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神奇的36條經濟學定律
- 宋宇
- 705字
- 2019-01-03 11:51:56
出手與出手時的把握
“出手”就是開始去做事情,開始行動去實現目標。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這里說的“出手”就是去進行資金運作,投入金錢,去爭取理想的回報。人并不是總能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首先相對于環境的復雜,人的智慧有限,不一定能準確地判斷出什么時候該出手;其次即使能判斷出是否應該出手,有的人卻缺乏行動精神,明明知道該出手,就是不出手,他沒有養成一個好的行動習慣或者缺乏一種行動狀態。
人們大多數時候出手做事情,是靠直覺進行判斷,不必有意識地思索就完成了從決策到出手的過程,這是一種習慣性的表現,是從過去的經驗中養成的。但由于直覺不一定能準確地反映形勢的細微變化,所以這種出手是有可能犯錯誤的。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我們出手是順理成章的。對于不熟悉的、重要的事情,我們可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出手之前大多要進行較深入的考慮,然后決定是否出手,這就需要觀察、了解形勢和進行決策了。
出手有手快手慢之分,不同的人在同一環境下開始做事情也有反應速度快慢的差別。人的能力首先表現在對突如其來的錯綜復雜的事情的反應能力上。汽車啟動速度快的話,說明性能好;人做事情時反應速度快的話,說明效率高,他更能夠適應人生或商場中的挑戰。
出手做一件事情,不一定馬上做完,有些事情需要多次去做才能做好和做完;有些事情要很長時間甚至很多年才能看到效果,這就需要對這件事情作出判斷。出手之前看看該不該出手,這個過程是一個研究形勢,作出決策的過程。一方面是對環境的了解和判斷,另一方面也是要掂量一下自己,看自己的狀態和能力,看看自己出手能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自己應該如何出手。對于復雜的情況,還要制定出行動方案來,然后再對這個方案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