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入門:匪夷所思的98個心理學實驗
- 李娟娟
- 1747字
- 2019-01-03 20:56:47
? 流哈喇子的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巴甫洛夫得到了俄國一位具有公益精神的商人的資助,在彼得格勒醫學實驗研究中心建立了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實驗室內所有外界刺激都被安全地隔開,巴甫洛夫就在這個特殊的實驗室內完成了著名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而實驗的對象是一條狗。
巴甫洛夫做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在實驗剛開始的時候,巴甫洛夫會把可以吃的東西和不可以吃的東西都放到狗的嘴巴中,然后觀察狗唾液的分泌。為了能更準確地測量唾液量,巴甫洛夫給狗做了一個手術,在狗的面頰處劃開了一個小口子,并且插入一根導管,專門用來收集狗所分泌的唾液。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觀察,巴甫洛夫發現,當狗被喂流質食物時會分泌較少的唾液,而換作較干的食物時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巴甫洛夫認為,狗吃到食物就分泌唾液是一種無條件反射,而且不用經過后天的學習。
但是,巴甫洛夫發現了一個與自己預期相反的現象,那就是狗即使沒有吃到食物,也會分泌一定的唾液。例如聞到食物的香味,看到原先盛著食物的容器等。甚至有時當狗看到喂食的人或是聽到喂食人的腳步聲,也會出現分泌唾液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巴甫洛夫決定深入研究,以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巴甫洛夫在每次喂狗之前,會先敲打節拍器,然后再給狗吃東西。經過多次的實驗后,巴甫洛夫發現,即使自己不給狗提供食物,只要狗一聽到節拍器的敲打聲也會分泌出唾液。巴甫洛夫因此提出了條件反射的概念。
巴甫洛夫認為,狗之所以一聽到節拍器的敲打聲就會分泌唾液,是因為在長時間的經驗總結中,狗已經把食物與節拍器聯系到一起,所以在接收到節拍器的敲打聲這一信號刺激后就會自動分泌出唾液。
無條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就好像狗吃到食物會分泌出唾液一樣,不需要后天學習。而“條件反射”正好相反,是經過后天的學習所產生的。例如有牙疼經歷的人,在聞到牙科診所的味道后就會有牙疼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已經把牙疼與牙科診所的味道相互聯系在一起了。
巴甫洛夫還給狗喂一些檸檬汁之類的酸性溶液,這種酸性檸檬汁溶液實際上就是無條件刺激,在這種刺激下,狗出現了無條件反射,即分泌出大量唾液。與此同時,巴甫洛夫還會讓狗聞香草的氣味。這種刺激大約進行了二十多次后,巴甫洛夫開始只給狗提供香草氣味,結果狗一聞到這種氣味就分泌出了大量的唾液。其中,這種香草的味道被認為是條件刺激,而狗分泌唾液的反應被認為是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這一實驗立刻在心理學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并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后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以及華生的小阿爾伯特實驗都是建立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實驗基礎上的。
盡管巴甫洛夫為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本人并不是研究心理學出身,也不承認自己算心理學家。他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而且在消化過程領域中獲得了諾貝爾獎。巴甫洛夫所生活的時代,心理學剛剛誕生,還很年輕,甚至不被劃分到科學的研究領域中。所以對巴甫洛夫來說,從生理學轉入到心理學領域中,是一個十分冒險且令人為難的決定。
延伸閱讀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在許多領域都可以運用。20世紀70年代,一些牧場就開始使用這一理論來避免食肉動物對家畜的捕食,而且還遵守了政府不捕殺食肉動物的規定。
人們首先給狼吃一些含有少量氯化鋰的羊肉,這些羊肉不會導致死亡,但是卻會讓狼感到很不舒服,出現頭暈和惡心的感覺,甚至會嘔吐。這是一種無條件反應,是天生的。
經過反復提供含有氯化鋰的羊肉后,人們會主動把狼放進羊群之中,起初當狼看到羊之后,會攻擊羊群。但是當狼一聞到羊身上的味道后,就會停止攻擊。因為狼只要一聞到這種味道,就會有頭暈和惡心的感覺,這是條件反射的現象。為了逃避這種不適應的感覺,狼只要一聞到羊身上的味道,就會逃跑。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還被應用到醫學中。阿德和庫恩曾經在小白鼠身上進行過類似的實驗。小白鼠很喜歡喝糖水,于是他們就為小白鼠提供糖水,并且把小白鼠喝糖水與注射減弱免疫系統能力的藥物聯系在一起。過了一段時間后,阿德和庫恩不再給小白鼠注射減弱免疫能力的藥物,而只是給小白鼠提供糖水,結果發現那些小白鼠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自身的免疫力自動減弱。阿德和庫恩認為,如果反過來進行實驗依然是可行的。這個醫學實驗意味著,將來有一天或許我們只喝一些普通的水就可以達到醫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