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報上有一點可以算是關于文學的小小的辯論,就是為了一般的青年,應否去看《莊子》與《文選》以作文學上的修養之助。不過這類的辯論,照例是不會有結果的,往復幾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動機論”來,不是說反對者“別有用心”,便是“嘩眾取寵”;客氣一點,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問題于是嗚呼哀哉了。
但我因此又想到“選本”的勢力。孔子究竟刪過《詩》沒有,我不能確說,但看它先...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報上有一點可以算是關于文學的小小的辯論,就是為了一般的青年,應否去看《莊子》與《文選》以作文學上的修養之助。不過這類的辯論,照例是不會有結果的,往復幾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動機論”來,不是說反對者“別有用心”,便是“嘩眾取寵”;客氣一點,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問題于是嗚呼哀哉了。
但我因此又想到“選本”的勢力。孔子究竟刪過《詩》沒有,我不能確說,但看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