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上海地鐵實錄

沈裕慎

上海地鐵,一輛接著一輛,一線連著一線,在上海大地上奔馳,向南,向西,向北,向東,把人們帶到想去的地方……地鐵對我而言,出門辦事、購物或游歷,首選是地鐵,既快捷又方便嘛。就是現在去安亭或昆山花橋的老家,從家門口的13號線轉乘11號線,最初二個多小時的車程,現在不到個把小時就到了。可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我到上海讀書時,只能走到安亭火車站,乘火車到上海。安亭火車站是滬寧線上的一個小站,慢車一天也只有二次停靠,每次只停一分鐘。后來,有了曹安路,過了江蘇省界,有了公交汽車。從“北安線”,到“陸安線”,到“6號旅游專線”,再到地鐵11號線。11號線,沖破地域,穿越時空,輕盈駛抵安亭,駛抵昆山花橋站,夢寐以求的夙愿,終于變成了現實,豈能不激動?

我知道,自從有了地鐵,人們對城市的距離,便有了不同的感受,因而對城市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在地鐵里行走的人,據我觀察,年輕人居多,特別是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在地鐵里,人們走的速度很快,好像家里做好了飯馬上就要糊似的。從蹬蹬蹬的腳步聲中,迎著地鐵里的風,讓你感受到青春激蕩,唰唰向前的步伐,好像永遠有急事要辦。所以,我在地鐵里偶爾的一瞥,也能看到很多溫情的畫面。聽到一點竊竊私語,你看我穿這件衣服怎么樣,還不錯吧,春天還是很冷,你可以穿我給你買的有點毛毛的衣服呀。不經意一看,一雙深情的眼睛正注視著他對面的女孩。還有位女孩子從座位上站起來,與隔著幾層人墻的一位老者打招呼,你過來坐吧,老人很感激。我呢,也經常碰到這樣的好事,因為我已是75歲的人了。我知道,在高峰時能坐上座位,這是一種高級別享受。這點也因而成了許多地鐵站首發樓盤的宣傳優勢。

新穎舒適的地鐵列車,整潔,寬敞,明亮,溫馨。因此,地鐵也注定是一些漂泊在外的年輕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他們的漂泊生活會在地鐵里穿梭,也許他們的愛情就發生在地鐵。一位老開汽車的朋友告訴我,有一次好不容易坐了次地鐵,那次他驚呼,天哪,怎么那么多年輕人呀。所以要了解上海,要了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你應該去坐坐地鐵,去感受一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吧!

毋庸置疑,地鐵能反映城市的文化生態,如倫敦地鐵,雖然古老得有些破舊,但濃厚的歷史味道,隨處都可以感受到。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城市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前蘇聯的地下鐵路系統,便以車站裝飾華麗出名。乘香港地鐵,驚見伸往地表深處的電動扶梯首尾不見,且縱橫交疊。香港寸土寸金,地下立交是摞著又摞著。在日本,城際間的鐵路與城市里地鐵幾乎融為一體的設計、精準的運行時間,讓人感慨什么叫做高效。我記得,鄧小平到日本訪問時,就乘坐過這種城鐵、地鐵。那時,對國人來說,是件稀罕的新鮮事。

離開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城市,一張當地的地鐵線路圖,那是背包客們必需的裝備。各個景點附近有哪個地鐵站,也成了各式旅游手冊的標準化格式。與蛛網般復雜密布的大街小巷比起來,選擇地鐵只需選好出發點和到達點。我的一位朋友去首爾旅游,他回來后告訴我,他采用了自由行,幾乎每天都依靠首爾的地鐵生活。每天早上出發,拿著地鐵圖步行在地下,地鐵換地鐵,地鐵再換地鐵,總能抵達想要去的地方。

今年,好不容易一次在江、浙、閩、滬的老戰友聚會選擇在上海,有剛到上海的老戰友,怎樣才能找到聚會地點呢?他們的手機里有這樣的信息:在某號線某某地鐵站的3號門出口處集合。有了地鐵就可以將不認識路的戰友召集起來。而外地來的老戰友像個本地通一樣,準時趕到,也不用送他們回住處,因為有地鐵,就不怕迷路,就不怕回不了家。

古人曾說,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道路的長短用聚糧的時間來計算,為了遠行,古人得花多長時間準備呀。所以,從交通工具就能看出一個社會生產力的高低。如今,上海那四通八達的地鐵,將有18條線路,長達500余公里,快了我們的步伐,改變了我們對時空的感受,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上海地鐵的乘客,越來越多,方便了市民,方便了游客。上海地鐵,在不斷地向前,向前延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定襄县| 祁阳县| 科技| 合肥市| 松滋市| 延川县| 沁水县| 紫云| 麦盖提县| 顺平县| 晋州市| 舟曲县| 普定县| 于都县| 寿阳县| 莆田市| 陵水| 延长县| 安宁市| 临湘市| 康平县| 三江| 营山县| 乾安县| 阿克陶县| 仁布县| 东海县| 隆德县| 南京市| 许昌市| 习水县| 黄冈市| 顺平县| 民县| 屯门区| 洛阳市| 万盛区| 疏附县| 达拉特旗|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