝敬我,我雖然死了,但是我和祖宗們都保佑著你呢,現(xiàn)在把這個小孫孫交給你了,保我王家世世榮華。”

或許,就是這個夢徹底改變了這個家族的命運走向。

王華出生,其后又有一個弟弟出生。一個不能說的驚天秘密也就來了。

這點,從王家三兄弟的名字中就能看出些端倪:王榮、王華、王袞。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單王倫大兒子叫“榮”,解釋可以有千萬種:“茂盛”、“受人敬重”,或許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家族開枝散葉、人丁興旺。至于王家二兒子叫“華”,顧及到要順應逝去老人家的夢與寄予,“榮華”倒也說得過去,況且“華”本身也有精英寓意。可是偏偏王家三兒子叫“袞”,這就有點門道了。“袞”的意思是指古代君王等的禮服,色彩絢麗的官服!這三兄弟的名字連在一起,哪像是隱居者的,倒是功利性十足,官宦色彩十足!

可見,王華這代人其實很小就被賦予了涉世榮華、振興家族的重任,這恐怕是連老王倫本人早些年都不愿意承認的。

對于絢爛仕途,對于富貴功名,一面扭捏、一面矜持、一面刻意逃避、一面又欣欣向往,這便是中國古代讀書人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態(tài)度與宿命。

當王家人終于開始直面這個嚴峻的問題時,稟賦最高的王華是最被寄予厚望的,而王華本人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勵志哥兒:為家族使命而生,為家族使命而戰(zhàn)。沒什么可說的!唯有學習!

憑借機敏與過目成誦的天分,加上后天勤學努力,王華很小便聲名遠播,年紀輕輕就被推薦給浙江大人物的愛子做私塾老師,十里八村,連臨近省的人都紛紛趕來,排長隊向他報名求學:“走啊,去聽小王老師講課啊,去晚了可就沒有座位了!”

經(jīng)常,王華上課最先做的事不是問今天誰沒來,為什么沒來。而是新生介紹:“今天班里又來了一位新同學,讓我們掌聲歡迎,請大家擠一擠。”

這王華,學問好也就罷了,人品也是一極的棒。他從小就孝敬父母,團結兄弟,還做出過“拾金不昧”的舉動。

據(jù)說,當王華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天性使然,他在讀書之余,也會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不同的是,別的孩子都是光著屁股下河撈魚,他則是很紳士地在河邊玩石頭什么的。盡管有些“不合群”,他還是很受小伙伴們的敬重。

一天,小王華又在河邊玩耍,他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裝著明晃晃金子的錢袋。當時,王華很淡定地將錢袋放到就近水下。他組織小伙伴們到稍遠處去玩,自己則留守著,一直等到了急火火的錢袋主人。

錢袋主人堅持要拿其中一部分做酬金,小王華卻是一臉不屑:“大叔,我要是稀罕你的金子,為什么不扣下一整袋呢。”

從小,王華就是非分明,正義感十足。長大后的王華更是超級有節(jié)操。比如,他就曾上演了一部正義凜然的大明版“聊齋”。

那時,王華在湖南祁陽讀書,仍是一心研學,不像其他士子們一樣吃喝嫖賭。可是人這種動物很奇怪,獨醒的人往往被醉著的人們認為是醉漢,士子們決定借著為王華踐行的酒會搞一搞這個君子,讓他顯出“狐貍尾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阿拉善右旗| 威宁| 广德县| 苏尼特右旗| 郧西县| 嘉荫县| 塔城市| 恩施市| 永城市| 珲春市| 亚东县| 曲沃县| 柏乡县| 五华县| 普兰店市| 竹山县| 额敏县| 车致| 忻州市| 东丽区| 建昌县| 新蔡县| 子洲县| 农安县| 扎兰屯市| 广宁县| 和平县| 冀州市| 台南县| 莱西市| 古蔺县| 黑水县| 广东省| 会东县| 玉龙| 琼结县| 罗平县| 河池市| 临颍县|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