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世界彩圖館
- 方青羽編著
- 2331字
- 2019-01-03 22:36:27
原始文身探秘
Primitive Tattoo
必知理由
代表人們的圖騰崇拜及審美需求
類型:文身
地點:世界各地
時間:古代
早在人類蒙昧時期就產生了文身,作為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文身也曾盛行于世界各國,如澳大利亞的阿內特人、阿蘭達人;新西蘭的巴布亞人、毛利人;南美的海達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南部的圖達人等,以至于古代的歐洲人,都盛行過文身習俗。中國包括漢族在內的大多數民族,也都一度盛行文身。由于文身是用刀、針等尖銳的器物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刻劃出符號或花紋,并涂上顏色,使這些彩色飾紋成為永久性的,涂料又大多以黑色為主,如墨行文,所以稱其為文身。

如今一些土著部落的居民仍然奉行以文身為美的習俗。
根據地區與民族的不同,古人文身的部位也各不相同,或局部,或全身,一般在面、胸、臂、背、腿、腹等處。由于各個民族在信仰、習俗、愛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古人文身的圖案也大相徑庭,主要有鳥獸、樹木、花草、星辰、龍蛇以及一些幾何圖形等。例如,澳大利亞的一些土著人的身上總是隨時帶著紅、白、黃各種顏料,他們總是不時地在頰、胸、肩、腹等地方點上一些顏色。如果到了舉行盛大的慶典時,他們就會把全身涂成五顏六色。北美溫哥華的努特卡印第安人在節日里喜歡在臉上繪制出五花八門的圖形,這些顏料都是印第安人用動物油脂配制而成的,有時還要撒上一些云母碎片,通過云母碎片的閃閃發光來渲染喜慶氣氛。而中國古代南方崇拜龍神的民族,也總是把龍文在身上。更有意思的是,在文身的巴布亞人中,每個部落都有自己專用的獨特圖案,一旦發現別的部落的人抄襲了本部族的花紋,輕則引起兩部落人們的口角糾紛,重則會發生械斗,有時甚至會發生戰爭。
許多研究過文身風俗的學者認為,遠古人類的發式、服裝以及其他各種裝飾物的發展演變與原始時期的文身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人類最早的服裝很可能就是文身的附屬物。但是,隨著服裝在人類社會中的逐漸推廣,文身的習俗卻在不斷地消退。到現代文明社會,在那些大都市里,文身只是在某些神秘的社會團體中和各種戲劇雜耍表演以及愛自我表現的青年中流行,不少人去文身也僅僅是出于好奇。然而,原始文身的那些充滿神秘怪異色彩的線條和圖案卻一直吸引著現代的人們,而許多藝術家更是從中吸取了靈感,可見文身的影響之深,恐怕是一時難以消除的。

陶制文身人像
這尊公元前3000年用陶土制作的抽象塑像從寬大的臀部和略為突出的胸部可判斷其為女性,渾身覆蓋的雕刻花紋是原始文身的一種反映。
此外,不同的人在社會中的不同地位也能通過文身反映出來,如年輕的巴布亞人一般用紅色文身并黥刺面部,用黑色繪身并加刺手臂、腿部或胸部的則是老年巴布亞人。在日本的阿伊努人中,社會地位高的人身上的花紋大而直,小而曲者則社會地位較低;而新西蘭的毛利人也是社會地位越高面部黥文越復雜精細。加洛林群島的土人甚至明確規定,只有貴族階級才有權在手臂、背部、腿部上黥刺精美的花紋,非自由的人只能在手、足上刺一些簡單的線條。
那么,原始人為什么如此酷愛文身呢?它代表的真正含義又是什么呢?
對此,人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有人推測可能是出于對祖先的崇拜或圖騰崇拜。根據人類學現有的調查資料,在有關文身的實例中,把本部族的圖騰繪制或紋刺到自己身上是一種最常見的文身。由于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本部族的圖騰不是象征著最受崇敬的主神,就是象征著部落的祖先,所以他們認為身上文有或繪有這些圖案能夠得到神靈的幫助和保佑。據記載,居住在大洋洲托列斯海峽附近島嶼上的土著人每個人都從鼻尖到前額,再沿背脊到腰際畫一條紅線,象征著他們的圖騰——儒艮。

傳說在羅馬統治時期英格蘭島上的古皮克特人只穿一片裝飾性木片,周身刺著彩色文身。
不少研究原始文化的學者還認為,原始人文身只是出于人類愛美的天性,其他意義則是日后衍生出來的。的確,大多數的原始部落民族都認為,他們文在身上的花紋是最美麗的,而一旦缺少了這些花紋,人就會變得很丑。據資料顯示,新西蘭土著毛利人婦女到了成年以后都必須在下頜部,特別是嘴唇上紋出一條條的橫線,因為她們認為紅嘴唇是很難看的,如果紅嘴唇的女人嫁給哪個男人為妻,就是這個男人最大的羞辱。當然,隨著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在近現代的原始部落中,人們文身完全可能同時出于宗教、文化或者愛美等多種不同的需要,因此把文身歸結于某個原因來解釋這些復雜的現象,那就未免過于簡單了。

淺浮雕式的文身
中國唐、宋、元、明各朝都盛行文身,不僅市井少年愛好此道,而且船戶、工匠、農民、文士中也有很多文身者。據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在唐代文身者所刺的花樣品種繁多,包括山水、動物、亭院、花卉、沙門天王、古人詩句等。一般來講,文人學士多刺山水詩詞以示風雅;尚武之人多刺龍蛇猛獸以增英武。宋代的綿體社就是一個文身者的組織,參加這個社團的人以邀請高明工匠進行文身和相互比賽、品評所刺花紋為樂。
也有的學者認為文身的另一個原因是出于某種巫術或宗教的目的。例如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在出發打仗時會將全身繪紅,為死者舉行喪禮時全身繪白,以此求得天神的庇護。生活在澳大利亞中部的阿蘭達部落人還在自己身上文上部落的圖騰,再用山鷹的羽毛蘸上自己胳膊的血貼在那些圖案四周,并且跳一種“圖騰舞”以與神靈交流。澳大利亞土著部落幾乎所有的巫師在作法時都要繪上花紋,否則會失去人們的信任,被認為他的法術不靈。
原始人為什么要文身呢?這些推測和分析似乎各有各的可信之處,但都不能最終回答這個問題?;蛟S問題本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有時候人的行為動機只是一念所致,連他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就做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對祖先們的行為如此費盡心思地研究和揣測似乎就有些可笑了。

這尊寬臀女性泥塑的身上布滿了裝飾性的文身劃痕。她屬于4000多年前的努比亞早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