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

第一節 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

【大綱要求】

熟悉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的主要層級;了解證券市場各層級的主要法規。

【要點詳解】

一、我國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的主要層級

1.我國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的主要層次如圖1-1所示,具體有:

圖1-1 我國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的主要層次

(1)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并頒布的法律。如《證券法》、《公司法》。

(2)由國務院制定并頒布的行政法規。如《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3)由證券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如《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4)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規則。

2.以上四個層次的關系為:

(1)法律效力依次遞減,下一層次規范與上一層次規范不得發生沖突,否則無效;

(2)下一層次規范的內容往往更為具體,更具有可操作性,上一層次規范的內容往往較為綜合,原則指導性的特點較為明顯。

二、證券市場各層級的主要法規

1.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并頒布的法律

我國現有的證券市場法律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部分等。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法律也與資本市場有著密切的聯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簡稱《證券法》)于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于1999年7月1日實施。之后進行了兩次修訂,我國現行的《證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其調整的范圍涵蓋了在中國境內的股票、公司債券和國務院依法認定的其他證券的發行、交易和監管,明確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公開、公平和公正,當事人遵守自愿、有償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核心旨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證券業和其他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實行集中統一監管和行業性自律管理。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簡稱《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于1994年7月1日起實施。之后進行了修訂,我國現行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調整范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其核心旨在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公司法》確立了我國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設立、組織、運行和終止等過程的基本法律準則。

《公司法》對在中國境內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公司債券,公司財務和會計,公司合并和分立,公司破產、解散和清算,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法律責任等內容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條款。

(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簡稱《證券投資基金法》)經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調整范圍是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行、交易、管理、托管等活動,核心旨在規范證券投資基金活動,促進證券投資基金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證券犯罪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簡稱《刑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并實施,1997年3月14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此后不斷以修正案的形式作了修正,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經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簡稱《反洗錢法》)經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錢法》的調整范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機構和按照規定應當履行反洗錢義務的特定非金融機構,應當依法采取預防、監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履行反洗錢義務。《反洗錢法》旨在預防洗錢活動,維護金融秩序,遏制洗錢犯罪及相關犯罪。

2.由國務院制定并頒布的行政法規

我國現行的證券行政法規主要包括《證券、期貨投資咨詢管理暫行辦法》、《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和《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

(1)《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設立與變更、組織機構、業務規則與風險控制、客戶資產的保護、監督管理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等,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加強證券公司監管,規范證券公司行為,防范證券公司風險,保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證券業健康發展;規定證券公司合規、審慎和誠信經營義務,制約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濫用權利,鼓勵公司規范、有序創新,明確證券公司的監管體制;監管機構之間的監管合作以及與地方政府信息通報制度等。

(2)《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

《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停業整頓、托管、接管、行政重組,撤銷,破產清算和重整,監督協調,法律責任,附則等內容。《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自2008年4月23日公布之日起實施。指導思想是:總結近年來證券公司風險處置過程中好的措施和成功經驗,立足現實需要,同時考慮將來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證券公司市場退出機制,鞏固證券公司綜合治理的成果,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3.由證券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我國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和《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等。

(1)《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于2006年9月11日通過,根據2010年10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修訂。

《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重點規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詢價、定價以及股票配售等環節,完善了現行的詢價制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達到一定規模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應當在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之間建立回撥機制,根據申購情況調整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的比例,從而提高公眾投資者的中簽率。還加強了對發行人、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和投資者參與證券發行行為的監管,對各參與主體違反法律、法規等行為,設定了記入誠信檔案并公布、一定期間內取消其參與相關業務的資格等監管措施和行政處罰條款。

(2)《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于2009年1月21日審議通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為了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行為,促進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的發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于2006年12月12日審議通過,自2007年1月30日起施行。目的是為了規范發行人、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信息披露行為,加強信息披露事務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4)《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

中國證監會于2006年6月30日制定發布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和相應的業務指引。2011年10月26日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的決定》修訂。《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分總則、業務許可、業務規則、債權擔保、權益處理、監督管理和附則。目的是為了規范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上市證券或者出借上市證券供其賣出。

(5)《證券市場禁入規定》

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目的是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自2006年7月10日起施行。中國證監會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有關責任人員,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行政處罰以事實為依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鲜城| 宜兰县| 寻甸| 英超| 安图县| 陕西省| 林芝县| 雅江县| 渑池县| 甘洛县| 义乌市| 永城市| 灵川县| 简阳市| 息烽县| 天柱县| 仁化县| 会昌县| 汉川市| 西华县| 城口县| 忻城县| 万宁市| 义马市| 衡阳市| 永清县| 双城市| 临清市| 阳山县| 乌兰察布市| 静海县| 盱眙县| 班玛县| 大邑县| 大丰市| 屏南县| 克东县| 酉阳| 屏边|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