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手冊:政策、實務、風險詳解
- 馬澤方
- 2099字
- 2019-01-03 16:15:01
2.2.2 具體規定
2.2.2.1 征稅范圍的特殊項目
(1)貨物期貨(包括商品期貨和貴金屬期貨),應當征收增值稅。
(2)銀行銷售金銀的業務,應當征收增值稅。
(3)典當業的死當物品銷售業務和寄售業代委托人銷售寄售物品的業務,均應征收增值稅。
(4)電力公司向發電企業收取的過網費,應當征收增值稅。
(5)對從事熱力、電力、燃氣、自來水等公用事業的增值稅納稅人收取的一次性費用,凡與貨物的銷售數量有直接關系的,征收增值稅;凡與貨物的銷售數量無直接關系的,不征收增值稅。
(6)印刷企業接受出版單位委托,自行購買紙張,印刷有統一刊號(CN)以及采用國際標準書號編序的圖書、報紙和雜志,按貨物銷售征收增值稅。
(7)各燃油電廠從政府財政專戶取得的發電補貼不屬于增值稅規定的價外費用,不計入應稅銷售額,不征收增值稅。
(8)納稅人提供的礦產資源開采、挖掘、切割、破碎、分揀、洗選等勞務,屬于增值稅應稅勞務,應當繳納增值稅。
(9)納稅人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同時一并銷售的附著于土地或者不動產上的固定資產中,凡屬于增值稅應稅貨物的,應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部分貨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9號)第二條有關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10)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征收增值稅。
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經多次轉讓后,最終的受讓方與勞動力接受方為同一單位和個人,仍適用上述規定,其中的貨物多次轉讓行為均不征收增值稅。
(11)供電企業利用自身輸變電設備對并入電網的企業自備電廠生產的電力產品進行電壓調節,屬于提供加工勞務。對于上述供電企業進行電力調壓并按電量向電廠收取的并網服務費,應當征收增值稅。
(12)經批準允許從事二手車經銷業務的納稅人按照《機動車登記規定》的有關規定,收購二手車時將其辦理過戶登記到自己名下,銷售時再將該二手車過戶登記到買家名下的行為,屬于《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銷售貨物的行為,應按照現行規定征收增值稅。
除上述行為以外,納稅人受托代理銷售二手車,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不征收增值稅;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視同銷售征收增值稅。
①受托方不向委托方預付貨款;
②委托方將《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直接開具給購買方;
③受托方按購買方實際支付的價款和增值稅額(如系代理進口銷售貨物則為海關代征的增值稅額)與委托方結算貨款,并另外收取手續費。
2.2.2.2 征稅范圍的特殊行為
1.視同銷售
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1)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2)銷售代銷貨物。
(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用于銷售”,是指受貨機構發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經營行為:
①向購貨方開具發票;
②向購貨方收取貨款。
受貨機構的貨物移送行為有上述兩項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繳納增值稅;未發生上述兩項情形的,則應由總機構統一繳納增值稅。
如果受貨機構只就部分貨物向購買方開具發票或收取貨款,則應當區別不同情況計算并分別向總機構所在地或分支機構所在地繳納稅款。
(4)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5)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6)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7)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
(8)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上述行為應該確定為視同銷售貨物行為,均要征收增值稅。其主要目的為:一是為了使增值稅憑發票注明稅款抵扣辦法的順利實施,保證專用發票傳遞的鏈條不斷;二是為了平衡自制貨物同外購貨物的稅收負擔,堵塞逃稅漏洞。
在增值稅申報表中,視同銷售不單獨體現。
八大視同銷售中,將購進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和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須作進項稅額轉出。
營改增后,已無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因此,以購進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等,不作進項稅額轉出,也不視同銷售。
八大視同銷售中,最容易產生分歧的是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比如買一贈一的贈品是否屬于無償,是否應視同銷售,稅務機關對此觀點不一。贈品并不是企業無償送給消費者的,其價格已包含在商品售價中,屬于買贈行為。目前大多數稅務機關及學者不認為是無償,不視同銷售,但贈品的價格應作為折扣開具在同一張發票上。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創新藥后續免費使用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4號)規定:“藥品生產企業銷售自產創新藥的銷售額,為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其提供給患者后續免費使用的相同創新藥,不屬于增值稅視同銷售范圍。本通知所稱創新藥,是指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注冊、獲批前未曾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通過合成或者半合成方法制得的原料藥及其制劑。”
2.混合銷售和兼營
詳見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