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楚世家第十

一鳴驚人

楚莊王即位3年以來,不問國事,從來沒有下達過一道政令,他只是夜以繼日地尋歡作樂。為了防止別人的干涉,他下達命令說“:有敢于向我進諫的人,一律殺掉。”楚國大臣伍舉不顧忌楚莊王的禁令,冒死進入王宮。當時莊王左手抱著鄭姬,右手抱著越女,樂隊在四周為他演奏樂曲。伍舉請楚王猜一個謎語,他說:“山上有一只大鳥,整整3年了,既不起飛也不鳴叫。您說這是什么鳥啊?”莊王回答說:“雖然這只鳥3年都沒有飛,但是它一旦飛起來就會沖到天上;雖然它3年都沒有鳴叫,但是它一旦鳴叫就會使人們震驚。伍舉你請回吧,我明白你的意思。”然而幾個月過后,楚莊王不但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更加放縱了。這時大夫蘇從入宮直言進諫。莊公問他:“難道你不知道我頒布的殺死進諫者的命令嗎?”蘇從回答說:“如果能夠讓國君您改過自新的話,我就算是死了,也是值得的。”莊公非常感動。從此,他停止了荒淫的享樂,大力整頓朝政,殺了數百名不稱職的官員,同時也提拔了數百名賢能的人才,任命賢臣伍舉和蘇從處理朝廷的政事。楚國百姓看到君主的轉變后,非常高興,楚國實力逐漸增強。

楚莊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國滅了庸國。六年(公元前608年),打敗了宋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國討伐陸渾戎族,路過洛陽的時候,在周朝國都的郊外閱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孫滿出城犒勞楚莊王。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九鼎(周朝權力的象征)的大小和輕重,王孫滿回答說:“統治國家重要的是道德,而不是寶鼎。”莊王說:“你不要認為擁有九鼎就很了不起!楚國只要把兵器上的刃尖折斷,放在一起熔煉,就足夠鑄成九只大鼎。”王孫滿嘆息著說:“唉!您真是糊涂啊!以前虞夏昌盛的時候,邊遠的國家都來朝拜他,并且進獻貢品。九州的長官紛紛進獻了當地的金屬,用這些金屬鑄成了九鼎,然后在上面描繪各種事物的圖像。夏朝的國君桀道德敗壞,九鼎便被殷朝擁有;殷朝占有寶鼎600年后,紂王殘暴無道,九鼎被周朝占有。如果天子有道,鼎雖然很小,卻重得挪不動;如果天子道德敗壞,鼎即使再重也很容易被挪走。過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郟鄏,占卜的人說可以下傳30代的國君,在周朝存放700年,這是上天的安排。現在周王室雖然很衰微了,可是上天的安排是難以改變的,所以你還沒有資格詢問九鼎的重量!”楚莊王無言以對,只好撤軍回國。

楚莊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陳國的徵舒殺死了國君,自立為王。楚莊公打著為陳國平定內亂的旗號討伐陳國,殺死了徵舒,占領陳國。臣子們都來祝賀莊王,唯獨申叔不來祝賀。莊王詢問他原因,申叔勸誡莊王說:“楚國是打著正義的旗號幫助陳國平定叛亂。叛亂平定了,卻要把陳國據為己有,這樣不能讓諸侯心服口服。以后恐怕您沒有資格號令諸侯了。”楚莊王恍然大悟,于是從陳國退兵,恢復了陳國原狀。

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國進攻鄭國,僅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它。楚莊王原本想吞并鄭國,鄭國國君赤裸著上身,手里牽著一只羊來見楚莊王,他哀求說“:上天不能夠保佑我,不能讓我很好地侍奉您,所以您一怒之下占領了我的國家,這都是我犯下的罪過。即使您把我流放到南海,甚至把我當做奴隸賞賜給諸侯,我也愿意服從。假若您不忘記周厲王、宣王和鄭國的先王桓公、武公,看在他們的面子上,不斷絕鄭國的祭祀,讓我像從前那樣侍奉您,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也不敢有這樣的奢望,但還是大膽地向您表白一下。”楚國的大臣們都建議楚莊王拒絕鄭君的要求。楚莊王說:“鄭國君既然能夠這樣謙虛恭敬,那么他一定能夠好好對待自己的百姓,我又怎么能夠滅掉人家的國家,把事做絕呢?”隨后,楚莊王答應與鄭國講和。他親自舉起軍旗,率領楚軍后退30里駐扎下來。鄭國大夫潘尪同楚國訂立了盟約,鄭國國君的弟弟公子良被送到楚國做人質。這年六月,晉國來救鄭國。晉軍與楚軍在黃河岸邊大戰,晉軍潰敗,楚國稱霸中原。

楚莊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93年),宋國殺死了楚國出使齊國的使臣。楚莊王一怒之下,進攻宋國。楚軍把宋國的都城連續圍困了5個月,城里面糧草用光了,宋國面臨著嚴重的危難。宋國大臣華元冒著生命的危險出城把城內的情況講給楚國,楚莊王聽說城中的百姓用死人的骨頭做柴燒、交換自己的孩子做食物的慘狀后,下令撤兵回國。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他的兒子即位,也就是楚共王。

孤獨的楚靈王

楚康王執政15年后去世,他的兒子郟敖即位,楚康王有4個非常寵愛的弟弟,分別是公子圍、公子比、公子皙和公子棄疾。郟敖即位3年以后,任用叔父公子圍為令尹,主管楚國的軍事。一年以后,公子圍出使鄭國,在路上聽說郟敖身患重病。一直想做國君的公子圍認為時機來臨了,馬上返回楚國,借口探望國君的病情進入王宮,用帽子上的絲帶勒死國君郟敖,還殺死了國君的兒子公子莫和公子平夏。公子比得知消息后,害怕公子圍加害自己,趕忙逃亡到晉國。于是公子圍即位,他就是楚靈王。

⊙楚故都紀南城遺址鳥瞰

楚靈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楚國派遣使者通知晉國,準備和諸侯會盟。諸侯國君們都來到楚國的申邑聚會。伍舉問楚靈王:“從前夏啟在鈞臺來舉辦宴會,商湯有景亳的誥命,周武王在盟津誓師,周成王在岐陽狩獵,周康王在豐宮朝見諸侯,周穆王在涂山會盟,齊桓公在召陵會師,晉文公有踐土的盟約,您打算使用哪種禮儀會見諸侯呢?”靈王回答說:“使用齊桓公的。”楚靈王和諸侯訂立盟約以后,感到很得意。伍舉提醒他說:“夏朝的桀舉行會盟,緡人背叛了他;商朝的紂舉行會盟,東夷背叛他;周朝的幽王舉行會盟,戎族和翟族背叛了他。您要慎重考慮一下結局啊!”這一年的八月,齊國大臣慶封殺死國君。楚國出兵平定了齊國的叛亂,俘虜了慶封。楚國拿慶封向齊國百姓示眾說:“大家不要仿效慶封殺死自己的國君,欺凌幼小的君主,要挾大臣們和自己結盟。”慶封反駁說:“大家也不要學習楚共王的兒子公子圍殺死自己的侄子篡奪王位!”楚靈王馬上派人殺死了慶封。

楚靈王十一年(公元前530年),楚國討伐徐國,借此恐嚇吳國。楚靈王詢問大臣析父說:“齊國、晉國、魯國、衛國受周天子封賜的時候都接受了寶器,只有我國沒有。現在我打算派使者請求周天子把寶鼎賞賜給我作為分封的寶器,周天子會給我嗎?”析父回答說:“會給的!從前我們的先王熊繹住在遙遠偏僻的荊山,乘坐簡陋的車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居住在荒涼的地方,還是不顧道路的艱險,把桃木弓、棘枝箭進貢給周朝。齊國國君是周天子的舅舅,晉國、魯國、衛國國君都是周天子的兄弟。所以他們都被賞賜了寶器,唯獨楚國沒有。現在周朝和那四個國家都在聽從您的號令,他怎么還敢吝惜寶器呢?”靈王又問“:從前我的遠祖昆吾住在原來的許國,今天鄭國人占據了那塊田地,現在我能要得回來嗎?”析父回答說:“周天子連寶器都舍得給您,鄭國還敢吝惜田地嗎?”靈王又問他說:“過去諸侯們都認為我國地處偏遠,而害怕強大的晉國。現在我國大力修建城池,在陳、蔡、不羹等地都部署上1000輛戰車以上的兵力,諸侯們害怕我嗎?”析父回答說“:他們當然很害怕啊!”靈王對析父的回答很滿意,說他能夠談古論今。

楚靈王十二年(公元前529年),為了享樂,楚靈王不惜加重百姓的賦稅和兵役,給百姓帶來很大痛苦。百姓怨聲載道,痛恨楚靈王。從前,楚靈王會合諸侯的時候,羞辱了越國大夫常壽過,還殺了蔡國大夫觀起。觀起的兒子觀從聯合常壽過唆使吳國、越國聯合攻打楚國。他同時假傳公子棄疾的命令,把公子比接到楚國。趁楚靈王在乾溪享樂的時候,觀從率兵進入楚國都城郢,殺死了太子祿,立公子比為楚王。然后,觀從又來到乾溪,向楚國將士宣布:“楚國已經有新的國君了。你們先返回國都的可以恢復你們的職位和財產,后返回國都的全部流放。”楚國的將士們聽到后紛紛離開靈王返回國都。

靈王聽到太子被殺的消息后,心中震驚,失足跌落車下,他問侍奉他的人說:“別人也都像我這樣愛自己的兒子嗎?”侍者回答說:“別人比您更愛自己的兒子。”靈王說:“我殺死太多別人的兒子,所以才有現在的結局啊!”右尹建議他說:“您還是到郢都的郊外聽候百姓的處置吧。”靈王說:“我犯了眾怒,他們不會放過我的。”右尹說:“那您就暫且到大城市躲避一下,再請求曾經和您結盟的諸侯發兵幫助您。”靈王說:“這些諸侯都要背叛我,怎么會幫我呢?”右尹又建議說:“那您就暫時到別的諸侯國,征求大國國君的意見吧。”靈王無奈地說:“算了吧,我得好運到頭了,不要自取其辱了。”靈王準備乘船進入鄢城。右尹擔心自己再追隨楚靈王,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就扔下楚靈王,自己逃跑了。

靈王眾叛親離,獨自在山中徘徊,村民們沒有敢收容他的。在路上,餓了3天的靈王遇見自己過去的仆人,楚靈王向他索求食物。仆人說:“新的國君剛剛下達命令,楚國敢給您送飯的人和跟您一起逃亡的人都要判處殺光三族的重罪。我不敢給您食物,何況我自己還沒有吃的呢!”又餓又累的楚靈王把頭枕在仆人的大腿上睡覺。仆人抽出自己的腿,用土塊放在靈王的頭下面,趕忙逃走了。楚靈王醒來后找不到仆人,人也餓得坐不起來了。芋地地方官申無宇曾經兩次觸犯王法,楚靈王都赦免了他。他的兒子申亥為了報答靈王的恩情一直在到處尋找他,終于在厘澤找到餓昏了的靈王,就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悉心照顧。后來楚靈王就在申亥的家里去世。申亥讓自己的兩個女兒為靈王殉葬,厚葬了靈王。

叔向論楚難

楚國的公子比雖然已經繼承王位,卻還沒有聽到靈王死去的消息,楚國上至國君、大臣,下至百姓都害怕靈王再次回來。觀從建議公子比說“:如果不殺死公子棄疾,您雖然擁有了整個楚國,但總有一天會要遭受災難的。”公子比說:“公子棄疾是我的親弟弟,我不忍心殺死他。”觀從說:“你不忍心殺他,他可忍心殺你啊。”公子比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觀從見他不聽勸,就離開了他。公子棄疾回到郢都以后,郢都的百姓每天夜里都感覺好像是楚靈王又回來了,人心惶恐不安。一天夜里,公子棄疾安排一個撐船的人在長江岸邊一邊奔跑一邊大哭著說:“靈王回來了!”郢都的百姓們聽到后更加害怕。公子棄疾又派遣親信曼成然告訴公子比和令尹公子皙說:“靈王回來了!都城的人打算要殺死你們。百姓的怒氣就像洪水與大火,是無法抵抗的。您還是盡快想個解決的辦法吧,不要自取侮辱。”公子比和公子皙信以為真,自殺而死。于是,公子棄疾繼承了君位,他就是楚平王。

楚平王用欺詐的手段殺死了前任國君,即位后害怕楚國的百姓不服從自己,擔心諸侯國不擁護,就給楚國的百姓施加恩惠,整頓政務,任命有才能的觀從為卜尹。他歸還了被楚國吞并的陳國和蔡國的土地,讓兩國原來國君的后代繼位,又歸還了楚國侵占鄭國的土地。他的做法贏得了楚國百姓和諸侯國的擁護。

先前,楚共王選立太子的時候,因為沒有嫡長子,而另5個兒子都差不多,很難做出選擇。楚共王決定請求神靈幫助決斷,他偷偷地在楚國先王的祭廟里面埋了一塊美玉,然后讓5位公子先后進入祭廟。楚康王首先跨過埋藏美玉的地方向前走去。楚共王用手臂暗示埋藏美玉的地方,但公子比、公子皙進入祭廟后都遠遠地離開埋玉的地方。當時楚平王年紀還小,由人抱著進入祭廟。他給共王行禮的時候就壓在美玉上面。后來,楚康王因為年紀最大繼承王位,但是王位傳到他的兒子手里時就失去了;公子圍做了楚靈王,結果很糟糕;公子比只做了十幾天的國君,公子皙沒能即位,但都遭到殺害。他們的后代都斷絕了,只有公子棄疾最后做了楚平王,繼續了楚國的祭祀,這些事情和神靈的預示完全吻合。

當年,公子比從晉國回來準備即位的時候,韓宣子曾經詢問叔向說:“您看公子比能成功嗎?”叔向肯定地說:“不能成功。”宣子說:“楚國百姓和公子比都非常厭惡楚靈王,強烈要求擁立新的國君,這就像是商人合伙做生意一樣,怎么會不成功呢?”叔向回答說:“可是又有誰和公子比相好,又有誰能夠幫他對付仇敵,患難與共呢?奪取王位有五大困難:‘一是具有高貴的地位卻得不到賢能的人輔佐;二是有賢能人才輔佐,但缺乏強大的支持;三是有強大的支持力量,卻沒有長遠的謀劃;四是具有長遠的謀劃,卻缺乏百姓的擁護;五是擁有百姓的擁護,而自己卻缺乏德行。’公子比在晉國住了13年,從來沒聽說晉國和楚國跟隨他的人里面有學識淵博的,所以說他沒有賢才了;楚國王室家族成員,要么死了,要么背叛了,所以說沒有支持他的力量;還沒等到合適的機會卻又輕舉妄動,所以說他沒有長遠的謀劃;他一直生活在國外,所以說他沒有人民的擁護;楚國百姓一點也不愛戴他,所以說他沒有德行。雖然楚靈王昏庸殘暴,是自取滅亡,但公子比即位要面對的五大難題一個都沒有解決,竟然還想做國君,誰能幫助他啊!據我看來應該是公子棄疾得到楚國。公子棄疾統治下的陳地、蔡地和平安定。他決不因為個人的欲望去違背百姓的意愿,百姓都很愛戴他。而且每當楚國羋氏發生內亂時,歷來都是年紀最小的繼位。況且公子比的官職只不過是個右尹,從地位上說也不過是先王的庶子。再加上百姓不擁護他,他憑什么即位呢?”宣子繼續詢問說:“齊桓公、晉文公和公子比不也是很類似嗎?為什么他們就能即位呢?”叔向回答說:“齊桓公是衛姬的兒子,被釐公所寵愛;有鮑叔牙、賓須無、隰朋這樣的賢臣的輔佐;有莒國、衛國作為外來的援助;有高氏、國氏在國內接應;他愿意接受正確意見,一如既往地愛護關懷百姓,所以他能成為國君。晉文公是狐季姬的兒子,得到晉獻公的寵愛;他勤奮好學,17歲時就結交5位賢才,作為他的左膀右臂;還有齊國、宋國、秦國、楚國作為外援力量;又有欒氏、郤氏、狐氏、先氏在國內接應;他凡事都從百姓的利益出發,當惠公、懷公喪失民心時,百姓都開始擁護文公,所以文公應該享有君位。而公子比外面沒有強國的幫助,里面沒有百姓的擁護。他離開晉國的時候,晉國百姓不去護送他;返回楚國的時候,楚國百姓也不來迎接他。他怎么可能享有君位呢!”果然,公子比即位不久就被迫自殺,叔向的預言得到證實。

費無忌亂楚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平王派遣大夫費無忌到秦國為楚國太子建迎娶秦國女子作為妻子。這個秦國女子非常美麗,費無忌為了討好平王,搶先趕回楚國都城,建議平王說:“秦國女子有傾國傾城的美貌,您最好自己娶他為夫人,再給太子建另外娶妻吧。”平王貪圖秦國女子的美貌。自己娶了秦女,生下了兒子熊珍,又給太子建娶了另外一位女子。當時伍奢做太子的太傅,費無忌做少傅。太子建討厭費無忌的奸佞。費無忌得不到太子建的信任,對他記恨在心,于是常常在平王面前誹謗他。太子建母親也不被平王寵愛,因此,平王逐漸地疏遠了太子建。

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平王派遣太子建到城父守衛邊疆。費無忌仍然不忘時刻在平王面前中傷太子建,他說:“因為我把本應嫁給他的秦國女子推薦給您做了夫人,太子非常怨恨我,同時他肯定也很怨恨您。并且現在太子駐守在邊疆,掌握著兵權,又和諸侯國家結交,很有可能隨時帶兵發動叛亂,您可要小心防備他啊!”平王聽信了他的讒言。他怨恨太傅伍奢沒有教導好太子,于是把伍奢叫過來責備了一頓。伍奢明白是費無忌在陷害太子,就勸告平王說:“您不能因為一個小人的離間,就懷疑疏遠自己親生的兒子啊!”為了拔掉伍奢這個眼中釘,費無忌對平王說“:您如果現在不制服伍奢,將來后悔可就來不及了。”于是,平王把伍奢囚禁起來,并派遣司馬奮揚召太子建回國都,準備殺死太子。太子建得知消息后,逃亡到宋國。

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再次建議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不在國都,他們知道父親被殺,以后一定會報仇的。不殺死他們的話,恐怕會給楚國留下很大的禍患。我們現在可以假意赦免伍奢,讓他把自己的兒子召回來。”平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人通知伍奢說:“如果你能把你的兩個兒子召回國都的話,就可以不殺你,否則的話你就死定了。”伍奢很清楚平王準備殺死自己的全家,也了解兩個兒子的性情,他回答說:“我可以召他們回來,長子伍尚會回來,但次子伍子胥肯定不會回來。”平王詢問原因。伍奢回答說:“伍尚正直憨厚,仁愛孝順,敢于為節義而犧牲,他聽說回到國都能夠免除父親的死罪,即使犧牲自己也必定要回來。伍子胥機智聰穎,勇敢又有謀略,他知道回來肯定是死路一條,所以不會回來。以后楚國的憂患一定會出在他的身上啊。”

平王派遣使者通知伍尚和伍子胥說:“你們如果回到國都,君主就赦免你們父親的死罪。”兄弟兩個回到房間商議對策,伍尚對伍子胥說:“這是個陰謀,但是,有解救父親的可能卻不去做,這是不孝順;如果父親被殺害,兒子卻不能想辦法為父親報仇雪恨,那是沒智謀。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成就大事才是明智的選擇。我已經準備好回國都和父親一起去死,為我們報仇的重擔就由你來承擔。你趕快逃走吧。”。伍子胥知道哥哥已經下定決心回去了。他拿著弓箭,出去對使者說:“我父親犯了罪,為什么叫我們回去呢?”說完,他拉弓搭箭,瞄準使者,使者嚇得趕忙逃跑了。隨后,伍子胥便逃亡去吳國。伍尚回到了楚國國都。伍奢聽到伍子胥逃亡的消息后說:“伍子胥逃跑了,楚國以后可要危險了。”楚平王下令殺死了伍奢和伍尚。

楚國太子建的母親居住在居巢。對太子被迫逃亡一事,她心存怨恨,暗中請求吳國討伐楚國。就在楚平王十年,吳國國君派遣公子光討伐楚國,打敗了楚國的盟國陳國、蔡國的軍隊,并把太子建的母親帶回了吳國。楚國人非常害怕,加強了都城郢的防守。從前,吳國和楚國的交界處的吳國卑梁和楚國鐘離,有兩個小孩子為了爭奪桑樹,引起了這兩戶人家的爭斗。爭斗過程中鐘離人殺死了卑梁人。卑梁大夫非常氣憤,派遣城里的守軍攻打鐘離。楚王聽到后派遣楚國軍隊占領了卑梁。吳王不甘示弱,以太子建的母親家在楚國為理由,派遣公子光率領軍隊攻打楚國,一鼓作氣占領了鐘離和居巢。楚國更加害怕吳國,再次加強了對郢都的防守。

楚平王十三年(公元前516年),平王去世。將軍子常認為:“太子熊珍年紀還小,況且他的母親原本應該嫁給太子建,所以不適合立他為國君。”他準備擁立平王的弟弟令尹子西為楚王。令尹子西為人仁義慈善,他說:“國家有固定的法則,如果隨便改立其他人做君王的話,國家就要發生動亂,我害怕即位以后會招來殺身之禍。”楚國擁立太子熊珍即位,他就是楚昭王。

費無忌迫使太子建逃亡,還殺死了伍奢父子和郤宛,給楚國種下禍根。伍奢的兒子伍子胥和郤宛的同宗伯嚭都逃到吳國后,鼓動吳軍多次侵伐楚國,給楚國百姓帶來災難。楚國百姓對費無忌恨之入骨。楚昭王元年(公元前515年),楚國令尹子常殺死了費無忌,百姓們都非常高興。

倒霉的楚昭王

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1年),吳國出兵攻占了楚國的六邑和潛邑。楚昭王七年(公元前509年),楚國派遣子常率領軍隊討伐吳國,結果在豫章被吳國軍隊挫敗。

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冬,吳王闔閭親自率領大軍,伍子胥和伯嚭擔任將領,聯合唐國、蔡國共同討伐楚國。楚國派子常率領軍隊迎擊吳軍,兩國軍隊隔著漢水擺下陣勢。吳國軍隊打敗子常率領的楚國軍隊,子常逃亡到了鄭國,楚軍四散逃走,吳軍乘勝追擊,一口氣殺到楚國的國都郢都。楚昭王意識到郢都已經防守不住,急忙逃跑,吳國軍隊順利占領郢都。伍子胥按捺不住心中的仇恨,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打平王的尸體,發泄出心中的怨恨。

楚昭王逃到了云夢。云夢的百姓不知道他就是國君,用弓箭把他射傷。隨后,昭王又逃亡到鄖國。鄖公的弟弟對鄖公說:“楚平王殺死了我們的父親,今天他的兒子來到我們這里,應該殺死他,為父報仇。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鄖公不同意,阻止了他,但又擔心弟弟私下里殺死楚昭王,就陪著楚昭王逃到隨國。吳王闔閭聽說昭王在隨國,馬上發兵攻打,他告訴隨國百姓說:“從前被封到長江、漢水之間的周王室的子孫們,全都被楚國消滅了。你們為什么還包庇楚昭王呢?”隨國國君迫于壓力,打算把昭王獻給吳軍。楚昭王的隨從子綦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就讓楚昭王躲藏在非常隱蔽的地方,然后自己假扮成昭王,對隨國人說“:請你們把我送給吳王吧。”隨國國君不知道該不該把昭王獻給吳軍,就決定占卜,請神靈做決斷,得出的結果是把昭王送給吳軍對隨國很不吉利。于是,隨國國君向吳王推辭說“:昭王已經逃跑了,現在不在隨國。”吳王不相信他的話,打算派遣軍隊進入隨國搜查昭王,隨國國君沒有同意,吳軍也只好停止進攻,從隨國撤軍。

楚昭王逃離郢都的時候,曾派遣申包胥到秦國請求救援。秦國國君本來不想救援楚國。申包胥在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于是派了500輛戰車來救助楚國,聯合楚國殘余的將士共同反擊吳國。楚昭王十一年六月,在稷打敗了吳軍。這個時候,恰好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在國內發動叛亂,自立為王。所以吳王闔閭從楚國撤軍,回國去平定內亂。昭王這才重新回到郢都。

楚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攻占了番邑,楚國上下都害怕重演被吳國占領的悲劇。為了躲避吳軍,楚昭王把國都向北方遷移。楚昭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交戰,越王勾踐射傷了闔閭,不久,闔閭去世,吳國和越國因此成了死對頭。吳國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越國上,沒有再征伐楚國。

⊙镈鐘銘文

“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訇章乍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陽,其永時用享。”這段銘文記載的內容與其他甬鐘不同,與樂律無關,講述了楚昭王逃到隨國,受到隨王保護的故事,顯示了隨、楚兩國不同尋常的親密關系。

楚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89年),吳國攻打楚國的盟國陳國,楚昭王率領楚軍前往援救。在邊疆的城父駐扎軍隊。十月,昭王在軍隊中生了病。這時候,天空出現了奇怪的現象,紅色的云霞好像鳥一樣,圍繞著太陽飛翔。昭王覺得很奇怪,于是向周太史詢問吉兇。太史回答他說“:天象預示的是國君您將要有大的災禍,但是可以把災禍轉移到大臣身上去。”大臣們聽到后,紛紛請求太史向神禱告,自己愿意代替昭王承擔災禍。昭王卻說:“大臣們相當于我的手和腳,現在我把災禍轉移到自己的手和腳上去,難道就能治好我的病嗎?”他沒有讓大臣們替代自己。太史又占卜,尋找楚昭王生病的原因,結果表明是黃河的河神在作怪。臣子們請求昭王祭祀黃河河神。昭王回答說:“自從我們的先王受封到楚地以來,只祭祀長江和漢水,我們從來沒有得罪過黃河河神,為什么要祭祀他呢?”楚昭王的病越來越重,他把各位公子和大夫召來說:“我沒有才干,致使楚國接連受到侮辱,現在我竟然能夠平靜地死去。我已經感到非常幸運了。”隨后,他讓長弟公子申做楚王,公子申沒有答應。再推讓二弟公子結,公子結也不答應。于是又推讓三弟公子閭,公子閭連續推辭了五次,最后才答應做楚王。不久,楚昭王在軍隊里去世。公子閭對大家說:“昭王病情沉重的時候,不考慮自己的兒子,卻推讓兄弟們繼承王位,我當時之所以答應他,目的是寬慰他,現在昭王去世,我怎么能繼承王位呢?”他和公子西、公子綦商議,擁立昭王的兒子公子章即位,也就是楚惠王。然后停止進軍,把楚昭王的尸體運回國內安葬。

懷王蒙羞

楚懷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秦昭王即位,他準備采取賄賂楚王的方法和楚國結盟。秦昭王拿出許多財寶賄賂楚懷王,還送給他一個美麗的女子。楚懷王貪圖財色,在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4年),親自到秦國和秦昭王訂立盟約。秦王把侵占的楚國上庸歸還給了楚國。懷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齊國、韓國、魏國對于楚國違背合縱親善的盟約而和共同的敵人秦國聯合,感到非常不滿,于是三個國家聯合討伐楚國。楚國為了得到秦國的援助,把太子送到秦國做人質。隨后秦國派遣客卿通率領軍隊救助楚國,齊國、韓國、魏國的聯軍這才撤退。

在秦國作人質的楚國太子和秦國一位大夫私下里爭斗。楚國太子殺死了秦國大夫,逃回楚國,秦國于是有了討伐楚國的理由。楚懷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國聯合齊國、韓國、魏國共同攻打楚國,殺死了楚國的大將唐昧,占領了楚國的重丘才撤兵而去。楚懷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00年),秦國再次攻打楚國,楚國軍隊大敗,楚國將軍景缺戰死,兩萬楚兵被殺。懷王非常害怕,派太子到齊國做人質,取得了與齊國的和解。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國又出兵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的8座城池。秦昭王給楚懷王寫了一封書信,信上說“:當初我和您結拜為弟兄,訂立了盟約,您讓太子到我國做人質,我們的關系一直非常融洽。然而楚國太子殺死了我的重臣,沒有道歉就逃回了楚國,我確實憤怒到了極點,所以才派兵侵占楚國的土地。可是現在您把太子送到齊國做人質尋求講和。秦國和楚國是鄰國,又有婚姻關系,友好相處很長時間了。如果秦國和楚國關系搞不好的話,就沒有能力號令諸侯了。現在我希望和您在武關相會,再次立下盟約,并且以后要始終遵守盟約,這就是我的愿望。”楚懷王讀過信后非常為難:去赴會,又害怕受騙;不去赴會,又害怕秦王發怒。大臣昭雎說“:君王您不能去赴會,那樣很危險,應該派遣軍隊加強邊境的防守。秦國有吞并諸侯的野心,不能輕易相信他。”懷王的兒子子蘭卻極力主張懷王前去赴會,他說“:我們不能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系,您如果不去,秦國會不滿意的。”懷王最后還是決定赴會。他進入武關后,就被秦國拘禁起來,劫持到了秦國都城咸陽。秦昭王在章臺會見楚懷王時,不采用諸侯間應當使用的平等禮節,而是把懷王當做附屬國的臣子一樣對待。受到侮辱的楚懷王非常憤怒,后悔沒有聽從昭雎的勸告。秦昭王利用懷王,要挾楚國割讓巫和黔中的土地給秦國。懷王打算先和秦國訂立盟約,然后再割地,秦昭王卻想先得到土地。楚懷王憤怒地說“:秦國欺騙了我,還要挾我割讓土地,我是不會答應的。”秦昭王因此把楚懷王扣留下來。

楚懷王被扣留在秦國之后,楚國大臣商議對策,有人擔心地說“:國君被扣留在秦國不能回來,秦昭王又要挾我國割地,太子又在齊國做人質,假如齊國、秦國聯合對付我們,楚國就很危險了。還是擁立國君在國內的兒子即位吧。”昭雎表示反對,他說:“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諸侯國,而我們現在卻要違背君王的意愿擁立他的小兒子。這是不合適的。還是把太子從齊國接回來即位是上策。”于是,楚國派使者到齊國謊稱懷王去世,請求太子回國。齊湣王征求國相的意見說:“不如把太子扣留下來,用他來換取楚國的淮北地區。”國相說:“這樣不行,楚國如果另立他人為楚王,我們就白白扣留了一個沒用的人質,而且在諸侯國中還留下一個不仁義的名聲。”也有的臣子建議齊國繼續扣留楚國太子。但齊湣王最終還是采納國相的建議,把太子送回楚國。于是,楚國人擁立太子橫即位,他就是楚頃襄王。隨后,楚國通知秦國說:“依靠神靈的保佑,楚國又有君王了。”表示不順從秦國的要挾。秦昭王聽到后非常生氣,派軍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大敗,殺死了5萬楚國士兵,攻占了15座楚國城池,才滿意而回。楚頃襄王二年(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從秦國逃跑,秦國發覺以后,馬上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楚懷王無奈,就走小路到趙國借路回楚國。趙國國君膽子小,不敢收容懷王。楚懷王又向魏國逃跑,這時,秦兵追上了他,又把他帶回秦國。不久懷王一病不起。楚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秦國去世,靈柩被送回楚國。楚國百姓都哀憐他,像父母兄弟死去一樣悲傷。楚國和秦國斷交。

奇妙的比喻

楚頃襄王即位以后,秦國寫給他一封書信,上面說:“楚國背叛了秦國,秦國非常憤怒,決定要率領諸侯的聯軍討伐楚國。希望您有所準備,重整軍隊,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打一場。”頃襄王知道楚國打不過強大的秦國,所以打算和秦國講和。頃襄王七年(公元前292年),楚王迎娶了秦國女子,兩國又訂立了盟約。楚頃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頃襄王和秦昭王在宛地聚會,結成了友好的關系。十五年,楚國和秦國、韓國、趙國、魏國共同攻打齊國,奪取了齊國的淮北地區。

楚國有一位奇人,能用很小很細的弓箭射中天上大雁。楚頃襄王聽說后,出于好奇召見了他,并向他詢問射箭的經驗。他回答說“:我只是用小弓、小箭射一些小雁、小鳥而已,不值得向大王講述。況且憑著楚國廣闊的土地和大王您的賢明,所要射取的東西要比我大得多。過去三王射取到的是道德的尊貴美名,五霸射取到的是當時的諸侯國。現在對您來說,秦國、魏國、燕國、趙國是小雁;齊國、魯國、韓國、衛國是小野鴨;鄒國、費國、郯國、邳國是小鳥。剩下的國家就不值得去射了。您為什么不用圣人之道作弓,用勇士作箭,看準時機射取他們呢?那樣的話您就可以把他們裝在口袋里滿載而歸了,這種樂趣絕對不是一時的快樂,獲取的也絕不是野鴨和小雁之類的獵物。

“您可以早上射魏國都城大梁南部,射傷它的右臂,這樣就直接牽動到韓國,那么中原地區的通路就斷絕了,上蔡也就不攻自破了。轉過身來再射擊魏的東面,砍斷了魏國的左臂,再向外射擊定陶,那么魏國東部就可以獲得了。況且魏國被砍斷了左膀右臂,就站立不穩了。您再從正面攻擊郯國,就能攻占大梁。這就是您第一次射箭,所能取得的快樂。

“如果您對射箭確實非常愛好的話,那就拋棄小弓小箭,使用有力的弓和石頭制成的箭,去東海射擊尖嘴的大鳥,早晨射擊東莒,晚上射擊浿丘,夜里攻占即墨,轉身奪取午道,這樣的話,就占有了長城以東和泰山以北的地區。西邊和趙國接壤,北邊直通燕國,楚國、趙國和燕國就像鳥張開的翅膀,不用訂立盟約就聯合起來了。這時候,您就可以向北游賞燕國的遼東,向南遙望越國的會稽,這就是第二次射箭取得的樂趣。

“至于泗水流域的12個諸侯國家,就不值得您顧慮了。您一個早上就可以射取他們。現在秦國打敗了韓國,但不能長期駐守攻占得來得韓國城池;討伐魏國也沒有取得實際的成效;攻打趙國時還吃了虧,這導致秦國和魏國的實力大大消耗了。您可以趁這個機會拿出寶弓,射出利箭,收回楚國被奪取的漢中、析、酈等城池。等到秦國疲倦的時候,您還可以奪取崤山以東及河內地區。然后,您就準備安撫百姓,面向南方稱王吧!

“而現在的情況是:秦國是一只大鳥,背靠著大陸,面朝著東方,左臂控制趙國的西南,右臂控制楚國的鄢郢,正面對著韓國、魏國,占據了地理上的優勢。如果它一旦飛翔,就會縱橫三千里,可不是您輕易能夠射死的。”

這個善于射箭的人本來想用這些話來激怒頃襄王,但頃襄王沒有生氣,反而召他入宮詳談。他繼續說“:先王被秦國欺騙,死在了外國,楚國沒有比這更大的仇恨了。即使一個普通人和一個國家有仇恨,也會竭盡全力去報復,比如伍子胥就是一個例子。何況楚國幅員廣闊,兵力充足,有足夠的力量馳騁戰場,怎么可以坐以待斃呢?”頃襄王聽完他的精彩比喻之后深有感觸,于是放棄了和秦國結盟的想法,派遣使者出使諸侯國,重新訂立盟約,以便聯合對付秦國。

昭子理屈

楚頃襄王因為聽取了楚國射箭人的建議,重新和其他諸侯國家結盟,聯合對付強大的秦國。秦國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非常不滿頃襄王的做法,于是派遣軍隊攻打楚國。

頃襄王非常清楚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抵擋秦國的。他準備和齊國、韓國聯合起來,共同討伐秦國,同時他還想利用這個機會,謀取周朝王室。周王室得到這個消息以后,馬上采取了對策,周赧王派遣大臣武公去往楚國勸說楚國的國相昭子。

武公對昭子說:“楚國準備聯合齊國、韓國通過武力的方式奪取周王室的土地,還想把周朝的寶物運送回自己的國家,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周天子是全天下的諸侯國家共同尊奉的君王,如果你殺了他,或者是讓世代相傳的君王作為你的臣民的話,大的諸侯國家一定不會再去和你親近。如果你憑借國力強大,軍事力量雄厚來威脅現在已經力量微弱的周王室的話,小的諸侯國家一定不會對你歸附順從。大國不親近你,小國不順從歸附你,那么,你既不能在諸侯國家之中獲得威望,也不會獲得實際的利益。如果威望和利益都不能夠獲得的話,你就不應該再去動用武力了,這樣只會使百姓受到傷害。如果你承擔了圖謀奪取周王室的名聲的話,你就沒有資格再向諸侯國家發布號令了。”

昭子回答他說:“楚國圖謀奪取周王室的消息只是謠傳而已,您不要擔心了。但是我還要問一句,即使像您所說的那樣,周王室難道就不能圖謀奪取了嗎?”武公回答他說:“在軍事上,如果你不擁有超過敵人五倍的兵力的話,就不適合對他發動攻擊。如果你不擁有超過敵人10倍的兵力的話,你就不適合通過圍攻的方式企圖占領敵人的城池。你應該知道一個周朝就相當于20個晉國。韓國過去曾經動用過20萬的兵力圍攻過晉國的城池,但是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韓國精銳的將士戰死,普通的士兵受傷,晉國城池也沒能被攻占。現在您沒有擁有超出當時的韓國一百倍的兵力卻還想圖謀奪取周朝,怎么可能成功呢?況且你和周王室結下了怨仇,就會傷害到有禮儀之邦的稱號的鄒國和魯國百姓的感情,他們就會和齊國絕交。這樣的話,你們就要承擔罪惡的名聲了,所以你們這樣做是很危險的。而且實際上歸屬周王室掌管的土地也不過只有幾百里,即使你得到了這些土地,你的國家也不會因此而富強起來。即使你全部占有周王室的百姓,你的軍隊也不會因此而強大起來。道理已經很清楚了,可是那些好大喜功的君主和喜好戰爭的臣子們,每次動用武力的時候,都把奪取周王室作為目標。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想得到周王室祭祀先王的器具。所以他們喪失了理智,不害怕承擔殺害君王的罪名。現在,韓國想要把周朝祭祀的寶器奪去,獻給楚國,我非常擔心天下的百姓會因此而仇恨楚國。我還是給你打個比方吧。老虎的肉有腥臊的味道,它還有鋒利的爪牙用來防身,但是人們還是會竭盡全力去逮捕它。這是因為老虎的皮很珍貴,人們想要得到它。假如讓生活在草叢中的麋鹿披上老虎的皮的話,人們就不會冒著危險去捕捉老虎,而去直接捕捉弱小的麋鹿了。同樣道理,假如你占有了周朝祭祀的寶器,別的諸侯國家一定會想:‘如果占有楚國的土地,完全可以使自己的國家強大;攻打擁有殺害君主的罪名的楚國,完全可以增加自己國家正義的名聲。’于是他們就會借著這個機會討伐楚國了。《周書》上說得好:‘如果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話,就不要率先領導叛亂。’楚國如果真的攻取周王室的話,各個諸侯國的軍隊一定會源源不斷地來討伐你了。”昭子被武公說得啞口無言,同時他也認為武公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勸頃襄王放棄了奪取周王室的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申扎县| 舟曲县| 阿拉善右旗| 五莲县| 泰和县| 嘉善县| 双鸭山市| 广平县| 台江县| 明水县| 九寨沟县| 休宁县| 固镇县| 清丰县| 岑溪市| 健康| 南城县| 清涧县| 兴海县| 辉南县| 邹平县| 库伦旗| 凤山县| 弋阳县| 泉州市| 霍邱县| 奇台县| 蒙阴县| 城固县| 辽源市| 曲靖市| 抚州市| 临城县| 平和县| 五常市| 浦江县| 永新县| 商河县| 阜南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