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自然尋趣(4)
- 神奇的琥珀(中國青少年科普分級閱讀書系)
- 葉永烈主編
- 3489字
- 2016-10-11 10:53:50
動物的冬眠
王義炯
冬天來到了,北風呼嘯,草木凋零,熙熙攘攘的大自然頓時變得分外寧靜,那些愛喧鬧的昆蟲、池塘邊的青蛙、江河中的魚兒、屋檐下的蝙蝠都不見了。它們到哪里去了?原來,這些動物都躲藏在窩里,不吃也不動,開始冬眠了。
冬眠是許多動物對嚴酷的自然環境的一種適應。為什么這些動物不吃東西,居然能度過漫長的冬天呢?這是因為在冬眠之前,它們大多都做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工作:一方面是大吃大喝,使體內的皮下脂肪大為增加,把自己養得又肥又胖;另一方面是積極籌備“糧草”。東歐有一種田鼠,在冬眠前能準備25千克的干草供自己所用。中亞細亞沙漠中的大沙土鼠,不僅能大量收集干草,而且能巧妙地用嘴咬斷樹枝,插入土中,把干草包圍住,以防被寒風吹走。狼、獾、北極狐等肉食性動物,在越冬前會殺死大量小動物,作為口糧儲藏起來。
盡管這些動物的體內已積累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也有了食物儲備,可是冬眠期有好幾個月,怎么夠用呢?請不必擔心。動物在冬眠時,往往處于昏迷或熟睡狀態,它們已把新陳代謝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體溫下降,消化停止或十分緩慢,血液循環減慢,心臟的收縮強度大大減弱,脈搏和呼吸次數顯著降低,這時消耗的營養物質也就大為減少了。例如,蝙蝠在冬眠時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只有五六次,旱獺每分鐘僅二三次。刺猬原來每分鐘呼吸50次,但熟睡時幾乎可以不吸入空氣,把它扔進水里,過半小時撈上來也不會被淹死。睡鼠在冬眠時身體很硬,呼吸也變得非常微弱,把它當作一只球放在地上滾來滾去,也不會輕易醒來。
動物冬眠的姿勢是各不相同的。蝙蝠往往在屋梁上或山洞頂部的隱蔽處,把身體倒掛著呼呼熟睡;刺猬、松鼠和狗獾等在洞穴或窩巢中抱頭大睡;蛙和蟾蜍埋在池底的泥里睡覺;石頭下、枯葉堆、樹洞里,都可以成為蜥蜴的冬眠場所;蝸牛則躲藏在石縫或枯葉間,連自己的殼也封閉起來,只留一個小孔供呼吸用。
溫帶地區的許多淡水魚,也有冬眠的習慣。冬天,鯉魚就像吃了安眠藥一樣,游進深水處,進入蟄伏狀態。據測定,在未被凍死前,鯉魚的體溫幾乎可以下降到–1℃。這時鯉魚已停止呼吸,宛如死去了一般,可是氣溫一上升,它便很快“復活”了。
美洲黑熊在秋天吃飽喝足,把身子養胖以后,就跑進深山巖洞,把自己封閉起來,開始安安穩穩地冬眠了。這時候,它們只需要一點氧氣,就能足足睡上四五個月,既不進食,也不喝水,甚至連排尿也停止了。黑熊在停止排尿以后,是否把含氮廢物貯存在體內呢?恰恰相反,冬眠時黑熊血液中含氮廢物的濃度還會有所下降呢!
這種奇特的現象究竟是怎樣造成的呢?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的納爾遜博士等人,通過10年的研究終于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冬眠時黑熊的腎臟幾乎不產生尿,即使有很少一點尿,也采用獨特的方式處理了。尿液是在膀胱內被吸收的,而尿素則在腸內被腸道細菌分解為氮,然后重新加以利用。冬眠時黑熊體內的脂肪,進入新陳代謝過程后,會產生大量的丙三醇(甘油),而氮是被丙三醇吸收,并被用來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質的。
研究者分別給冬眠的黑熊和正常的黑熊注射帶有少量放射性元素的丙三醇,然后檢查它們的血液。結果發現,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尿只出現在正常黑熊的體內,而在冬眠黑熊的體內卻沒有一點蹤影。注射帶有放射性元素的氨基酸時,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科學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在冬眠的黑熊體內,作為基本材料的丙三醇和氮是周而復始、循環使用的。這樣,含氮的廢物就不會累積起來,這與正常黑熊體內的代謝過程是不一樣的。
一棵大樹死了
鄭延慧
春天
看林子的老爺爺帶著他的小孫孫,在樹林里一前一后地走著。這兒是一片自然保護區的樹林,青蔥蒼翠的樹木,一棵挨著一棵地伸向蒼穹,各自想方設法要爭取多曬到一點太陽。茂密的樹葉織成了無數層密密的葉網,使得陽光透過它的時候像被許多層篩子篩過了一般,被分成一縷一縷的光線,散射到林子里。就是這樣微弱的陽光,也還有無數長得比較矮小的、耐陰的植物在生長著。林子里顯得有些陰暗、潮濕,常常被蒙蒙的霧氣籠罩著。
在樹干上那些難以見到一點陽光的地方,青苔像蛛網一樣交織在一起,一綹一綹地垂掛下來,像低低垂掛著的簾幕,稍遠一點,就看不清對面的東西了,有點神秘的氣氛。
他們就在這樣的樹林里走著,手里都拿著一根小木棍,一面走,一面在樹干上敲一敲,用耳朵聽聽樹木發出的聲響,來分辨它們是生長良好,還是出了什么毛病。
“梆梆梆l梆梆梆”!
一棵又一棵的樹木都順利地通過了健康檢查。小孫孫一面敲著,一面問著:
“爺爺,您常在樹林里走動,看見過森林小矮人嗎?”
“森林小矮人?”爺爺詫異地問。
“童話里說過的,或者是森林里的小精靈?”
“沒有,沒有。”爺爺捋捋胡子笑了。
“不,我覺得好像有。我總感到,只要我們一離開這兒,一切都會活動起來的。您瞧,它們的氣氛有多神秘,一切都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的……”
“呃,”爺爺遲疑了一下,順著小孫孫的話說,“也許當我們不在的時候,森林會有它自己的王國吧!”
有一棵大樹,當它被敲擊的時候,發出了空空的聲音,爺爺和孫孫抬起頭來看了一看,它那樹冠上的樹葉已經幾乎全脫落干凈,剩下不多的幾片枯葉,正隨著剛才受到小棍敲擊引起的震動,在空中緩緩地飄落下來。
“咦!”小孫孫詫異地說,“它怎么啦?”
“死了。”爺爺冷靜地回答,“樹心都空了。可能是被蟲蛀空了,可能是生病了,也可能是太老了。反正,林子里的樹,總有幾棵會死去的。人們把它叫做‘枯立木’,也叫‘立竿’。”
“可它是一棵多么好的大樹啊!”小孫孫惋惜地說。
“的確是一棵很好的大樹。”爺爺很有經驗地品評著,“你瞧,它的樹干長得多么直,凡是長在樹林里的樹,沒有不受到這種鍛煉的,要不它就曬不到太陽,不能長得這么粗壯。你再瞧,它的樹冠長得多么勻稱,這些樹冠上的綠葉,曾經阻擋過風雪的襲擊,經受過雨水的沖刷,是它們保護了土壤。”
“它的根一定扎得很深吧!”
“根深葉茂嘛!樹根好比水泵。雨水多的時候,它能多吸收一點地面上的水分;干旱的時候,它又能把地底下的水吸上來。每一片樹葉都好像一扇綠色的小窗戶,能不停地向空中散發出新鮮的氧氣和水蒸氣,使這兒的氣候變得非常溫和。”
“真可惜,它已經死了。爺爺,咱們還能把它救活嗎?”
“不行了。”爺爺嘆了一口氣,“對這棵大樹來說,生活的路程已經走完了,它的生命已經結束了。”
小孫孫不忍心地問:
“爺爺,您不會把它從林子里搬出去吧?”
“不會,不會的,我的孩子。”爺爺安慰著小孫孫,“雖然它的生命已經結束,但是,并不等于什么都完了。”爺爺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就這樣,他們這一老一少,又一前一后地一面說著,一面向前走著,消失在云霧深處。而當他們剛剛走開,這座神秘的樹林就開始了他們自己的生活。
啄木鳥第一個發現了它
啄木鳥用尾巴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坐在高高的樹干上,一上一下地俯仰著他那靈活的腦袋,認真地在那兒敲打著、啄食著。
“好孩子,不必給它治病了。”長在這棵大樹旁邊的云杉老爺爺好心地對啄木鳥說,“它已經死啦!唉!”
“謝謝您,老爺爺,”啄木烏很有禮貌地回答,“這一次,我不是在給他治病,而是想在這里給自己造一間房子。這兒的環境多好呀!大樹這么多,我住在這上面,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什么地方需要我去出診,我馬上就能知道。樹枝上沒有葉子了,可以多曬到一點太陽。樹干已經疏松了,我可以啄一個很深很深的洞,將來孩子們住在里面,又舒適,又安全。”
“說得對,孩子。”云杉爺爺輕輕地點著頭,“你也該安一個家啦!你們全家都住在這里,將來我們有個急癥,也不用發愁了。”
“可不,我就是這么想的,云杉爺爺。”
啄木鳥曾經給這棵大樹治過病,知道哪兒有空洞,知道最合適的洞口在哪兒。他只要從現成的洞口往里啄進去,把啄出來的木屑扔到外邊,再叼一點細草什么的墊在洞里,就是一個舒適的家了。
沒過幾天,啄木鳥果然把他的媳婦給領來了。他們在這棵大樹上第一個安下了家。
云杉爺爺很高興,他沙沙地笑著說:
“我還記得,你來給這棵大樹治病的時候,它還是一棵美麗的大樹,樹蔭里棲息著黃鸝、畫眉、相思鳥、百靈鳥和柳鶯。他們唱起歌來,一個比一個動聽。可是,自從它的生命停止以后,就顯得冷清多了。如今你們住到這里來了,將來再添幾個啄木鳥小娃娃,這棵大樹就重新有了生氣啦!”
不算和睦的鄰居
正是各種蛀蟲活動的時候,啄木鳥真忙極了。每天天不亮就出外看病,又趕上啄木鳥媳婦在窩里孵上了蛋,還得照顧她。每天都得忙到天快擦黑了才能休息。
那天黃昏,啄木鳥出診回家,剛落在家門口,云杉爺爺就悄悄地告訴他說:
“孩子,輕一點,你的樓下剛搬來一家新鄰居。”
“誰呀?”
“林貂一家子。”
“哎喲,是他們!”啄木鳥似乎有點兒不太高興。
“林貂大嫂要生小貂了,林貂大哥不得不安個家,就找到這兒來了。”
“他們也看上了這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