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容易感動于藝術作品,不管是文學的、繪畫的,還是音樂的。接到楚航兄彼得堡音樂學院音樂節的邀請,我欣然前去聆聽——這對于歡喜于藝術之美的我們來說只有歡欣和美的慰籍罷了。彼得堡音樂學院宿舍的小型音樂廳是個溫馨的角落,縱然此刻外邊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并沒有凜冽的寒風,催人瑟縮的寒雪,而不免讓人向往于溫暖的室內。
鋼琴的音聲響動了,絲絲綿綿的音符在鋼琴黑色的琴箱中蜿蜒而出。畢畢剝剝,零碎著它們的旋律。那音聲像什么?熏香于清寂的蘭室,一座暗青紅色的香爐,扭動而出的煙霧或明或暗,極盡變化著它飄散時的姿態,時而一縷孤獨的在空中掙扎,時而在那清風和煦中散出一群彌漫開的煙霧。細碎的,連貫的,不一而足。
隨著音聲的飄飛,你仿佛在初夏彼得堡的庭院中散步。棵棵白楊樹站在午后乳白色陽光下,它們的樹干也嫩白著。初夏時節,它們的枝干濃濃密密。仿佛感覺到了,院內的小路上鋪著細碎的紅顏色的沙粒,看去,走上去,都是蹦蹦跳跳雀躍著的質感,如同鋼琴奏出的琶音質感。我這樣想著。此時,一片白茫茫的日光照進來。抬首間,竟是滿屋的清輝。仿佛抑揚著的樂音也有了靈性,替自然表白著自己的神韻;自然也仿佛因了藝術的詮釋而有了耀眼奪目的內涵。眼前所看到的,耳畔所聽到的,一切東西交匯在一起,融成了宇宙的大歡暢!
小號的聲音是劃破長空的日光,那聲音鮮艷奪目,濃麗的就像早晨劃破暗夜的如血的朝霞。
地板上蒼老的木頭,帶著層層輪旋的紋理。古拙,如同大提琴凄蒼的音色,又如男高音濃醇的嗓音。忽而,你聽,大提琴如朝霧般層層密密的音聲后面,是誰在隱隱敲動著鋼琴的鍵盤,那是細微的聲響,節奏緩慢,如訴如泣的音響,一字一頓。音聲漸漸透出大提琴細密的樂音了,鋼琴的音聲漸宏闊,而節奏漸漸變得快了。鍵盤敲去,仿佛早晨樹葉上窗欞上顆顆的露水,柔緩、靜謐,然而澄澈。和聲的旋律,高亢而漸向低婉,最終竟隱隱散去,埋沒在樂曲層疊交錯的旋律里了。
我想起了什么?一條大河流經我故鄉的城市——那是黃河。我常去黃河邊戲耍,在河灘上,或是浮橋上,靜觀河水的流淌。每當風吹來的時候,一條狹長的暗流便涌向河岸,靠近河岸的時候浪頭變得大了,頂端也帶著白白的泡沫,最終它們沖刷到河岸上。我看到浪頭的影子漸小漸淡,隱沒在泥水混芒的河岸上!
自然不會騙我——我至今始終這樣想著。她的身姿是世間最真實的美麗。
難怪殷承宗先生說:彈琴的時候心懷中要想著高山大河。
往往我聽慣了大師們浩若煙海的演奏版本,對照起來聽時,茫然若失了路的行客。分不清誰的斷句、音色才是正統,誰的感情最接近作曲家本意。同一曲目的不同演奏,絕不會出現兩個每分每秒都一致的版本。然而作曲家的原作在哪里?木然陳擺于圖書館博物館,你若望去時,只是一個個毫無生命毫無感情的“蝌蚪”符號,呆呆被寫在樂譜上,一臉茫然望著你,幽幽的尷尬相,它們是呆呆的傻瓜。作曲家的初衷須通過演奏家的詮釋方可有血有肉,原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有些演奏家會被評論者稱作“樂譜翻譯家”,也就不奇怪了。
古典大師作品,有無數演奏家的版本擺在那里,又有無數樂評家的文章擺在那里,沾滿了太多的標簽和口水。技巧錘煉、美感規律玩得嫻熟,然而扭捏作態,氣韻上畢竟弱幾分。技術可學,氣韻不可學,那只能靠性情的自然流露,一學便流于造作。你若關注大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不妨找找看他們青少年時代的作品。技巧雖弱,然而自然,藝術處理鮮活。仿佛十三四歲的少女,沒有刻意穿成入時性感的服飾,臉上沒有刻意美化的妝,但是她們有著成熟女性再也不可尋回的美麗,發自本性的最純凈的美,更加招人愛惜。殊不知藝術作品唯真才美,你如果明白,就會發現童真對于藝術家的可貴。
今日的表演者都是年輕人,如今正是他們藝術創作的輝煌期。然而這鮮活的青春,就像彼得堡“短脖子”的春蔭。美好但容易消逝的,往往才是最美麗的。
造化是偉大的,世界是美好的。縱然有不美好來擾亂我們的心智吧,我仍然要說世界是美好的。中國“太極”的智慧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美麗與丑惡必將同時存在。不必因片面的丑惡而忘卻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廣闊的美麗,更不必因所處的角度而否定掉這個世界上還有美麗。引用川端康成先生的一句話吧:發現自然中的美,表現所發現的美。
社會里有一批消耗著物質而空吐著氣泡的人,他們被稱作藝術家。作為學藝術的人,我真的說不出藝術有什么用,然而,如果沒有藝術,世界豈不枯燥的可怕?誰能不說甜美的夜夢是美好的?
紛紛擾擾又與自己何干呢?有人說,讀書要有讓人一棒打昏的感覺。我覺得,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葉落花開,雪花的素淡,草木的深蔚,在滾滾滄海前撫摸一片砂礫或是一朵浪花,那些,都是感情的來源。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從造化里體會到的情感,處理出來的藝術作品,必然枯燥單調。如今彼得堡已跳出漫長冬季的陰霾了,太陽——這萬物之靈,為造化的一切萬物都送去了生機的新裝,這難道不是人間大美么!你去看,去聽,甚至去嘗一嘗那生機的味道。初夏細雨的迷濛,漸漸油綠起來的一草一木的濃郁,于我們的心中是否有甜潤的感覺?造化有靈,不知以為然否?每日太陽的光芒在城市頭上熠耀著,仿佛如來佛頭頂上的金光!
今朝我們陶醉于夏暉里的竹音,今晚當沉耽于耳畔回聲的繞梁。日后,那聲響必當沉寂,而我們音樂的情懷不滅,我們肺腑中一顆感悟大美的心靈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