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爭辯,你永遠不會真贏
當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若你自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對方很少樂于接受。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與別人看法和意見不能達到一致的情況,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與人爭辯。其實,這并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在爭辯的過程中,你勢必會想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愿意聽到別人的批評和指正,所以即使我們說的是對的,他也未必能夠聽進去。再者,爭論的過程中,每一方都以對方為“敵”,試圖以一己的觀念強加于別人,而根本不把對方的意見放在眼里,最終一定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情感,引發很多不必要的誤解。
美國耶魯大學的兩位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耗費了7年的時間,調查了種種爭論的過程。例如,店員之間的爭執、夫婦間的吵架、售貨員與顧客間的斗嘴等,甚至還調查了聯合國的討論會。結果,他們證明了,凡是去攻擊對方的人,絕對無法在爭論方面獲勝。
當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若你自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對方絕不會樂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隨便擺出要教導別人的姿態。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個意見時,你若不能贊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慮,不可馬上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談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執拗會讓一切有趣的生活變得乏味。遇上別人真的錯了,又不肯接受批評或勸告時,別急于求成,往后退一步,把時間延長些,隔一天或兩個星期再談,否則大家都固執己見,就不僅沒有進展,反而互相傷害感情,造成隔閡。
許多人因為喜歡表示不同意見而得罪了同事,所以常常有人認為不要輕易表示出不同意見。這種看法是很片面的。其實,只要你表達的方式是正確的,向別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但不會得罪人,有時還會大受歡迎,使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避免爭論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歡迎不同的意見
當你與別人的意見始終不能統一的時候,這時就要舍棄其中之一。人的腦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因而別人的意見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出的,總有些可取之處,或許比自己的更好。這時你就應該冷靜地思考,或兩者互補,或擇其善者。如果采取的是別人的意見,就應該衷心感謝對方,因為有可能此意見使你避開了一個重大的錯誤,甚至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基礎。
2.不要相信直覺
每個人都不愿意聽到與自己不同的聲音。當別人提出與你不同的意見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要自衛,為自己的意見進行辯護并竭力地去找根據,這完全沒有必要。這時你要平心靜氣、公平、謹慎地對待兩種觀點(包括你自己的),并時刻提防你的直覺(自衛意識)對你做出正確抉擇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氣不好,聽不得反對意見,一聽見就會暴躁起來,這時就應控制自己的脾氣,讓別人陳述觀點,不然,就未免顯得氣量太窄了。
3.耐心把話聽完
每次對方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不能只聽一點就開始發作,要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這樣做,一是尊重對方;二是讓自己更多地了解對方的觀點,以判斷此觀點是否可取,努力建立理解的橋梁,使雙方都完全知道對方的意思,減少彼此溝通的障礙和困難,避免雙方的誤解。
4.仔細考慮反對者的意見
在聽完對方的話后,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見,看是否有相同之處。如果對方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則應放棄自己的觀點,而考慮接納對方的意見。一味地堅持己見,只會使自己處于尷尬境地。
5.真誠對待他人
如果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就應該積極地采納,并主動指出自己觀點的不足和錯誤的地方。這樣做,有助于解除反對者的武裝,減少他們的防衛,同時也緩和了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