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微營銷:移動互聯時代,這么營銷就對了
- 沈周俞
- 936字
- 2019-01-03 18:48:19
Part 1 移動互聯時代,你會營銷嗎
4G時代已拉開了序幕,作為終端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猛增,據相關機構統計,2013年,在世界范圍內,全球智能手機用戶達到16億,僅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就飆升到了5億以上。而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刷新著。
現在,我國網民中,用手機上網已經代替傳統PC(個人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
于是,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以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軟件,全方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我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渠道、消費習慣無不在受其影響。現在,手機已經遠遠超出了工具的含義,甚至成為很多人情感的依賴。
與此相對應的是,地鐵里、公交車上、路邊、餐館……到處遍布玩手機、玩各種Pad(平板電腦)的“低頭族”。據統計,有90%的人會在公交車上低頭玩手機,有92%的人上廁所玩手機,一個人在一天中醒著的時候平均每6分鐘就會看一次手機。
人們在生活方式上的極大改變,要求我們的營銷工作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是因為,營銷必須依賴一定的信息表達途徑,并圍繞“人”這個載體來實現。

智能手機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低頭族”行列
在移動互聯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手機完成社交、信息瀏覽、游戲、購物等功能,因此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會更多。所以,我們需要以“屏”為介,通過手機屏向潛在顧客傳遞出某種營銷信號,從而使我們的營銷信息精準地傳遞到消費者手中。
如今,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無論是移動運營商、互聯網企業,還是手機生產商,都在努力把握移動互聯時代的紅利。作為營銷人,我們更為看重的是如何去整合這些移動互聯資源,并取得理想的營銷效果。在這里,如何將移動互聯網與我們的營銷訴求結合起來,是決定我們營銷效果的關鍵。
過去,為了更好地推廣產品、贏得客戶關注、培養潛在市場,我們會在電視屏幕、電腦屏幕上花很大力氣;現在,顧客的時間更多地轉移到了智能手機上,那么,如何占領個性化的手機屏,以及平板電腦屏,將成為檢驗我們營銷力度強弱的一個新標準。
可以說,移動互聯網消除了時空維度對信息傳播的限制,真正實現了傳播的隨時、隨地性。在這里,“屏”是信息展現與交流的渠道,我們的很多營銷訴求可以在這個“屏”上實現。
那么,身處移動互聯時代,朋友,我們該怎樣營銷,才能夠實現產品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從而更大程度上實現產品價值呢?這正是我們本部分及后面要解決的問題。
網盡天下
21世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絡時代,我們每個人好比這個龐大網絡里的一個結點。這個網絡里充滿了各種資源,可以說,當今時代不缺的是資源,所缺乏的是對資源的整合能力。
無疑,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微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利用手機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手機將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之而來的,便是我們在營銷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整合網絡資源,從而給我們帶來理想的效益。一般情況下,如果要靈活運用某一事物,便需要先深刻地了解它,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嫻熟地駕馭這種使用的藝術。這就好比,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駕駛員,就需要熟知操作方法、汽車性能和交通規則。
所以,要用好移動互聯網,并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大贏家,我們就不能回避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應該對它們有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簡要回顧一下互聯網的前世今生,從而為大家更好地整合網絡資源做好鋪墊。
提起互聯網,相信每一個人都很熟悉。今天,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幾乎離不開互聯網。其實,互聯網的歷史并不長,半個多世紀前,也就是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基于軍事用途,開發出了早期的互聯網;接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趨于完善,到20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在美國得以廣泛使用,我國也在1994年引入了互聯網。
互聯網短短20年時間在中國的發展可謂迅猛,互聯網顯示出了其強勁的生命力,以超出想象的速度發展著,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
進入21世紀后,世界范圍內,移動互聯網在傳統互聯網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合了通信技術,這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009年1月,我國工信部分別給國內三大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頒發了3G牌照(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運營許可證);這標志我國進入了3G時代,我國的移動互聯網真正意義上蓬勃發展起來。
2013年12月,我國工信部又正式向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正式發放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時分長期演進,典型特征是信息傳輸速率更快,下載速率可達100Mbps,上傳速率可達20Mbps),即4G牌照,說明我國又進入4G時代。我國的移動互聯技術再次迎來長足發展。
除此以外,在局域網和廣域網方面,無線路由器大量推廣與運用,也構成了我們移動互聯網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移動互聯網并不是特指一種網絡,而是一種接入互聯網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以一種利用移動技術接入互聯網的方式。

我們正在全面進入移動互聯時代
相對于傳統互聯網來說,移動互聯網有著更為明顯的優勢。比如說,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從而使上網具有移動便捷性。這樣的話,也就意味著,你發布的產品信息,可以隨時隨地被用戶看到,你還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新的潛在顧客。
此外,移動互聯網可以通過手機號碼或其他方式(如用戶注冊信息等),從而快速辨識用戶,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比如,當你在手機上使用微信時,手機聯網后,微信便可以基于你的通訊錄,給你提供相應朋友的微信號碼,從而給你的社交活動帶來方便。
可以說,移動互聯網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的營銷活動更富有創意。那么,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業務呢?接下來,我們進行詳細的梳理。
1.社交業務如火如荼
在Web 2.0時代,人們在接收信息的同時,可以更靈活地評價信息,創造出新的信息,以及分享信息等。
由于移動互聯網具備“隨時隨地溝通”的特點,從而使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絡服務)在移動領域的發展有了先天的優勢。現在,傳統互聯網上的社交平臺,如QQ、微信等,隨著手機終端功能的進步,可以移植到移動互聯網平臺上來。
同時,移動互聯網上的共享服務也在蓬勃發展,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上傳自己的圖片和視頻到微博、博客、空間,還可以實現與好友的共享與互動,可以對上傳的圖片、視頻等發表評論。
所以,我們如果希望在營銷中形成好的口碑效應,乃至實現病毒式營銷,便需要我們積極利用好移動互聯網平臺上的社交服務,通過優質的服務,獲得客戶的好評,從而實現營銷中的良性循環。
2.移動多媒體業務
基于移動互聯網這個集“移動性、便捷性”于一身的技術平臺,一些互聯網服務商可以為用戶提供多媒體信息,比如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供用戶打發碎片時間。現在,很多用戶可以在智能手機上流暢地觀看視頻、聽音樂、進行手機閱讀等,便是一些例證。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廣告被移植到手機視頻中來。我們通過調查發現,這種微視頻所帶來的廣告效果,很多時候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這是因為微廣告具有一對一的特點,更便于用戶集中精力,并更好地理解廣告內容。
3.提供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務)業務
在移動互聯時代,通過精準的衛星定位,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及社區化服務。
在傳統銷售中,有一個“商圈”的概念,也就是說你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覆蓋多大的地理范圍。比如說,在北京市某一個社區附近的飯店,其顧客通常主要是在附近活動的人;這樣的話,這家飯店在創建一個服務圈,以某一個QQ群或者其他社區群為例,就要考慮到與顧客之間的距離。
事實上,這種營銷活動也為顧客帶來了很多便利。當一個用戶走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時,便可以拿出手機,連上無線網,快速搜索到附近的商場、交通等一系列信息,還可以與附近的陌生人建立起聯絡。
4.個性化服務
在移動互聯時代,用戶除了可以通過傳統的搜索引擎來查找信息,還可以在一些手機應用中獲得個性化的內容推薦。比如,用戶在手機上訪問某一個移動商城時,會用去一些上網流量,我們可以根據用戶在哪些商品上停留的時間長、耗費的上網流量多,在用戶下次登錄時,可以主動為用戶推送個性化的內容。
這樣的話,可以讓用戶感到我們仿佛理解用戶的選購心情,從而有助于增加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
5.移動支付業務
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現在,用戶已經可以通過手機支付業務在線購物、繳納水電費、在Pos機上刷卡消費等。在以后,手機支付功能將更加強大,可以用來刷卡乘坐公交車、開門、充當會員卡等。
基于此,我們更需要在移動互聯網上做好功課,爭取在手機屏幕上俘獲顧客的芳心,在一個無形的網絡中筑起一個絢麗的營銷大舞臺。可見,在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巨大變化,這需要我們做好精準、互動式的營銷,從而贏得顧客群體龐大的“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