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孝文本紀第十

漢文帝即位

漢文帝,名叫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的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的魏國王宮的宮女。劉邦打敗魏國后,把眾多宮女選進后宮,薄姬就是其中的一個。后來,薄姬生下一子,取名劉恒。劉恒出生后,薄姬一直遭到劉邦的冷落,所以劉恒從小做事就十分謹慎,從不惹是生非,大臣們都很喜歡他。劉恒7歲時,30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代王。代王雖說沒有其他王子那樣聲勢顯赫,但他卻因此躲過了呂后對劉氏后人的迫害,后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

呂后死后,高祖的老臣陳平和周勃攜手誅滅了諸呂的勢力。眾臣都覺得呂后所立的劉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禮法,就想另選皇帝。選來選去,就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想讓他代替小皇帝劉弘做皇帝,就派出使者去迎請劉恒。

使者見到代王劉恒,向他說明了來意。劉恒很吃驚,因為不了解朝中真相,就找來郎中令張武等人商量。張武等人猜測說:“現如今,朝廷中的大臣,都是高帝時的文臣武將,各個精通兵法,善于謀略,怕是都不甘心做大臣。以前他們不敢有什么想法,也許是害怕高帝和呂太后,現在他們剛剛殺了呂氏的族人,血洗京城,就來召見您,實在有點讓人琢磨不透啊!這恐怕不是什么好兆頭。您先借口生病不能前去,看看他們是什么反應吧!反正是不能輕易相信。”中尉宋昌反駁他說“:我看未必,想當初在秦朝的暴虐統治下,眾諸侯紛紛揭竿而起,誰都認為自己能夠得到天下,可最終成為天子的,卻是高祖,其他人則俯首稱臣,斷絕了爭奪天下的念頭。再者,高皇帝通過分封劉氏子弟為諸侯王,逐漸建立了穩如磐石的宗族根基,天下人不得不服從劉氏的強大勢力。此外,漢朝興起后,廢除了苛捐雜稅,讓天下民眾都得到好處,感受到和平、安寧與快樂,自愿地服從皇帝的命令。劉氏江山乃民心所向,不可動搖。呂后掌權數年,有很高的權威,還封了3位呂氏子弟為王,力量可以說很強大了吧。但太尉周勃僅僅靠一支符節,進入呂氏掌握的北軍,振臂一呼,將士無不聽命,都愿意保劉氏而背棄呂氏。這些都不是偶然的,是天意啊!如今,高帝的兒子只剩下您和淮南王兩個人。況且大王您身為兄長,為人謙和,仁愛孝順,美名傳遍了天下。所以那些老臣們才迎合民意,請您回去做皇帝,沒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劉恒見眾臣意見不一,一時間也沒了主意,就想用龜甲占卜來決定兇吉。結果兆象是一條長長的橫向裂紋,卦辭顯示:代王不久就將即位天王,像夏啟一樣繼承父位,并將父親的基業發揚光大。代王很疑惑:“我已經是王了,還要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解釋說:“天王就是天子。”

代王還是有點不放心,為防備萬一,又派舅舅薄昭去長安去見太尉周勃。周勃等人詳細地向薄昭說明了朝中大臣決定迎請代王的原因和經過。薄昭回來后,向代王報告:“他們是真心實意地想要立你為皇帝,別再猶豫,趕快啟程吧!”代王十分高興,笑著對宋昌說“:嗯!不錯,還真像你說的那樣!”就讓宋昌陪他同乘一輛車,張武等其他6個人乘車跟隨,前往長安。在離長安城還有五十里的時候,代王命令停下來休息,派宋昌先進城了解情況。宋昌來到長安城西北的渭橋,看見丞相以下的大臣們都站在那里等候迎接代王。宋昌連忙回去稟報,代王于是快馬加鞭來到渭橋,接見眾臣,并下車答禮。太尉周勃說“:我想請求單獨跟代王說幾句話。”宋昌說:“你要是談公事,就在這公開說吧!要是私事,就請原諒,我王不談私事!”太尉跪倒參拜,呈上天子的璽印符節。代王推辭說:“還是到了代王府,再談這件事吧!”驅車進入代王府,其他人也都在后面跟從。

進了王府,安排就座,眾位老臣再次參拜代王,說:“皇子劉弘等人都不是惠帝的親生兒子,按道理沒有資格做皇帝。而您是高皇帝的長子,理所應當登上皇位,希望您即天子之位!”代王說:“繼承父皇的江山社稷,不是一件小事情。我才疏學淺,恐怕難當重任,你們還是商議一下,另選賢明吧!”

大臣們全都跪在地上,丞相陳平說“:大王,這件事情我們早就仔細地研究過了,都認為您是最合適的人選,諸侯們和天下百姓也都擁戴您,希望您答應我們的請求,否則我們這些人將長跪不起!”代王辭讓了幾次,最終答應下來,說:“那好吧,既然你們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那我就不敢再推辭了!”

代王登上了天子之位,宣布大赦天下,賜民戶家長每人一級爵位。每百戶賞賜給一頭牛和十石酒,全國的百姓們可以舉行聚會,歡慶5天。

節儉的孝文帝

文帝在位的時候,有一年,天空中出現了兩次日食的現象,文帝說:“我聽說君王要是缺乏仁義,沒做到公平公正地處理事務,上天就會顯示出奇怪的現象,警告他沒能治理好民眾。如今兩次出現這種現象,一定是上天在警告我,沒能養育好蕓蕓眾生,我實在是有愧于蒼天啊!你們快都幫我想想,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坦誠地告訴我,我好重新改過。告訴各個地方的官吏們,減少徭役的費用,減輕百姓的負擔。還有,雖然不能撤除屯駐邊疆的軍隊,但可以撤掉保衛我的軍隊,宮中的馬匹留夠用就可以了,其余的馬全都送到驛站去。”

有一年,天下大旱,還遭遇了蝗災,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文帝下令,各諸侯不用再向朝廷進貢;撤銷山川大河的禁令,允許民眾進山打柴打獵,下河捕魚;還減少官員的數額,減省服飾、車駕等,并散發糧倉中儲備的糧食賑濟災民,允許平民百姓用糧食換取爵位。

文帝十分勤儉,在統治的23年當中,宮室、苑囿、車駕、衣服等一點都沒有增加。他曾經想要建筑一座露臺,找來工匠們做預算,工匠說得需要一百斤黃金。文帝聽后,連忙搖頭說:“算了!算了!一百斤黃金,就相當于10家中等平民的家產,建露臺有什么用?”

文帝的衣著樸素,總是穿粗布衣服。就是他所寵愛的妃子,也不能穿拖到地面的衣服,帷帳上也不能用帶有繡花的圖案。文帝這樣做是為了表示國家政策是提倡儉樸,并以自己的作為給天下人做個樣子。文帝即位后,按照規定,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為了避免勞民傷財,文帝不要求為自己修建高大的墳墓。相關的官員負責準備隨葬品,文帝告誡他們,不能用黃金、白銀、銅等裝飾陵墓,或制作隨葬品,只允許用瓦器、陶瓷器陪葬。南越王尉佗想造反,自立為南越國武帝。文帝知道,一旦開戰,出錢出力,受苦受累的還是老百姓。因此,他不但不去討伐他們,還找來尉佗的兄弟,并善待他們。尉佗得知消息,十分感動,于是取消了帝號,俯首稱臣。大臣中有人收受賄賂,皇上知道后,不但不懲罰他,還拿錢財獎賞他,讓他自慚形穢,主動悔改。文帝一心致力于用仁義來教化民眾,所以他的國家盛行禮儀,而且人民富裕,他的恩惠遍及了天下。

⊙露臺惜費 明 木刻版畫

此圖選自明代大學士張居正編撰的《帝鑒圖說》,表現漢文帝反對浪費的故事。

漢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在未央宮去世。他留下遺詔說“:天下萬物,有出生就會有死亡,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沒有什么值得悲哀的!當今時代,人們都愿意生而討厭死,人死之后子孫還要為死者修建墳墓,購置很多貴重的隨葬品,因治辦喪事而導致活著的人家業敗亡的不在少數,我一點也不贊成這種做法。我沒有什么用來造福百姓,如今我死了,反倒讓百姓為我守喪而耽誤了勞作,讓他們為我悲哀,為我難過,耽誤他們自己的生活,從而加重了我的過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我本人和普通人一樣渺小,但當皇帝已經20多年了,在神靈的保佑和眾位大臣、諸侯的輔佐下,國泰民安。我并不聰明,經常害怕自己犯錯誤,擔心自己辱沒了祖先的美德,不能看守好祖先留下的基業。如今有幸享盡了天年,去世后還能被供在帝廟中,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美好的事情啊,有什么值得悲哀的?現在傳下命令,大臣們只準用3天給我辦喪事,其余的規定全部廢除。不要禁止民間娶妻嫁女,不要齋戒和舉行各種悼念活動;不要人們光著腳來參加我的葬禮;孝帶不要超過三寸長,不要儀仗隊,不要動員男女來宮殿哭喪;7天過后,就把喪服脫掉。其他如果有漏洞的地方,都參照前面的規定行事。以此布告天下,讓天下的百姓都明白我的心意。霸陵一帶的山水,不要改變原貌,把后宮中夫人以下的全部遣送回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隆化县| 沈阳市| 文山县| 大同县| 维西| 太白县| 江门市| 旬阳县| 大悟县| 桃园市| 安龙县| 威远县| 宁安市| 英超| 黑龙江省| 通州区| 渭源县| 漳州市| 淮阳县| 万盛区| 抚松县| 沅江市| 永登县| 宁城县| 武城县| 普安县| 滦南县| 桐乡市| 仁化县| 巨野县| 三亚市| 德保县| 福鼎市| 含山县| 泉州市| 木兰县| 长白| 洛南县| 宜兴市|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