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記憶(中文版)
- (澳大利亞)喬納森·福斯特
- 584字
- 2019-01-04 07:26:20
記憶力的重要性
為什么,這一上天賜予的能力對去年的事情記得模糊,對昨天的事情記得清楚,而記得最為清楚的是一小時前發生的事情?又是為什么,年老后對童年往事的記憶似乎最為深刻?為什么復述一段經歷能強化我們對它的記憶?為什么藥物、發熱、窒息和興奮會令遺忘已久的記憶復蘇?記憶的這些特性顯得相當不可思議;乍一看來,這些特性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很顯然,記憶這一能力的存在并不是絕對的,它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才能發揮作用。弄清這些條件究竟是什么,則成了心理學家最有趣的任務。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
在上段引文中,威廉·詹姆斯提到了記憶的某些有趣方面,本章也將涉及記憶的這些迷人特性。但是,由于篇幅所限,對這個在心理學領域被探索得相當徹底的課題,我們當然只能觸及一些皮毛。
我們能記住什么?為什么能記住?又是如何記住的?人們已經對這些課題開展了大量研究,這樣做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記憶是如此重要的心理過程。正如著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邁克爾·加扎尼加所說:“除了薄薄的一層‘此刻’,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記憶。”記憶能讓我們回想起生日、節假日,以及在幾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發生過的其他重要事件。我們的記憶是個人的、內在的,然而,如果沒有記憶力,我們也將無法從事外在的活動—比如進行交談、辨認朋友的面孔、記得預約時間、嘗試實現新的想法、取得工作上的成功等等,我們甚至無法學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