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馬云講夢想

作為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

在一期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創業英雄會上,馬云作為應邀嘉賓在會上做過一次簡短的演講。演講一開始,馬云就這樣說道:“作為一個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

給自己一個夢想的重要體現在哪?如果你是一個對人生無所謂的人,那么夢想也許對你來說無關緊要;但如果你是一個有志氣的人,是一個想要通過創業改變自己的人生的人,那么夢想就很關鍵了。

“人可以10天不喝水,七八天不吃飯,2分鐘不呼吸,但不能失去夢想1分鐘。沒有夢想比貧窮更可怕,因為這意味著沒有未來期許。一個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夢想就不在乎別人罵,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會堅持到最后。”馬云這樣說道。回顧馬云的人生,我們會發現他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夢想的確是他最重要的支撐點之一。

馬云說過,當年他向朋友們介紹互聯網,并對自己要做互聯網這件事征求大家意見時,在場的24個人里面23個人是反對的,另外一個人是中立的。經過一晚上的考慮,馬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這是自己的夢想,于是他起步了。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他成功了。

給創業者一個夢想,這是馬云傳遞給整個社會的智慧。一旦將這種智慧擴散開來,社會將形成一股夢想之力,伴之而來的必然是一股創業的熱潮,一個個因夢想而改變的人生,一個因夢想而偉大的時代。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馬云如是說。而印證馬云這句話的,是一個個偉大者的故事。

有一個叫鄧恩的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偶然聽過年邁的祖母非常感慨地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能多嘗試一些事情就好了。”鄧恩受到很大的震驚,立志自己決不能到老了還像老祖母一樣有無法挽回的遺憾。于是,鄧恩坐下來,他詳細地列出了自己這一生要做的事情,并稱之為“約翰·鄧恩的夢想清單”。

鄧恩總共寫下了100多項詳細明確的目標。他的夢想清單里面包括了10條想要探險的河,10座要征服的高山;他甚至要走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還想要學開飛機、學騎馬;他甚至要讀完《圣經》,讀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狄更斯、莎士比亞等10多位文學大家的經典著作;他的夢想中還有乘坐潛艇、彈鋼琴、讀完《大英百科全書》;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項,他還要結婚生子。

鄧恩每天都要看幾遍這份“夢想清單”,他把單子牢牢地記在心里,倒背如流。鄧恩的這些目標,即便從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來看,仍然是壯麗且難以企及的。而他究竟完成得怎么樣呢?

在鄧恩去世的時候,他已環游世界四次,實現了100多個目標中的九成,他以一生為設想并且完成的目標,向世人展示了他人生的精彩,并且照亮了世界,也向人們證明“人生因夢想而偉大”!

馬云的阿里巴巴和淘寶商城成就了無數人的財富之路。這些人一個個告別現實工作、暫別現實生活,將主要精力撲在虛擬網絡上,正是因為他們也一樣有著財富之夢。有了財富之夢,就有了在電子商務領域拼搏的動力,馬云最終幫助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作為一個創業領袖,作為一個幫助無數人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馬云這十幾年來見證了無數的創業經歷,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堅持到底的也有半途而廢的,有大獲全勝的也有一敗涂地的,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只有馬云最清楚。

因此,當馬云說道“作為一個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的時候,我們便不要再懷疑他的正確性。自身所經歷和長時間所見的創業過程讓馬云比我們都明白創業是怎么一回事,他比我們任何人更明白創業需要什么。

面對創業者,馬云從不談身世,不談金錢,不談機會,只談夢想。這就向我們挑明了,無論你有沒有錢、有沒有背景,只要你有夢想并把它堅持下去,你便一樣可能獲得創業成功。

從現在開始,做你想做的夢,去你想去的地方,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吧!因為你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個機會去做所有那些你想做的事。只要你有經得起考驗的目標,一切就都還來得及。

也許在追夢的路上布滿了坎坷與荊棘,但也彌漫著花香和鳥語,在旁人看來它或許是一條死胡同,但我們自己可以將它看成是一條通往大海的小溪。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屑一顧的嘲諷下往往是一顆嫉妒且缺乏勇敢的心。你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這些嫉妒的目光早晚會變成羨慕的眼神。

癩蛤蟆與天鵝肉的故事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里糊涂,我也講得糊里糊涂。最后說到底怎么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干,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干。”

在談到創業的時候,馬云講了這樣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個不顧所有人反對堅持夢想的故事,一個癩蛤蟆想要吃天鵝肉的故事。

遠在杭州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時候,馬云就已經夢想著要用互聯網來開公司、盈利。但在那個保守的時代,馬云這個想法“理所應當”地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于是就有了剛開始的那一幕。

“其實最大的決心并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馬云這樣說道。

1995年4月,馬云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絡”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時隔多年,回憶起當年力排眾議的情形,馬云依然為自己的“癡心妄想”叫好。換言之,馬云的想法就是:癩蛤蟆就要去吃天鵝肉,成功是需要勇氣去爭取的,否則人生就只能原地踏步。

成功是誰都愿意得到的,但成功與不成功之間,卻有著無數阻隔。普通人看到這些阻隔就怯懦了、退縮了。“我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癩蛤蟆,想什么天鵝肉呢?”他們這樣勸慰自己,然后轉身而去,而成功也因此離他們遠去了。

而馬云這樣的人不同,他們是有夢想的“癩蛤蟆”,他們不會因為這些阻隔而放棄夢想。也正是因為他們有對夢想的堅持,才有了行動的動力,再依靠行動破除阻力,成功也就降臨了。

用飛機來運送快遞,這在現實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第一包快遞放到飛機上之前,誰又敢做這樣的夢呢?弗雷德·史密斯就是這個做夢者,他是聯邦快遞歷史上最著名的管理者,快遞運輸改革第一人。

在史密斯那個時代,快遞一般都是用汽車、貨車和輪船運送的。運時長、安全性低是快遞領域的頑疾。為解決這一問題,史密斯大膽地提出用飛機運送快遞的設想,但這一設想一經出臺就廣受質疑,業界人士一致認為史密斯是真的瘋了。

要知道,當時飛機的飛行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只用在軍用和客用上面,幾乎沒有人會用來干這種得不償失的貨運。而且各地機場良莠不齊,很難保證投遞網點在美國的每個城市都能鋪開。且快遞的運輸利潤非常有限,在飛機這個“高大上”的天鵝面前,快遞無疑是一只“癩蛤蟆”。

“天鵝”的高貴,史密斯并不是不知道,然而他還是相信自己能夠獲得成功。在面對質疑的時候,他沒有回擊也沒有反駁,而是潛下心來做好預算,將飛行成本和運送量統一安排,以求將資源最優配置起來。

最終,史密斯不但做了,而且還越做越好,在經過初期兩年的不斷虧損之后,史密斯的客戶們終于意識到飛機運輸所帶來的好處。因此,他手中的貨源不斷增加,而貨源的不斷增加也使得單次運送貨物的成本不斷下降。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聯邦快遞取得了長足進步,很快就超越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成為占領世界運輸市場份額第一位的國際性運輸集團。

大膽的夢想幫助史密斯一舉成名。我們要知道,有沒有夢想、敢不敢做夢,這是區分“普通蛤蟆”和“成功蛤蟆”的標志,而“成功蛤蟆”就是最終能吃到天鵝肉的那一只。秦末的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是一只成功的“蛤蟆”,所以在眾人“若為傭耕,何富貴也”的喪氣話中,他能夠大膽地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是的,不敢做夢的癩蛤蟆,如何知道大膽做夢的癩蛤蟆的偉大?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我們身邊多的是平庸無能的人,他們用他們所謂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之路太難走了,會讓你摔得頭破血流,會把你搞得心力交瘁。然而,若你也認同他們的話,你就會被他們形容的困難嚇倒,你便同樣走入了平庸無能者行列。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自然是存在的,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差距,才使得成功彌足珍貴。

如果天鵝肉是任何癩蛤蟆都唾手可得的,那么天鵝肉便不是天鵝肉。正因為天鵝肉很難吃到,才給了我們有別于平庸者的機會,才讓我們可以憑借著大膽的夢想而出人頭地。因此,讓我們大膽地做夢吧,做一只敢去想天鵝,敢去吃天鵝肉的“癩蛤蟆”!在你真正大膽做夢并去實踐自己夢想的時候,你會發現,成功原來沒有那么難。

即使是窮人,也要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第一次高考落榜的馬云垂頭喪氣,他覺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學的料,也沒那個好命,便準備去做個臨時工以貼補家用。很快,馬云與一個表弟一起去西湖邊上的一家賓館應聘,他當初只想做個端盤子、洗碗的服務生。結果,陪馬云一塊去的表弟被順利錄用了,馬云自己卻遭無情拒絕。被拒絕的理由很簡單,表弟長得又高又帥,而馬云長得又矮又難看。

萬般無奈之下,馬云只好去尋找那些不要求長相好看,有力氣就行的活兒干。通過父親的關系,馬云找到了杭州《東海》、《江南》等雜志社,為他們打零工、送雜志。于是,在那炎炎烈日之下,在那狂風暴雨之間,杭州城里多了一個18歲的瘦弱少年,他肩上披著一個比他身子短不了多少的大毛巾。這個少年一邊擦汗,一邊用力蹬著那笨重的三輪車,沿著崎嶇不平的小路,緩緩而行。

這可能是馬云一生最窮困的時候,他每天出苦力的唯一報酬,就是賺取那微不足道的辛苦運費。可以想象,對一個剛剛成年的男孩子而言,這條路如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延伸下去,他的未來會是怎樣。但是,當時的馬云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窮人,可是他卻有著成為富人的野心。于是,馬云開始拼搏奮斗。為了這個成為富人的野心,他從學英文到海博翻譯社,從“中國黃頁”到阿里巴巴,他終于成功了。

馬云成功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大鼓舞,讓我們知道即使是個窮人,也要有成為富人的野心。成功起源于強烈的心理企盼,是自我尋找、最終自我超越的結果。

街上每天都有無數的奔馳車駛過,也許你現在無法擁有奔馳車,但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從來不敢向往去擁有它。人可以貧困,卻不可以潦倒,窮人是可以成為富人的,關鍵是你是否擁有成為富人的野心。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劇就在于夢想的消失。一個人沒有了夢想,就預示著他的人生落下了帷幕。因此,人人都應該有夢想,有野心。沒有夢想和野心,生命將會枯竭。

窮人最缺的是什么呢?

巴拉昂是法國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他從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迅速躋身于法國大富翁之列。他在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亞醫院去世。

臨終前,巴拉昂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亞醫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此外,巴拉昂還拿出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遺囑中說:“我曾經是一個很窮、很窮的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里,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要是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只保險箱里,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這份遺囑刊出之后,《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的信件,有的罵巴拉昂瘋了,有的說《科西嘉人報》為提升發行量在故意炒作,但是多數人還是寄來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么?當然是錢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遇到好時機,股票瘋漲前,沒有買進,股票瘋漲后,沒有拋出。總之,人們大多認為窮人都是窮在運氣和機會上。

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現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還有其他的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遵照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只保險箱,在48561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

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也就是成為富人的野心。在頒獎的時候,《科西嘉人報》帶著所有人的好奇,問年僅9歲的蒂勒,為什么想到答案是野心,而不是其他。

蒂勒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巴拉昂的謎底和蒂勒的回答見報后,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種震動甚至超出法國,波及英美。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他行業幾位年輕的富翁就此話題接受電臺的采訪時,都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一種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即缺乏野心。

馬云說的很對,窮人雖然缺錢和缺物,但真正缺的卻是野心,像馬云一樣成為富人的野心。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安于現狀、只求一時滿足,而不著眼將來,更沒有成為富人的野心。也許他們在睡眠中做過成為富人的美夢,但那不是真實的。夢畢竟是夢,現實的情況還是沒有改觀。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真正有何需要。人們大多數時候都在茫然地工作著,他們寄希望于奇跡的出現,只知道埋頭工作,卻從不思索自己究竟在為什么工作。他們就像溺水的人,在毫無目標的掙扎中耗去了數倍于求生所需的能量,沒有野心、沒有思想、沒有方向、窮盡全力,最終一事無成。

如果你連讓自己懷有強大野心的膽量都沒有,那你的成功從何而來?在精神世界里,所有的能力都可以轉化為現實的力量,你只需發現它和相信它,把它變成現實。這是你的正當所得,因為你的“野心”會給你力量去左右環境,去獲得財富、幸福和成功。所以請記住,統治世界的不是意志,而是欲望,即使我們現在是個窮人,也要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像堅持初戀那樣堅持你的夢想

馬云曾經說過:“初戀是最美好的,每個人第一次戀愛都是最容易記住的,每個人初次創業的時候理想都是最好的,但是走著走著就找不到這條路在哪里了,其實你的第一個夢想是最美好的東西。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時,那30多家公司,我記得現在全部關門了,只有我們一家還活著。我們是堅持初戀的人,我們是堅持夢想的人,所以能走到今天。”

1999年春天,阿里巴巴創辦之初,馬云對公司僅有的18名員工信誓旦旦地說:“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的前十位。”馬云為阿里巴巴確立的目標有三個:第一個是要做80年持續發展的企業;第二個是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第三個是讓所有的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網站。

馬云還表示,“我們現在好像在建一座大樓,今天是裝一根水管,明天是安一個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亂七八糟的,而且經常改來改去。現在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可以這樣說,阿里巴巴要建幾棟樓,現在的基坑都已經打好了。也許到2009年,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面目基本清晰的阿里巴巴。”

即使在越來越多的人對阿里巴巴將信將疑的時候,馬云的這種高舉高打策略也沒有動搖過。他像堅持初戀一樣堅持著這個夢想,經歷數年的拼搏和奮斗后,他最終實現了這個夢想。

馬云的這段經歷,為創業者點出了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對于創業者來說,自己是否具有強烈的創業意愿,是否能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不確定,那么最好就先別創業了,因為打從創業第一天開始,每天都會與“挫折”為伍,與“困難”相伴。要想成功堅持下去,需要你有堅持不懈的強烈意愿,就像堅持“初戀”那樣。

現代的中國社會,每個人的生存不再單純依靠土地,必須要以就業和創業為生。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開始失業,很多人也開始選擇創業。選擇創業,每個人所堅持的理由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要賺錢,有的人要改善生活,還有的人想挑戰自我。但是,不管你創業持有的理由是什么,在創業開始,你一定得有強烈的意愿,否則就不會有強烈的信念去面對挑戰,克服難題。就好比馬云,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即使是在阿里巴巴最困難的時候,馬云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動搖,勇往直前,將阿里巴巴發展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電子商務企業。他靠的就是對創業成功的強烈意愿,他堅信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一定會取得成功。

參考馬云的創業理念,創業者必須要有一個夢想。同樣,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也必須有一個遠大的夢想。當然光有夢想還不夠,有了夢想之后,必須要堅持下去。在最困難的時候,還要熬得住。只有像堅持初戀一樣堅持夢想不放棄,熬住了,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更好把握住,成功才會不期而遇。生活就像一杯不加糖的苦澀咖啡,有目的地去品嘗,才會品嘗到里面最真實的味道。生活原本就不是容易的,堅守在夢想道路上不斷追逐才會快樂。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夢想,都曾在夢想的道路上留下或多或少的足跡。成長的路上從來都是成功與失敗并存的,我們只有在失敗中不斷吸取教訓,在成功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更快地抵達夢想彼岸。兇猛的野獸被獵人射傷時,它依舊瘋狂奔跑,它的夢想也許就是逃出去,然后活下去。我們若擁有胡楊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朽的精神,那實現夢想還會困難嗎?

生活中,我們就像生存在孤島的人,沒有交通工具,就永遠認為這個世界只屬于我們,根本不會曉得天外有人,山外有山;我們就像一粒沙子,在風中慢慢沉淀,沉下去,你就不會再為夢想努力,你也就永遠不會再見到陽光了。

所以,我們要像馬云一樣,堅持夢想,不斷耕耘。懷著夢想堅持航行,才有可能抵達夢想的彼岸;只有頑強拼搏,才會有輝煌的未來。我們要為夢想守候,要為夢想努力,因為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本去追逐夢想。我們要一路歌唱,一路努力,為最終實現夢想癡狂!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有了強烈的意愿之后,創業者才有“資格”進入第二個步驟。好比你要學游泳,如果你本就討厭它,根本不愿學,沒有學會的理想和學習的意愿,學會就十分困難。理想有了,意愿也有了,再腳踏實地地學習游泳知識,堅持不懈地練習游泳動作,才可能最終學會游泳。

創業的道路充滿了艱辛,如果缺乏強烈的意愿,就很難堅持到最后。因此,對于有志于創業的人來說,一定要牢記馬云的忠告,一定要像堅持初戀一樣堅持自己的理想。相反,如果你無法做到這一點,你就無法搞清楚自己選擇創業的初衷,到底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還是已經決定全身心地投入。若是不清楚自己的創業意愿到底有多大,那么,你的創業之路就很難走下去了。

把夢想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去實現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是由馬云和他的團隊創造的。

阿里巴巴創業初期,經濟拮據,只有區區50萬。這50萬還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50萬,是阿里巴巴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憑著這50萬,馬云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1999年,中國互聯網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的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在瘋狂燒錢。這時的50萬,只不過是新浪、搜狐、網易這些大型門戶網站的一小筆的廣告費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馬云深知,他所有的偉大夢想都要靠這僅有的50萬去實現。因此他將夢想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初期的每個目標都和這50萬息息相關,而他的每個具體目標都離不開“精打細算”這個詞。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馬云給員工開的工資是500元,而公司的其他開支更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兒來用。通常外出辦事,馬云和員工都發揚“出門基本靠走”的精神,他們很少打車。據說有一次,馬云帶著大伙出去買東西,東西很多,實在沒辦法了,他們才選擇打車回去。大家紛紛在路邊向的士招手,來車如果是桑塔納,馬云就擺手不坐,直到等來了一輛夏利,馬云才帶著大伙兒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費用比桑塔納便宜2元錢。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成為了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云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跡。

馬云的故事告訴我們,夢想和目標,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于夢想可以是模糊的、沒有期限的,而目標則是明確的、需要量化的、有期限的。

當我們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時,我們必須將這個夢想具體量化成為一個遠期目標,然后將遠期目標分解成長期目標,再將長期目標分解為中期目標,之后將中期目標分解為短期目標,從年、月、周,最后分解到具體每天要做些什么事情上。然后,我們通過每天持之以恒的行動去實現一個個小目標,我們的短期目標就會實現,接下來是中期目標、長期目標、遠期目標。而最終的遠期目標就是具體化的夢想,因此我們也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人從出生到死亡,占據我們一大半時間的就是職業生涯,而職業生涯不是短短的百米沖刺,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在這場馬拉松比賽中,只有方法得當且狀態穩定的人才能跑到終點。在普通的馬拉松比賽中,人們常常把全程分為十個小目標,每一個目標只有短短的四公里。這不算很長,普通人也能接受。每一次堅持都是一個目標的完成,持續下去就能堅持到最后。人也只有制訂了目標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需要做什么,給自己訂的計劃就不會因為自己不知道做什么而完成不了。

如果目標明確了,計劃完善了,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吧!因為只有付出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不行動,制訂再好的計劃和目標都是枉然。你不去做怎么知道你做不了?你不去做怎么知道不會成功?你不去做怎么知道你做不好?所以我們有了目標、有了計劃就要開始行動起來,所謂“心動不如行動”。

我們在行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紕漏和差錯,我們必須要及時修正,謹防一錯再錯,及時調整好方向,嚴防錯誤不斷地蔓延。每一個夢想都是一場耐力考試,也是一次人生磨練。把偉大的夢想具體化,就是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又一個具體的“渺小”目標,只有堅持不懈地完成小目標,并在磨煉中不斷獲得升華的人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看見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

馬云曾經說過:“看見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只兔子,一會兒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會丟掉。”

馬云解釋說:“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誤,第一是有太多的錢的時候,第二是面對太多的機會。一個CEO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因為機會無處不在,一個CEO更應該看到災難,并把災難扼殺在搖籃里。”

馬云的話告訴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機會很多,能不能抓住機會,關鍵在于三點:一是時刻做好準備;二是用敏銳的眼光捕捉機會;三是要有平和的心態,不貪多求全。

準確地把握先機,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成功特質,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商業競爭精神。所謂把握先機,就是掌握你所在領域的一些信息,并了解競爭對手在你面前所刻意制造的印象,之后再合理利用這些資料,以獲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或者扭轉商業上的不利形勢。對于有志于成功的人來說,把握先機顯然是一種靠直覺來取勝的方法。

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掌握先機呢?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在商業競爭中,一個成熟的人必須知己知彼,徹底洞悉這場競爭各方面的大致情勢。只有做到這些,他才能知道如何與他人競爭,以及了解市場的需求,或者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議,并嘗試找出適當的方法來滿足他人的要求,從而讓自己盈利。

馬云堅信在任何商業情勢中,都一定存在一些契機讓我們去發現。但馬云同時也告誡我們,不能貪心,不能急躁,更不能太冒進。首先要找出好的商業契機來,然后,各種契機才會主動出現。當商業契機出現時,你就必須用盡一切方法去抓住它,且需要格外注意細節和杜絕貪心。

人生在世,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你懂得把握,那么時間對你來說是足夠的,因為你已經在有效的時間內做完了你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懂得把握,就算你擁有再多時間,也是浪費而已。

人人都說要把握機會,可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把握機會?

有一個旅行家在去往珠穆朗瑪峰的旅途中碰到一個流浪者。流浪者問旅行家,你和我一樣都是四處漂泊的人,為何我和你的命運卻截然不同?這太不公平了。

旅行家笑了笑,回答道:“我們雖然都在四處漂泊,但是我在漂泊的過程中,不斷發現、不斷尋找、不斷去解開自己的疑問,簡單說,就是我比你懂得把握機會和時間。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上帝對每個人最公平的兩個地方,就是每個人每一天都只擁有24個小時,每個人也都會經歷生老病死。我比你強的地方只是把握住了自己的時間,把握住了劃過身邊的每一個機會,不讓它白白流失罷了。”

旅行家說得很對,世界本來就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平。但是上帝對每一個人都很公平,因為每人每天都有著相同的時間,每人都會遇到好的機會。每個人從一出生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地方只是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這些不同便造就了現在世界上的種種所謂的“不公平”。

“塞翁失馬,焉之非福。”這個成語我們從小就知道。世界上是有著很多不公平的存在,難道我們就要向不公平的命運低頭妥協嗎?難道我們身邊就沒有機遇的存在嗎?不是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往往被自己的悲哀遮蔽了雙眼,看不到眼前走過來的幸福和流逝的機遇,沒有把握住它們,所以才一再抱怨命運的不公。

有句話說得很好,“與其詛咒黑暗,不如學會讓自己發光”。學會把握機會,懂得感恩命運,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哪條路是絕對平坦的,也沒有哪條路是絕對的崎嶇。人生就像轉角一樣,要是你沒有進入轉角,你就永遠不知道轉角后的景色,也永遠不知道轉角后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所以我們要懂得把握住機會,給人生多一種轉變的可能。

馬云告訴我們,要把握機會,把握時間,把握身邊對自己有利的任何人和事。學會把握,你就不會永遠是一個貧困的人。所謂的機會,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鋪路石,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生路上,石頭很多,機會很多,我們該如何取舍?

正如馬云的“十只兔子論”一樣,我們不可貪多,要實事求是,不能好高騖遠,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機會,專注于自認為最好的那個機會。畢竟人生道路很長,這是一條只進不退的路,機會每個人都有,卻只有懂得珍惜機會,并且不好高騖遠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相反,那些不懂得如何把握時機的人,卻只能在機會面前抱怨自己的不幸,這樣的人是不會成功的。做人和拾麥穗一樣,機會可以說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麥穗。我們要向馬云學習,懂得抓住眼前的機遇,抓好你看上的那一只兔子。

從來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

時至今日,馬云雖然已經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可他依舊很謙虛,他常說:“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成功的時候,也是開始走向失敗的時候。”

在外界看來,阿里巴巴是一個很成功的企業,但在馬云的眼中,阿里巴巴卻有著不少內憂外患。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他常說:“我覺得公司危機很大,要不我怎么可能這5年來沒有重過一斤肉,而且現在越來越瘦呢?”馬云有點調侃地說,“我以前想公司大點可能自己就輕松了,現在發覺公司越大越累,CEO天天想的就是公司的危機在哪里。”

馬云認為,阿里巴巴內部危機在于電子商務正在高速發展,在未來幾年也許會出現井噴現象,他擔心的是,阿里巴巴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應對了。馬云說:“我們員工的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現在已有20000多人,我們做的行業已經形成產業鏈了。有的時候會發現行業發展起來了,但跟我們的企業卻沒什么關系,因為人家起來了,你反而滑了下去。所以,我非常擔心公司內部的管理能不能迎合網絡的發展,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人才來解決這些問題。”

對于阿里巴巴外部存在的危機,馬云認為更大。馬云分析,現在阿里巴巴和淘寶網越來越強大,這種強大是現階段的強大,這對行業、對公司非常不好,“我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是建立產業鏈和生態鏈”。為了解決這些危機和難題,阿里巴巴的高管一直在研討這些問題和企圖找出解決辦法,甚至到蒙牛集團去取經,看蒙牛是怎么幫助奶農實現增收的。

“你想,那么多奶農都賺了錢,蒙牛能不賺錢么?”馬云說,“如果阿里巴巴、淘寶網的千萬網商都能賺錢,我們也不可能賠錢。”

“第一,要相信自己的理想;第二,要堅持;第三,邊工作邊學習,要是停止學習就會走向失敗;第四,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首先要選擇正確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做得越對死得越快,我現在感覺到很幸運,阿里巴巴選擇了電子商務這么一個正確的方向。”馬云說。

盡管經營企業遇到危機和難題,但馬云認為,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夢想,只要用科學的方法,企業總會一天天長大。馬云在如此成功之后,仍然具有憂患意識和如此的上進心,可見他的成功絕不是一步登天的,他是一步步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獲得成功的。

如馬云一般,每個人的人生路上,可能會春風得意,也可能會坎坷不平。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持走下去。榮耀也好,屈辱也罷,我們都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要少一些無奈感慨,多一份從容淡然。

人們常說,對目標的執著追求可以去高就,但是做事情的時候心態一定要低就。人只有經歷了挫折、拒絕、打擊、折磨和否定,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所以,我們要把心態放平,即使面對無奈的現實,也要做到內心強大。

簡單來說,把心態放平,就是做人要有理想,但不要過于理想化;把心態放平,就是要先調整自己的心情,再解決事情;把心態放平,關鍵就是要有勇氣做你自己。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凡是那些令人矚目的成就,沒有哪個是一夜之間取得的;成功者若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是不可能獲得“登天”的成績的。

有一位年輕的畫家剛出道時,三年也沒有賣出去一幅畫,生活窘迫的他感到很苦惱。于是,便去求助一位全國知名的老畫家。

在老畫家的家里,年輕畫家將自己的苦惱向老畫家傾吐了出來,他說為什么整整三年了自己居然連一幅畫都賣不出去。

那位老畫家并不吃驚,反而問他的一幅畫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年輕人的回答是大概一兩天,最多不超過三天。

老畫家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年輕人,其實我也是像你這樣的啊!不過是把時間顛倒過來罷了。我用三年的時間去畫一幅畫,當畫好了以后,不到三天就賣出去了。你那方法不行,要不就試試我的方法吧!”

年輕畫家聽了老藝術家的話,有所感悟,匆匆道謝離開了。最終他也成功了,他的畫變得異常搶手。

顯然,馬云和年輕畫家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那些靜下心來應對長時間的苦難與挫折的人,才能夠繩鋸木斷、滴水穿石,最終取得成功。

也許生命真的是一個奇跡,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沒有一步登天的神話。任何讓人羨慕的成就,都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和付出,如同蝴蝶破繭一樣。誰能真正體會過蛻變過程中蝶蛹的疼痛和無助呢?

也許那些一步登天的人最開始都是無人知曉,更是無人喝彩的,他們只有自己給自己打氣,在漫長的等待與煎熬中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然后才會被路過的人發現。真的,那些看似“一步登天”的人靠的不是運氣,只是在漫長的努力過程中默默無為罷了。

那我們為何無法成功,為什么會淪為平凡的人?這不是因為我們運氣不好,也許恰是因為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比如,不用努力就有了可以養家糊口的工作,不用努力就找到了一個還算滿意的愛人。于是,我們逐漸被平凡的生活打倒,選擇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淡生活。再然后我們開始不斷抱怨這種平淡,卻從來不會慶幸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草根明星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對夢想的執著

19歲那年,信心十足的馬云終于再次走進高考的考場。那一次,他的數學考了19分。當馬云拿到成績單以后,父母再也不對這個“不爭氣的孩子”抱任何希望了。他們無奈地搖頭,“沒治了,沒一點希望了”。這一回,父母都勸馬云:“你就徹底死了這條心,安安穩穩做個臨時工,學點手藝吧。”

馬云卻不甘心,連續兩次的高考失利,反而讓他越戰越勇。由于馬云無法說服父母讓他繼續復讀,他只得一邊打工,一邊復習。為了工作和學習,馬云白天打工,晚上讀夜校。為了找一個好一點的學習環境,也為了激勵自己,一到星期日,馬云就早早起床,趕到離家很遠的浙江大學圖書館去復習。

20歲那年,馬云準備參加第三次高考。在走進考場前的一天,一位姓余的數學老師跟他說:“馬云,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從此以后要倒著寫!”在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云還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個去套。那一次,馬云的數學考了79分。

在第三次高考成績出來后,馬云的數學雖然“超常發揮”考了79分,但總成績仍然與本科線有5分之差。不過,馬云對此已經很知足了,他安慰自己說:“就我這水平,能有個大學上就不錯了,管他什么專科、本科!”

令人驚喜的是,就在馬云準備邁進杭州師范學院讀專科時,天上居然掉下了個碩大無比的“餡餅”砸在他的頭上!由于杭州師范學院的英語專業剛剛升級到本科不久,在馬云報考英語專科的那一年,本科專業居然出現了報考人數少于計劃招生人數的意外情況。

于是,為了完成計劃,外語系的領導們破例制定出了讓部分成績優秀的專科生“直升”本科的特殊政策。就這樣,在專科生里英語成績最好的馬云,便搖搖晃晃地被調配到了本科專業,可以說是撿了一個大“餡餅”!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純粹偶然的,馬云也是,他高考的成功背后,有兩次考試失利的經歷,更有著他對讀大學這個夢想的無比執著。因此,一個人需要有自己的夢想,因為有夢想才會有追求,有夢想才會有發展。后來,馬云在創業的時候,也是因為心中有夢想,他才會堅持去做這件事。

均瑤集團的創始人王均瑤曾經向媒體透露過一個小秘密。自從年幼的自己第一次看過電影之后,他就一直渴望自己能擁有一臺幻燈放映機,可以為自己深愛的家人播放幻燈片。

后來,這個小小的心愿一直被自己珍藏著。沒多久,他真的購買了一臺黑白膠片的放映機。有了這個放映機,王均瑤就拿著它去父母家中放給母親看,還帶著它到三峽,播放給三峽的朋友觀看。

關于對夢想的執著,馬云還提到了夢想一定要有激情。他說:“干任何事情必須有激情,沒有激情什么事情也干不好。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有一條就是激情。有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說的就是這個。”

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經商創業也是如此,需要為自己設定目標,并堅定地朝著目標去走。記住,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不敢有夢想的人,生活必定是平淡庸俗的。正如英國盲人教育大臣戴維所說:“只要有夢想且不斷地追尋,你就能夠夢想成真。”

執著是夢想成真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可以說執著是滴水穿石,執著是愚公移山,執著是精衛填海,執著是鐵杵成針。執著于夢想,再大的困難都能解決,即使道路再崎嶇也能一馬平川,風雨再大都會擁抱晴天!

我們在形容草根明星時總是用“一夜成名”這個詞語,也許很多草根明星真的就是在一夜之間成名的,他們從無人問津變成眾人焦點。相比而言,人們更容易羨慕他們能站在耀眼的舞臺上,祈禱自己也能有如此的運氣,卻忽略了他們風光亮麗的背后辛酸的另一面。

也許,在局外人看來,這些草根明星真是運氣使然,但對他們本人來說,這“一夜成名”不是太快,而是太慢了。有誰知道他們為了那一次演出排練了多少時間?幾個月、幾年、十幾年?答案恐怕無人知曉。這些草根明星的“一夜成名”也許是對他們在承受了足夠多的失敗之后的一種補償罷了,根本不覺得有什么奇怪之處。

就像《西游記》中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取得真經一樣,他們可是足足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才修成的正果。誰敢說獲得真經只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呢?草根明星能夠執著于夢想,在面對困難和失敗面前那種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如果我們能擁有執著的精神和失敗的經歷,才會懂得這一切其實是水到渠成,絕非運氣使然。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即使是草根明星的一夜成名,背后也隱藏著對夢想的執著。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退縮,要挺身而進,執著努力。只有執著于自己的夢想,不斷超越進取,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寬闊。所以請記住,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后五分鐘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江陵县| 罗甸县| 乐陵市| 东莞市| 兴宁市| 台江县| 青神县| 济阳县| 宝应县| 杭州市| 静乐县| 台东市| 简阳市| 新蔡县| 成武县| 三门峡市| 兴山县| 海门市| 娄烦县| 榆林市| 自治县| 襄城县| 如皋市| 布拖县| 高邮市| 富顺县| 永春县| 庄河市| 林州市| 滦南县| 九寨沟县| 舒城县| 旺苍县| 彩票| 稻城县| 扎兰屯市| 英山县| 互助| 阿拉善左旗|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