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shù)世界彩圖館
- 方青羽編著
- 1207字
- 2019-01-03 22:36:31
無處可葬的戲劇大師:莫里哀
Moliere
必知理由
古典主義喜劇的創(chuàng)建者
改寫了歐洲戲劇史
藝術(shù)家:莫里哀
出生地:法國
生卒年:1622~1673年
當戲劇止步不前的時候,莫里哀來了,他改變了戲劇,改變了戲劇文學(xué),他是古典主義喜劇的創(chuàng)建者,他改寫了歐洲戲劇史。
1622年1月15日,莫里哀出生在法國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本名叫讓—巴蒂斯特·波克蘭。少年的他享受過十足的貴族教育,但天生為藝術(shù)而生的他不久就宣布放棄世襲權(quán)力,從事戲劇。

莫里哀像
那個時代從事戲劇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對于在貴族家庭中長大的他來說,更是不容易一下子就理解戲劇。很快,他創(chuàng)立了“光耀劇團”,但由于不善于經(jīng)營,不久就因負債而被指控,并且被扔進監(jiān)獄。然而這件事并沒有阻礙他對戲劇藝術(shù)的追求。出獄后,他不顧當時蔑視演戲的社會風氣和家庭的反對,毅然離家出走,在外漂流了十多年。這些年的流浪生活,為他積累了豐富的戲劇素材,促成了他編寫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響的喜劇。最后,莫里哀重返巴黎,作為劇團的負責人,領(lǐng)導(dǎo)著巴黎戲劇的發(fā)展方向。這以后,他就一直在巴黎進行創(chuàng)作演出。

莫里哀作品《吝嗇鬼》劇照(1668年)
《吝嗇鬼》被看作是與《偽君子》齊名的杰作。它的情節(jié)脫胎于古羅馬喜劇作家普勞圖斯的《一壇黃金》,主人公阿巴貢是莫里哀筆下一個典型的吝嗇的藝術(shù)形象。他愛錢勝過榮譽、美德甚至愛情。
莫里哀的創(chuàng)作都是喜劇,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1659年,莫里哀創(chuàng)作了《可笑的女才子》,諷刺了新興資產(chǎn)的附庸風雅,抨擊了貴族社會腐朽無聊的“典雅”生活。顯而易見,這樣的作品必然觸怒貴族勢力。他的喜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嚇倒,反連續(xù)編演了《丈夫?qū)W堂》和《太太學(xué)》。但這些劇作因為宣揚新思想被指責為“淫穢”、“詆毀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奮起還擊,寫了《〈太太學(xué)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之作》兩出論戰(zhàn)性短劇。1664年,莫里哀寫成杰作《偽君子》。1668年,他又創(chuàng)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嗇鬼》。

《在聽一位先生朗讀莫里哀劇本的人們》
莫里哀不僅寫作劇本,還參加演出。1673年,他在《奇想病人》中飾演一個無病呻吟的人,他的咳嗽、喘氣都演得非常逼真,觀眾誤以為他表演出色,給他熱烈的掌聲。其實,那時候,他已經(jīng)是重病在身。他下臺后不到三個小時就咯血倒下,當晚逝世,終年52歲。因為他參加戲劇演出,所以天主教會認定他是一個藝人,不準為他舉行葬禮,甚至不給他墳地。最后,國王路易十四出面,準許他下葬在一個小孩子的墓地,葬禮冷冷清清。
莫里哀提升了喜劇的藝術(shù)地位
從戲劇誕生之日起,直至17世紀,偉大的演員大都是悲劇演員。喜劇模式的發(fā)展則靠一些天才作家來推廣,如意大利的阿里奧斯托及馬基雅維利;英國的強生與莎士比亞。但是從戲劇分類來看,悲劇略占優(yōu)勢。直到莫里哀提升了喜劇的地位,喜劇才能與悲劇一較長短,以同樣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人的精神。喜劇被認可,因為它能暴露人類荒謬的言行并對社會大有裨益。意大利喜劇劇團即以“用笑來升華”作為座右銘。莫里哀致力于以嘲諷的方式來改革道德與世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