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在經濟改革的路上
- “絕種”的歷史商人(吳曉波細說商業史01)
- 吳曉波
- 11744字
- 2016-12-20 16:54:03
“國進民退”的故事
抗戰勝利后的國營化是中國后來制度化國家機會主義的基礎,它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制度障礙之一。
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一個名詞在經濟界似乎名聲不太好,叫做“國進民退”。它指的是,在某些關鍵性產業領域中,國有資本比民營資本獲得了更大的利益空間。有關部門,比如國家統計局、國資委等官員曾專門出面否認有此等現象的存在,這至少表明,大家都覺得這不是個好現象。
下面說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推薦閱讀
- 新時代 新征程:“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
- 系統風險沖擊、企業創新能力與股票價格波動性
- 中國會計指數研究報告(2018)
-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3)
-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調整與我國對策研究
- 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升級研究
- 中國式現代化的企業力量:藍迪平臺企業發展報告(2022)
- 未來三十年:新時代的改革關鍵問題
- 長沙縣兩型發展模式研究
-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扶貧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扶貧重心轉移的路徑與動因(中國減貧研究書系·專題研究)
- 分享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方案
- 中國新經濟
- 重啟:新改革時代下的中國與世界
- 中國:噴薄欲出的世界性領導力量:國外戰略智庫縱論中國的前進步伐(之一)
- 可持續減貧中的金融創新(《北大金融評論》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