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存的角度來講,人生就是人們在其有限的一生之中,有目的適應以及創造生活的全部過程。瞎忙的人,在其生命線上浪費掉無數的可貴資源,原因是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價值判斷!
(一)莫讓忙碌變“茫碌”:
想要控制生命,就要學會規劃
一個人若沒有人生規劃,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清晰,那么無論學歷有多高,知識面有多廣,也只能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又或只能一輩子做別人的跟班,做一個等著時間來把自己生命耗盡的人。
找一些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
成功者不會只將目光放在遠處,而對于眼前的任務不屑一顧。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算是千萬丈的高樓,也是從平地而起的。所以,要想擺脫學習與工作中的“瞎忙”,你不需要整天著眼于宏偉遠大的目標,而應該找一些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任務。
一個人成功與否,和他的目標設定和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任何一個長遠的目標,都必須經過重重的關卡,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長遠的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只能著眼于手頭上的工作,盡快完成短期內的任務,這不但是你實現最終目標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能夠幫助你收獲足夠的熱情——長遠的目標難以到達,在漫長地奮斗與煎熬中,難免會讓你心灰意冷。當未來逐漸迷茫,當工作上遭遇阻礙,當你的內心感到無力的時候,不妨先“放棄”自己的遠大目標,從手頭上的小事做起,這樣你就會發現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困難,甚至在完成一些短期任務時,會讓你體會到一種成就感。
我們都知道臺灣企業家王永慶,他創立的臺灣塑膠集團在世界化工業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算得上是商業界的成功典范。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王永慶在最初創業的時候,還是從賣米的小本生意做起的。
王永慶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他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夢想,立志要成為一位富翁。16歲的時候,他輟學來到嘉義,開了一家普通的米店。當時的嘉義雖小,卻有近40家米店,行業內的競爭異常慘烈,而王永慶手中僅有200元資金。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王永慶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并且給自己制訂了一個短期任務——讓自己的米店生意好起來。
為了盡快完成這個任務,王永慶開始背著自己的大米,挨家挨戶去上門推銷,只是效果不大。后來,他決定從每一粒大米入手,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大米質量。由于那時候的稻谷加工技術十分落后,大米中通常混雜著許多小石子,食用前必須淘好幾次米,十分不方便。于是,王永慶和弟弟一起動手,將大米里的雜物撿得干干凈凈,這樣他們的大米便成為了當地最受歡迎的大米,很多顧客都夸他們的大米干凈,質量也好,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
王永慶的第一個短期任務完成了,又給制訂了第二個短期任務,那就是讓自己的米店成為嘉義生意最好的一家。為了完成第二個短期任務,王永慶又想出了一個很好的制勝方法。他觀察到許多顧客上米店買,還要自己運回家,而對于老年人來說,會顯得很麻煩。于是,他又和弟弟主動“送米上門”,甚至幫顧客將大米裝進米缸里。
王永慶的熱情服務備受顧客的好評,許多顧客都對他的米店贊不絕口。漸漸地,米店的知名度打開了,生意也越來越好。經過幾年的打拼,米店的資金雄厚了,顧客也穩定了下來。王永慶便在一處繁華的街道上開辦了自己的碾米廠,這可比之前的米店大了好幾倍。
接下來,王永慶又給自己制訂了第三個短期任務……就這樣,他從小小的米店生意做起,并且越做越大,直到后來創立了臺灣塑膠集團,成為了臺灣的首富。
王永慶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總想自己的遠大夢想,總想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情,如果能夠著眼于手頭上的工作,哪怕只是賣米這樣小的事情,也能夠幫助你贏得最后的成功。當你完成了短期的任務之后,就會發現自己離遠大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新東方學校的創始人俞敏洪曾經說過:“看一個人會不會做事,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觀察:第一是他是否愿意從小事做起,是否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經之路;第二是他的心里是否有最終的目標,是否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積累起來最終的結果是什么;第三是他是否有一種精神,能夠為了將來的目標自始至終把小事做好。”
暫時“放棄”長遠目標,從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著手,其中還蘊含著一些哲理。
1.短期內的任務沒有完成,就無法完成長遠的目標。
如果連手頭上的任務都沒有去完成,又如何能夠完成后續的任務呢?只有當你著手于眼前的事情時,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接下來你需要做些什么,之后你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這就像一場長途游行,你的長遠目標就是最終的目的地,如果你始終不向前跨出一步,又如何能夠達到終點呢?只要真正上路之后,才知道沿途的風景是怎樣的,才有信心走到最終的目的地。
2.放棄短期的任務,就等于放棄了成功的機會。
放著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不做,整天只想自己的長遠目標,最后只會大事做不成,小事也沒做好,從而失去了許多成功的機會。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報怨,說自己的人生際遇不好,沒有別人那樣的機會,可事實上很多機會就是從自己的手中丟掉的。
早年間,美國一家跨國公司來中國尋找合作伙伴,國內某家企業通過各種途徑,終于和美國企業取得了聯系,并且在各方面的全力撮合下,美國企業已經同意和該企業合作了,只是需要到實地考察一下。
結果,實地考察之后,美國企業執意要取消合作意向,非要尋找其他的合作企業。當時那家企業的領導感到疑惑不解,尤其最后與美國合作的企業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他們。后來,他們經多方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機器保養不到位,當時美國考察人員用手輕輕一擦,就是滿手的灰塵。美國企業認為,一家制造企業連自己的核心生產設備都不愛護,如何能夠生產出安全放心的產品呢?于是便打消了合作念頭。這家企業也因此失去一次很好的合作機會。
3.完成短期任務,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心
如果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夠從短期任務做起,慢慢地就會形成一種認真做事、立刻行動的好習慣,這樣也不會整日瞎忙了。而且,短期任務通常很容易成功,這樣就能夠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可以想象一下,長遠的目標不可能一下就做好,甚至有可能遭遇到種種的失敗,如果一直沒有成功,你又如何去樹立自信心呢?所以,給自己找一些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吧!認真而努力地去完成它,你便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將精力集中于自己清晰的目標上
有一句諺語說:“對于盲目的船來說,所有的風向都是逆風。”這句諺語告訴我們,清晰的目標對于航程來說是多么重要!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自己的目標,就像失去羅盤的船只一樣,只能隨波逐流,永遠無法到達成功的此岸。
前面我們說過,想要成功,就要從手頭上的事情做起,要給自己找一些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這樣做很有好處,不過前提是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作為導向,否則只會茫然無知,再努力也只能是失敗。想象一下吧!當你身邊的同事都得到了提升,薪水也比自己多出好幾倍,自己卻只知道埋頭瞎忙,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始終在原地踏步,你會不會感到人生失意呢?其實,你并不比別人差,付出的也不少,也許你僅僅輸在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上。
對于追求成功的年輕朋友來說,清晰的目標到底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哈佛大學就這一問題做過一次長達數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商和情況相近、年齡也差不多的年輕人。最后調查結果出來了:13%的年輕人擁有十分清晰的目標,他們基本上都成了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以及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60%的年輕人擁有較為清晰的目標,他們則成了各個行業的成功人士,一個個事業有成,都處于社會的中上層;而剩下的27%的年輕人則沒有自己的目標,他們幾乎都處于社會的中下層,工作不穩定,生活也不如意。
由此可見,一個人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他是否擁有清晰的人生目標。換句話說,你擁有怎樣的目標,就有可能取得什么樣的成就,就可能擁有怎樣的人生。如果你能夠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清晰目標上,能夠把握好時間,做到有的放矢,那么成功必然會屬于你。
此外,年輕人還應該明白,自己的精力并不是用之不竭的,很多“瞎忙族”竭盡全力也沒有掘得真金,原因就是他們將自己的寶貴精力分散在多個目標上。“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如果你的目標太多,就無法集中精力,更不可能將它們一個個都完成好。
相信很多年輕朋友都聽說過“手表定理”:如果給你一塊手表,你便可以準確地判斷現在的時間是幾點,可是如果將兩塊手表同時給你,而它們所顯示的時間卻不一樣,那么你就無法準確地判斷哪一只手表上顯示的時間才是正確的,這樣也就對手表失去了信心。
“手表定理”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目標最好是唯一的,因為目標太多只會分散我們的精力,讓我們感到暈頭轉向,無法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這樣既丟了西瓜,也撿不到芝麻。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貪多,只要給自己制訂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并且為此而努力奮斗就行了。
關于清晰目標的重要性,美國著名作家亞歷克斯·哈利的親身經歷,也許能給年輕人一些啟示:
亞歷克斯·哈利曾是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一名廚師,他從小就喜歡寫作,一有時間就幫助同事們寫情書送給女孩子。
在哈利20歲生日那天,他給自己制訂了一個清晰的目標——他要用三年的時間去完成一部長篇小說。自從有了這個清晰的目標之后,哈利就開始行動起來,每天的業余時間他都躲在自己的宿舍里拼命寫作,就算朋友硬拉著他去喝酒娛樂,他也會直接拒絕。
不過,完成這一目標的時間明顯超出了哈利的預期,整整八年時間過去了,他才終于有機會在一本雜志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可是,這次發表的僅僅是一篇小小的豆腐塊文章,稿費也少得可憐。哈利并沒有灰心,還很自信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夠將小說寫好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從美國海岸警衛隊退役之后,哈利仍然沒有放棄寫作,由于稿費根本養不活自己,他的欠款也越來越多了。在最拮據的時候,他連買面包的錢也沒有。朋友見到他的境況之后,都搖了搖頭,勸他放棄寫作,趕緊找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不過哈利仍然拒絕了,他說:“我必須不停地寫作,因為我要成為一名作家!”
就這樣,又是幾年過去了,哈利終于寫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當初預期用3年就能完成的目標,他整整花掉了12年的時間。由于平時專注于寫作,他的手指變形了,視力也變弱了不少,可是這些艱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小說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僅在美國的銷售量就超過了500萬冊。
那部小說的名字叫《根》,后來還被改編成了電視劇,觀看的人數甚至超過了一億三千萬人,創下了電視收視率歷史最高紀錄。哈利本人也因為這部小說獲得了普利策獎,收入一下子就超過了500萬美元。
其實,不管從事什么工作,我們都希望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我們努力希望可以達到的目標。我們只要擁有清晰的目標,就能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就能收獲豐厚的回報。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做事高效率的秘訣是在做事情之前,就給自己制訂了一個無比清晰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怎樣做才能事半功倍,所以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自己制訂的目標,而不會出現瞎忙的狀況。
清晰的目標能夠為年輕朋友指明努力的方向,這樣才不會出現走彎路、瞎忙活的情況。這就好像是賽跑選手一樣,他們都是朝著唯一的終點奔跑,他們的目標無比清晰,就是要第一個沖到終點。清晰的目標也能讓我們集中精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它對于時間管理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當你不斷向目標努力奮進時,每一分每一秒都會過得很有意義。
只是,我們在給自己清晰目標的時候,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于追求成功的年輕人來說,制訂奮斗目標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并且要考慮到周圍的環境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一個清晰而合理的目標,否則一切都是徒勞。
2.制訂好奮斗目標之后,要馬上行動起來,并且寫下與目標相關的工作日程表。比如你希望自己能夠在一年內成為部門主管,那么你就要寫下自己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如果只有目標和計劃,卻沒有付諸行動,那么目標再遠大也只是空談。
3.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必須擁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中途遇到困難和打擊,也不要輕言放棄。只要目標還是清晰的,那么就要堅持下去,要將計劃表里列出的每一項任務都完成好,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讓自己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