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座的人愛憎分明,也可以說直接、單純——我說喜歡你就喜歡你,說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很直接。白羊座的人很難去搞陰的,他所動用的手段很少有陰謀,基本上都是陽謀。就連詭詐的軍事讓趙匡胤玩起來,有時候也來個正大光明。
白羊座的帝王
漢獻帝劉協(xié)(公元181年4月2日)
南朝宋武帝劉裕(公元363年4月16日)
北魏孝明帝元詡(公元510年4月8日)
唐德宗李適(公元742年4月19日)
唐昭宗李曄(公元867年3月31日)
后漢隱皇帝劉承祐(公元930年3月28日)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
金世宗完顏雍(公元1123年3月29日)
金宣宗完顏珣(公元1163年4月18日)
我們看右邊一幅京劇上趙匡胤的臉譜圖,十分有意思。趙匡胤臉譜譜式為“紅整臉”。“整臉”是指用一種顏色作為主色,不勾出任何花紋,不歪不破。趙匡胤的臉譜為什么是紅整臉呢?因為在京劇臉譜中用紅色作為主色表示“忠勇”,也代表著熱情奔放、坦率真誠、勇猛莽撞、性格耿直、豪放大度、寬厚有量……這些都是白羊座人的特點。而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又恰恰是白羊座。
另外,本身在中國的民間傳說或傳奇戲劇中的趙匡胤就是紅臉,說他是“面如重棗”,就像重陽節(jié)那紅棗似的。
中國有句對男人的褒義形容詞稱“紅臉漢子”。什么叫紅臉漢子?不藏私、不藏奸、有一說一、直來直去、不會掖著藏著、不會作假、不會來陰的暗的臟的爛的、見義勇為、猛烈剛強、講義氣、夠朋友、值得交。這樣的男人叫紅臉漢子,趙匡胤就是這樣的人。
行動第一 見義勇為
大家都知道民間傳說中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說的就是趙匡胤在未登帝位前的“青蔥”歲月之時,在長安憤懲強暴后,為避禍而喬裝改扮離開長安。一日,路過清幽觀,偶然發(fā)現(xiàn)了被強盜囚禁于暗室的姑娘趙京娘。白羊座那是一個“行動派”星座,不像有些星座,是天橋把式座——光說不練。白羊座的人以行動為第一,見義勇為??梢哉f白羊座都是活雷鋒啊!見到女子落難,焉能不救?于是,趙匡胤就對這位素不相識的弱女子伸出真誠地援助之手,把她救出虎口。一打聽,她家還挺遠。趙匡胤怕趙京娘路上再遇到歹人,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送你回家!于是迢迢千里相送。
為避男女之嫌,反正都姓趙,五百年前是一家,咱們干脆結(jié)拜為兄妹。一路倆人是兄妹相待,日夜兼程起居飲食坐懷不亂。坦率吧?真誠吧?路上也有匪徒恣擾,但趙匡胤武藝多好啊,自創(chuàng)“太祖長拳”,就是少林長拳,傳說就是趙匡胤創(chuàng)出來的,所以少林長拳又稱“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掌中一根虬龍棒(亦有做“囚龍棒”),武藝超群。
趙匡胤就憑著一身正氣和剛強武藝,憑著白羊座人行動派做事風(fēng)格,安全地將京娘從山西送到湖北的家中,那真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無怪乎人們常說白羊是天生的俠客,是十二星里最GENTLEMAN的星座,身上的正義感是與生俱來的?!摆w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這也是白羊座的人都能在困難和危險的關(guān)頭,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品格和勇氣,得到人們的敬佩和贊揚。也許正是這種仗義的性格,使得趙匡胤能風(fēng)風(fēng)火火闖九州,凝聚了天下好漢,成就了他帝王霸業(yè)!
愛憎分明 果斷決絕
白羊座的人愛憎分明,也可以說直接、單純——我說喜歡你就喜歡你,說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很直接。白羊座的人很難去搞陰的,他所動用的手段很少有陰謀,基本上都是陽謀。就連詭詐的軍事讓趙匡胤玩起來,有時候也來個正大光明。
比如,趙匡胤還在周世宗柴榮手下的時候,后周攻打南唐的壽州(今安徽壽縣),南唐派來了不少援兵,為了切斷壽州的援兵,必須先攻克滁州(今安徽滁縣)。因這個地方是淮河南岸的軍事重鎮(zhèn),更是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西北部的天然屏障。打下滁州,不但可以把壽州的外援給隔斷,孤立壽州,還可以控制南下長江的門戶。
這么重要的地方,人家南唐也不傻,早就派重兵駐扎在這里了。尤其在滁州北面有一個關(guān)隘叫清流關(guān),關(guān)高墻厚,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有南唐大將皇甫暉和姚鳳率領(lǐng)十五萬大軍把守,那更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萬夫當關(guān),億夫莫開。
皇甫暉可牛掰了:我看你周軍得派多少人來打我!正牛呢,周世宗派趙匡胤帶兵來了?;矢熢诔菢巧峡矗骸耙?、二、三……”一數(shù),?。∵@小子就帶了五千人兒?
正是,白羊座的人嘛,就是敢于接受挑戰(zhàn)。這也反映了白羊座的人那種樂觀主義精神,從來不在任何困難和失敗面前低頭。再說了,不打也不行啊,要想打壽州就得打滁州,要想打滁州就得打清流關(guān)。但是,人家十來萬,自己兵幾千,自己在關(guān)下,人家守著關(guān),敵眾而我寡,你說怎么辦?強打?找死。不打?不成。
這時,本地有個姓趙的人(很多人說是趙普,個人保留意見)告訴他:這里有一條小路,可以不用打清流關(guān),直接就繞到它的背后了,不過道路比較難走。
但困難擋不住白羊座。具有明快決斷力的“趙白羊”立刻行動,連夜帶著大軍沿小路悄沒聲動的就繞到了清流關(guān)身后了。清流關(guān)守兵眼睛光盯著前面了,哪知道后面來人啊?早晨起來像往常那樣把后門就給打開了。
趙匡胤早就帶兵埋伏在那里,一看門開,立刻殺出,出其不意,殺進城內(nèi),逢人便砍,遇人便剁,挨著就死,碰著就亡,頓時清流關(guān)內(nèi)大亂。守將皇甫暉大吃一驚:本來是臉前的痤瘡,怎么成屁股后面的痔瘡了?轉(zhuǎn)移得太快了吧?抵擋不住,帶著殘兵敗將退守滁州去了。這一仗,打得皇甫暉的兵沒剩多少了。
趙匡胤乘勝追擊,攻打滁州,站在城下讓皇甫暉投降。
這下老將軍皇甫暉急眼了,扒著城垛口喊上了:“嗨!姓趙的,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不過是各為其主。你已經(jīng)偷襲了我的清流關(guān),窮追猛擊又來打滁州,未免欺人太甚吧?自古以來,自有戰(zhàn)死的將軍,沒有投降的懦夫,你想要我投降,沒門兒!哎,趙匡胤,你要真是條漢子的話,你有沒有膽量,讓我率部出城,擺好陣勢,堂堂正正,一決高下?”
到這個時候,趙匡胤什么反應(yīng)?他居然答應(yīng)了,讓皇甫暉出城對決,你說這個人是不是很正大光明?當然,皇甫暉開關(guān)后出了意外,由于關(guān)內(nèi)人馬眾多,現(xiàn)如今可能都被嚇破膽了,往外一放,沒有了秩序。你擁我擠,亂成一團。趙匡胤一看有機可乘,立刻調(diào)動了白羊座的人當機立斷、付之行動和速戰(zhàn)速決的優(yōu)點,拍馬舞劍直奔皇甫暉,一劍砍中皇甫暉的腦袋,把他生擒活捉(可能皇甫暉練過鐵頭功)。因為這個,后世有人說:“趙匡胤是故意放皇甫暉出來的,這是個陰謀,是故意趁他出來之時陣腳大亂,出其不意,突然襲擊?!睂τ谶@個觀點未免有些主觀唯心主義。因為皇甫暉那是南唐有名的老將軍,勇猛善戰(zhàn),平常治軍有方。趙匡胤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就敢確定皇甫暉一出門陣腳必然大亂呢?又怎么能確定,自己肯定能趁著陣腳亂就可以突襲取勝呢?既然這些都不能肯定,那么趙匡胤答應(yīng)皇甫暉出門就是冒險,他這種行為我們只能看成是他白羊座光明磊落的一個特點了。
再加上,白羊座本身坦率真誠、豪放大度、寬厚有量。所以,白羊座的人對待自己的敵人,或者自己不喜歡的人都比較的寬厚、仁慈。趙匡胤就是這樣,心地是比較寬仁的。他雖然身為大將,領(lǐng)兵作戰(zhàn)。但他骨子里的理念確實不愿意殺生,以仁為本。
寬仁大度 以仁為本
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七月,趙匡胤一行等人巡視了武成王廟。
武成王廟是個什么機構(gòu)?。窟@個廟在古代了不得。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中國人“文”崇孔子,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李隆基一高興就給孔二爺(尊稱一下吧)封了個“文宣王”,供奉他的廟就叫“文宣王廟”,俗稱“夫子廟”,簡稱“文廟”。有“文廟”就得有“武廟”,就像有“龍王廟”就得有“火神廟”,有“娘娘宮”就得有“閻羅殿”一樣,都是配對矛盾統(tǒng)一的。
“武廟”就是供奉那些打仗牛人的廟宇。主神就是扶周滅紂的姜太公,所以開始叫“太公廟”。為什么供奉姜子牙?一者,他可以說是軍事家的始祖了,也有著作,還打了勝仗,安邦定國。另外,估計那時候就把姜子牙傳神了,可能就已經(jīng)能夠“斬將封神”了,手里一根打神鞭,連神仙都能打,何況打凡人呢?肯定要供就供他啊。所謂,“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嘛。這太公廟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到了肅宗朝。可能李亨因為安史之亂弄得腦仁都疼,心里埋怨他爹李隆基:你封什么孔子文宣王啊,那有什么用?現(xiàn)在要打仗,得動武,得求一些武神保佑早日平滅叛亂。唐肅宗干脆就把姜子牙追封為“武成王”了,結(jié)果太公廟也立刻鳥槍換炮,升格為武成王廟,與孔二爺?shù)奈男鯊R對等了。
文宣王廟孔子身邊有七十二賢,武成王廟自然也不能說就姜太公老哥一個,還得有些“陪神”。不過,在當時,武成王廟可是絕對的“牛廟”,里面的供奉,不是誰想享用就能享用的。能和姜子牙在一廟受饗的“陪神”也得是武功卓著之人。所以,從歷史各朝代里的武將中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拔了又拔、撿了又撿,最后也選了七十二位,跟文宣王廟七十二賢相對應(yīng)。于是乎,姜太公身邊就陪了這么一批人: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張良、韓信、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李靖、徐懋功……不用再往下列舉了吧?這些人選出一個來就夠中國折騰一陣子的。
趙匡胤這天就來參觀武成王廟了,本來挺高興的,但看著看著,趙匡胤臉沉下來了。怎么?他看到白起了。
白起是戰(zhàn)國時秦國大將,而且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大將,可怕到什么程度?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死在白起手上的其他六國將士達160萬之多,也就是說白起把當時六國一半的男壯丁都給滅了。最厲害的一次,那就是秦趙長平之戰(zhàn)。說因為趙括紙上談兵,讓秦將白起俘虜了趙國四十萬士兵。結(jié)果,一夜之間,白起把這四十萬俘虜全都給“坑殺”了。其實,“坑殺”應(yīng)做“阬殺”,就是用欺騙的手段殺死降軍的意思,當然也有些人理解為挖個大坑把人活埋了(好像秦國論戰(zhàn)功都是數(shù)人頭,莫非活埋后再扒出來砍頭)。你說這人可怕不可怕?都不能稱之為“戰(zhàn)神”了,簡直是“殺神”啊。無怪被選為七十二戰(zhàn)將前十名,就排在姜太公左列第一個。
可是,趙匡胤看到他火了,用手一指,說了一句話:“白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說像白起這樣的連俘虜都殺的人,還有什么武德?根本不配放在這里受供奉?!鞍寻灼鸬乃芟窠o我抬出武成王廟扔了!”扔哪兒去?反正《西游記》上從廟里抬出神像都扔進“五谷輪回之所”,這個是不是也扔那里就不知道了,反正給扔了。
趙匡胤為什么那么恨白起?。坎皇呛?,是看不起他。其一,趙匡胤看不起“殺降”之人——人家都投降了,又沒有威脅你的生命,你把人給殺了,太不仁慈了,白羊座的人看不上眼;其二,白起殺人是用欺騙的手段殺的,麻子不叫麻子——坑人嘛。行事一向磊落的白羊座哪能看得起這樣的行為呢?所以,白起的塑像下臺了。
不僅趙匡胤讓白起下臺了,而且緊跟著張飛、關(guān)羽等二十二人也集體丟了“飯碗”,光榮下崗。有人可能問了:張飛下崗可能是這位太莽撞,趙匡胤看不上。但關(guān)公這么大的腕,忠義無雙之人怎么也給拿下來了?雖說關(guān)羽在民間的呼聲挺高,但在胸襟寬廣的白羊趙匡胤眼中他卻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關(guān)羽確實目空四海,尤其對讀書之人更是不屑一顧,這點讓非常尊重文士的趙匡胤受不了;另外,關(guān)羽還跟曹操爭過一個美眉,最后愣是沒能爭過人家曹操,這也讓趙匡胤很鄙視;再加上在當時,民間對關(guān)羽的崇拜沒有后世那么嚴重(到后世武成王廟基本被關(guān)帝廟給代替了),當時太公身邊左右十位最高的戰(zhàn)神三國中就選了諸葛亮,關(guān)羽靠邊站,根本排不到前十強。再加上趙匡胤看不起他,前七十二強都別進了,也給扔了。當然,關(guān)羽被扔了六十年之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他又“復(fù)職”重新進去了。
有人可能要問趙匡胤了:“這一下子從武成王廟里剔除二十多個,不就跟孔子門下七十二賢對不上了么?”怎么對不上了?剩下的這五十位隨便選倆都能把孔門七十二賢全給扁了。
趙匡胤的寬仁大度是不針對某類人或某類事的,可以說他的這種寬仁大度是“普適”的。他對前朝政權(quán)的繼承人是寬仁大度的。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奪取了后周老柴家的政權(quán)。登基之后,就得把老柴家從宮里清出去,皇宮從此改姓趙了。清人的時候,趙匡胤發(fā)現(xiàn)有個宮嬪抱著一個孩子往外跑呢。趙匡胤就把她給叫住了:“你抱的孩子是誰?。俊睂m嬪嚇得渾身打哆嗦,不敢說假話:“是周世宗的兒子?!?
這個問題嚴重了。趙匡胤剛剛從周世宗的兒子周恭帝柴宗訓(xùn)手上奪了權(quán)。歷代這些被奪權(quán)的舊皇室成員都是新皇帝最為忌憚的人,新政權(quán)沒有穩(wěn)定,老政權(quán)陰魂未散,前朝遺老遺少很容易打著舊皇室成員的旗號來個“反X復(fù)X”。所以,歷史上很多篡位奪權(quán)登上寶座的皇帝都會對前朝皇室成員大開殺戒,以圖政權(quán)穩(wěn)固。現(xiàn)在,趙匡胤剛掌了權(quán),連柴宗訓(xùn)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都不知道呢,這兒又冒出來一個“先帝”的兒子,氣氛立刻就緊張起來。
當時,趙匡胤身邊跟著一幫文武,像范質(zhì)、趙普、潘美都在。趙匡胤回頭就問他們:“你們看這孩子我應(yīng)該如何處理呢?”趙普等人很干脆,這還用問么?“斬草除根,永絕后患啊,我的陛下!”
趙匡胤聽完沒做聲,一看潘美在后面站著沒說話,趙匡胤就問:“潘美,你怎么不說話呢?你的意見呢?”
潘美仍然不言語。趙匡胤明白,這些人可能有所顧慮,怕直言說出來惹禍上身,好吧,既然你們不敢說,朕就先把我的態(tài)度告訴你們:“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我白羊座的人怎么能干這種事兒呢?
潘美一看皇上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他這才敢開口說:“陛下您別忘了,當年您和俺老潘可都在同一個老板——周世宗柴榮手下打工。現(xiàn)在你問我該如何處理這個孩子,你說讓我怎么說?我要是勸陛下殺了這孩子,我對不起老老板周世宗;但我要是勸陛下不殺這孩子,陛下您一定會懷疑我的忠心(你怎么向著老老板,不向著我這新老板呢?)”
趙匡胤聽完笑了,明白潘美是不希望自己殺死這個孩子的,“好吧!我不殺他。你把這個孩子領(lǐng)回家撫養(yǎng)去吧。不過,周世宗的兒子在名分上不宜做你的兒子,這樣吧,你就把他當成自己的侄子撫養(yǎng)吧?!?
潘美遵命,就把這個孩子收到了自己老潘家,取名潘惟吉(碰上白羊座的皇帝,他確實夠惟吉的)。打這后,對此事,趙匡胤再也沒有過問過。后來,這孩子長大成人,不但沒有受到任何迫害,反倒做了刺史高官。不但是他,就連周恭帝柴宗訓(xùn)退位后也被趙匡胤封了鄭王,落了個善終。
他對降服割據(jù)勢力的統(tǒng)治者是寬仁大度的。
趙匡胤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天下有很多的割據(jù)勢力,趙匡胤通過統(tǒng)一戰(zhàn)爭,把他們逐一消滅,這些勢力的統(tǒng)治者大部分都投降了趙匡胤。對于降服割據(jù)勢力的統(tǒng)治者,大部分帝王都是采取極端的手段進行迫害。比如,唐統(tǒng)一天下時,俘虜了西秦皇帝薛仁杲、夏王竇建德、后漢王劉黑闥等,都給殺了??哨w匡胤不然,他堅持不殺降王的政策,把所有投降來的君主統(tǒng)統(tǒng)給養(yǎng)了起來。這一點就很能表現(xiàn)出白羊座的光明坦蕩,跟他兄弟陰險毒辣的天蝎座皇帝趙光義有著巨大差別。
舉個例子,宋軍平定后蜀后,趙匡胤下詔讓后蜀統(tǒng)治者孟昶前來京城。
這時,有大臣秘密向趙匡胤上奏說:“孟昶統(tǒng)治后蜀三十年,后蜀離京城千里遠,請陛下擒捕孟氏,殺掉他的臣僚,以防途中變亂。”
趙匡胤看了,輕蔑地一笑,提起朱筆,在奏折后面批了六個字:“汝好雀兒肚腸!”你的肚腸怎么跟老家賊小麻雀似的,太不大氣了!
宋太祖不但沒有擒捕、殺害孟昶及其臣僚,反倒是派人準備御府供帳、鞍馬車乘,高規(guī)格的儀仗隊伍開赴江陵,把孟昶和后蜀的那些文武大臣迎接到了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孟昶的老母親李氏這一次也跟隨孟昶到了京城。由于李氏知書達理、為人明辨,宋太祖對她相當尊重,在詔書中尊稱“國母”。這回,李國母也到了京城。
宋太祖專門派轎子把她抬進宮中,百般安慰這位老人家,說:“國母您老人家千萬別因為國家沒了而傷心,要保重身體。您也不必太思念故鄉(xiāng)后蜀。等過些日子,朕一定派人把您送回老家蜀地?!?
李氏說:“我的老家原本是太原。要是我能歸老太原,可以說是我最大的心愿?!?
當時,宋太祖正準備北伐北漢,太原就是北漢的都城,所以,聽李氏這樣一說,宋太祖非常高興,說:“俟平劉鈞,當如母愿?!钡任移綔缌吮睗h君王劉俊后,一定送您到太原。
您看,宋太祖跟李氏的這番對話,多如一個晚輩在跟一個老人家嘮家常啊。
別說對這么一個老人家,就是對數(shù)次違背宋太祖命令拒不進京的南唐后主李煜,趙匡胤也只是給他名了個“違命侯”而已,絲毫沒有難為他。至于這位獅子座的后主李煜最終還是被毒死了,也是宋太祖兄弟天蝎座的趙光義所為,如果太祖在世,是絕不會難為李煜的。
他對仇人是寬仁大度的。
趙匡胤在二十一歲時離開家門,開始為自己的未來闖蕩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正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此后的三年之中,趙匡胤飽嘗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上過當、挨過揍、偷過菜……備受別人輕蔑與白眼。實在窮困潦倒、走投無路了,想回家又沒有臉回去,只好硬著頭皮,投奔父親(趙弘殷)的同僚復(fù)州(今湖北天門)防御使王彥超。
王彥超一看這家伙跟個要飯叫花子差不多少,滿臉污垢,一身破爛,這不是“犀利哥”么?還想在我這兒混飯吃啊?影響我的軍容!看在同僚的面子上,給了十貫銅錢打發(fā)了。
趙匡胤雖說生氣,但人不逢時的時候又能怎么樣呢?揣上錢又投奔父親的另外一個同僚——隨州(今湖北隨州)刺史董宗。
董刺史還不錯,看在老趙的面子上收留了小趙,讓他當了個小通訊員,跑跑顛顛,干個雜活什么的??啥诘膬鹤佣裾d對趙匡胤卻十分看不起,仗著自己官二代的身份,對趙匡胤呼來喚去,極盡侮辱之能事。趙匡胤經(jīng)常被氣得肚皮發(fā)脹,但也只能暗氣暗憋。
有一次,也不知為什么,董遵誨居然跟趙匡胤辯論起了兵法。這不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夫子門前賣字畫、蓋茨門前玩電腦么?他一個公子哥官二代,連紙上談兵都不會,怎么能是勝過流氓、贏過地痞的趙匡胤的對手呢?當時,被趙匡胤弄了個大紅臉,有些惱羞成怒了,連挖苦帶損:“你趙匡胤既然那么懂兵書戰(zhàn)策,才華蓋世,又怎么落得今天這個地步,還要跟著我爹混飯吃呢?”說完,一甩袖子,揚長而去。
趙匡胤這次真?zhèn)宰鹆?,可能這些天也攢了點積蓄,接著闖天下吧,扛上包袱,他又走了。這一走,真就時來運轉(zhuǎn),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直接就高到了九五之尊。到這時候,一查官員花名冊,嘿,看到個老熟人。誰?董遵誨。這小子憑著他父親在后漢的老關(guān)系一步一步也做到了驍武指揮使。不過,時代風(fēng)云驟變,后漢變后周,后周變北宋,城頭變幻大王旗,董遵諱也變來變?nèi)プ兂哨w匡胤手下之臣了。宋太祖覺得挺有意思,“召我那董愛卿來京與朕談?wù)劇?!?
董遵諱天靈蓋沒嚇飛了,還談兵法啊?要知今日,何必當初啊。沒想到青蛙變天子了。我原來可沒少欺負了他,這下他肯定要打擊報復(fù)。欺負皇上,這罪大了。見到趙匡胤,董遵諱伏地請死,都不是請罪了——趕緊把我殺了吧,擔(dān)不起這個心。
宋太祖笑了,命手下之人把他扶起來,就問他:“哎,你還記得那時你跟我說過的一個夢么?”
當年,董遵諱不是看不起趙匡胤么?曾經(jīng)有一天,董遵諱把趙匡胤喚到身邊,告訴他:“我經(jīng)常做一個夢,夢見城上有紫云如蓋,又夢見我登臨高臺,遇到了一條一百多丈長的黑蛇突然就化作成了一條龍,向東北方向飛走了,身后是雷電交鳴。你說說,這是什么吉兆呢?”其實,當時公子哥董遵諱無非想在趙匡胤面前炫耀自己,顯得自己高他幾等。結(jié)果,趙匡胤就把這事兒記心里了,今天拿出來一問,董遵諱剛站起來,又趴地上起不來了——嚇癱了。
跟著董遵諱來的有很多他的部下,早知道董遵諱得罪過萬歲爺,趕緊進行政治投機,紛紛向宋太祖告發(fā)董遵諱的不法之處,儼然要幫著皇上把董遵諱置之死地而后快。
可誰也沒想到,宋太祖并沒有懲治董遵諱,讓他起來說:“我剛剛下令赦過責(zé)功,又怎么可以糾纏過去那些不快的事呢?你不要擔(dān)心,朕不僅對你既往不咎,還要重用你?!庇谑?,宋太祖就把邊鎮(zhèn)通遠軍(治所在今甘肅隴西)交給他治理。
董遵諱感恩戴德,果然日后立了大功,受到宋太祖的嘉獎,還把自己穿的珍珠盤龍衣賜給了他。后來,宋太祖聽說董遵海的母親在幽州落難,下落不明。宋太祖又自己花錢雇用邊民,讓他們幫著把董母找到,偷偷接到京城,然后又派人送到了董遵諱的手中。
這段君臣恩仇生動體現(xiàn)了白羊座的宋太祖為人豁達寬仁。他對屬下臣僚是寬仁大度的。
白羊座的人心胸寬廣,在宋太祖對手下臣僚的態(tài)度上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有一次,宋太宗用膳時,發(fā)現(xiàn)有一只虱子正沿著碗沿兒滑旱冰呢。這要換作其他君王,肯定龍顏大怒,給皇上吃的東西衛(wèi)生標準都不合格,哪還了得?御膳房掌膳人員輕者掐監(jiān)入獄,重者人頭不保,弄不好給安個謀害君主的罪名,全家抄斬,誅滅九族都有可能。幸虧今天這事兒碰到了白羊皇帝宋太祖。他把蟲子挑走,不但沒發(fā)火,反倒怕身邊的人處罰掌膳人,趕緊囑咐他們:“這事兒不要讓掌膳者知道。”到這個時候,趙匡胤居然先替一個小小的掌膳人著想,怕他得知此事產(chǎn)生心理陰影。無怪乎,人們稱白羊座就像年幼的孩子一樣真情流露。
宋太祖一輩子沒有誅殺過有功之臣(當然貪官污吏還是殺了一些的),不僅他不殺,還立下密約讓子孫后代“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誓不誅大臣、言官”。
宰相趙普曾多次勸他打擊報復(fù)那些過去對他不友善和說過他壞話的人,但宋太祖卻很少這樣去做,他說:“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
宋太祖特別留意刑政,尤其是到了在位后期,犯死刑的人,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大多都會被死刑變死緩、死緩變寬免。以至于從開寶二年(公元969年)至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六年的時間內(nèi),太祖寬恕的死刑罪犯居然達4800人之多。
正是因為他這樣做,才使整個宋朝的言論很為寬松、自由。才讓宋朝被后人評為最小資的朝代,古代中國人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時代。
心胸寬闊 敞亮端直
趙匡胤心胸寬闊,很少能夠藏得住臟的爛的東西。
乾德六年(公元698年)的正月,皇宮大內(nèi)修繕完畢,趙匡胤給各個門都賜了名字,心情很是舒暢,往寢殿那兒一坐,命令:“把宮殿里所有的門都給朕打開!”轟隆隆……所有的門都打開了,一個個都端直開闊,沒有什么遮蔽,趙匡胤當時就對左右大臣說了:“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矣?!本驼f這些門就跟我的心一樣,是敞亮的、端直的,沒有歪的邪的,沒有什么遮蔽,人人都能看見。你看,這就是典型的白羊座的自我表白。難怪朱熹看到這段史料發(fā)出感慨:“太祖不為言語文字之學(xué),而方寸之地,正大光明,直與堯、舜之心合。”史書上也記載,趙匡胤是“容貌雄偉,器度豁如”。
還有一次,宋太祖坐著車路過大溪橋,遇到了疑似恐怖襲擊,也不知道從哪兒射來一只冷箭,正釘在鑾駕車的黃羅傘上。當時,沒把宋太祖身邊的這些警衛(wèi)給嚇死,趕緊一方面四處搜捕恐怖分子,一方面保護圣駕,“皇上,坐在車上,別下來,危險!”可是,趙匡胤卻沒當回事兒,不僅下了車,而且這位當眾把龍袍扯開了,袒露出胸脯,沖著四下轉(zhuǎn)了三圈,一邊轉(zhuǎn)一邊笑著喊:“哎,來來來,瞄準爺這兒,讓你射!讓你射!”由此可見,白羊座是多么的自信和痛快。
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常常覺得圓滑、彎曲是自保之術(shù),其實也不盡然,有時敞亮、端直卻是保命要法。對于直來直去的白羊男趙匡胤來說更是如此。
他還在柴榮手下為臣之時,有一次,柴榮召趙匡胤喝酒。君臣二人推杯換盞喝得非常痛快,不一會倆人都喝得醉眼蒙眬、舌短耳紅了。這時,柴榮借著燭光盯著相貌堂堂的趙匡胤,打量了半天,突然一拍桌子,“哎呀!你這小子好面相啊,你看你方面大耳,真乃一派帝王氣象。嘿!說不定今后也會有九五之尊之時呢?!?
就這一句話,把趙匡胤嚇得出了一身汗,酒精也順著汗毛孔發(fā)揮完了,嚇醒了?;实蹖ψ约赫f自己能當皇帝,這還了得???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難道說皇上對我有什么懷疑了嗎?這要是一般人,可能得嚇得趕緊跪下,以頭撞地,口呼:“萬歲,微臣萬萬不敢有非分之想……”請皇上能寬恕,可趙白羊沒這樣做。他仍然端起酒碗猛喝幾大口,然后,也看著皇帝柴榮的眼睛,很真誠地說:“陛下,臣不僅僅是方面大耳,而且我還體壯如牛呢。不過,這些都是屬于陛下您的,臣時刻準備著把這一切奉獻給陛下。別說耳朵臉面了,臣的心肝也很肥厚,皇上要是需要的話,任何時候只管命人來取就是,臣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呵!這一番表白說得柴榮熱血沸騰,很是感動。
但人家趙匡胤還沒說完呢,他繼續(xù)動情地說:“陛下剛才說的話,讓臣如萬箭穿心啊。臣長的是方面大耳,這我有什么辦法?那是父母所賜;但皇上身登大寶,卻是天命所歸。臣不能違父母之命,只能生成這個樣子;就像陛下不能違背天命而拒絕皇位一樣。所以,陛下您剛才說這話,真讓臣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請陛下指點迷津,告訴臣該如何是好?”你說是讓我死啊,還是讓我辭職,你說句痛快話吧。
周世宗柴榮聽到這里,倒不好意思起來,只能借著哈哈大笑遮掩自己的尷尬,拍了拍趙匡胤的肩膀:“你這臭小子,朕幾句酒后玩笑話,看你還當真了。來來來,不說這個了,繼續(xù)喝酒!”
白羊靠著他的直爽、干脆化解了一次次危機。
在趙匡胤征戰(zhàn)天下時,對一些國家的征戰(zhàn)理由說得也相當直白、不遮不蓋,心里怎么想就直接說出來。
當時在現(xiàn)今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這片地方有一個南漢國。這個國別得不產(chǎn),專產(chǎn)昏君。南漢歷代皇帝,幾乎沒有一個清明仁慈之主,一個比一個荒唐。尤其到了趙匡胤所處的這個時期,南漢皇帝叫劉鋹(音若“廠”),這位把荒唐做到了極致,做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劉鋹這個人寵信宦官,把大權(quán)全部都交給了手下的大宦官龔澄樞和陳延壽。雖說歷史上寵信宦官的皇帝也不少,但誰都比不了劉鋹,因為他對宦官是極度寵信,簡直犯了精神病。他認為,凡是正常男人都不正常!這話怎么那么別扭?就是說,正常男人肯定有家室,可以討老婆啊,可以正常的生兒育女啊,這樣一來,他活著就得先考慮這個家,考慮老婆孩子熱炕頭,他就有私心。像這樣的人,就不可能對我大漢(南漢是史稱,人家國號是“漢”)貢獻全心全意的忠心。也就是說,要想讓人全心全意為大漢服務(wù),首先這個人得沒有私心;要想使這個人沒有私心,首先這個人得沒有家庭老婆孩兒;要想使這個人沒有家庭老婆孩兒,首先這個人就得沒有性欲望或性功能;要想使這個人沒有性欲望或性功能,首先他就得成為一個宦官。這個邏輯何其嚴密啊!這么一推理,最后劉鋹認定,只有宦官才能對大漢真正的忠心。
有了這個結(jié)論,南漢的大臣算倒了霉了,所有人統(tǒng)統(tǒng)都得割掉身下三寸半斤肉。當然,也有人不認為這是倒霉,為了升官發(fā)財自宮的也不在少數(shù),也許《葵花寶典》就是那時候傳下來的??傊?,這南漢國一時之間就成了太監(jiān)國了,光皇宮里的宦官就七千多。這下,可苦了南漢國的婦女同胞了,但劉鋹這個混賬皇帝高興了,他可以讓天下男人都無法雄起,唯有自己能獨享南國麗人。
劉鋹有多少女人?成千上萬。最受他寵愛的是一位來自波斯的美女。這美女長得漂亮,比楊貴妃還胖三圈。那還漂亮啊?情人眼里出西施,人家劉鋹就喜歡這四大白胖的,你管得著么?寵!要什么給什么,“說,要什么?”這波斯胖妞自幼生活在西域,沒見過大海。而南漢地處兩廣、越南,海岸線太長了,波斯胖妞第一次見到大海就被……大海里的珍珠給征服了。特別喜歡珍珠,而且這珍珠還不能是一般的珍珠,必須是深海珍珠,往海底扎五百尺,從這里撈海蚌摳出來的珍珠才要。
劉鋹一聽,沒問題,就怕你提不出來要求,只要有要求,一定能辦到。下旨,讓那些漁民給我的美妞下海撈珍珠!什么?太深撈不起來!嘿!撈出來我重重有賞,要是撈不出來,你也就別上來了,等回頭讓人把你的死尸撈出來。
這下大伙不敢說什么了,撈吧!冒著生命危險為這位波斯胖妞撈出了數(shù)千顆珍珠。波斯胖妞活了半輩子,哪見過這么多的珍珠,沒啥說得了,都把這些珍珠做成東西吧,珍珠衫、珍珠裙、珍珠帽子、珍珠圍脖,左耳朵掛仨,右耳朵掛倆,腦門上頂五個……不知道怎么用了。劉鋹一看,原來美人這么喜歡珍珠啊,得了,我給你賜個名字就叫做“媚珠”吧。
她倒媚了,漁民倒霉了,下深海撈珍珠淹死的漁民不計其數(shù)。大家一聽什么?皇帝給這娘們?nèi)€名字叫“媚珠”?“媚珠”啊,不像,倒像“媚豬”!所以老百姓,都管這位波斯胖妞叫“媚豬”以示厭惡。
除此之外,這變態(tài)的劉鋹又設(shè)置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酷刑,極其殘忍地虐待囚犯,甚至強迫囚犯與虎象角斗,白白喪命。
劉鋹的倒行逆施,使得南漢百姓民不聊生。消息傳到趙匡胤耳朵里,激發(fā)起白羊座的俠義情結(jié),他連說數(shù)遍:“吾當救此一方之民!”直接吧?豪邁吧?說完這句話,五個月不到,就把南漢滅了。
但別看劉鋹這樣一個魔王,投降趙匡胤后,寬仁的白羊還是保全了他的性命。
滅南漢,趙匡胤只說一句話,滅南唐也是只說一句話。
當趙匡胤開始討伐南唐時,南唐后主李煜派來使節(jié)質(zhì)問趙匡胤,說:“我們南唐有什么罪過,你非得要揍我們呢?”
要是換上其他政治家,肯定義正詞嚴地找出好多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人民了,為百姓了,替天行道了……把自己的戰(zhàn)爭描繪成“正義之戰(zhàn)”。甭管真有理假有理,反正在輿論上要占據(jù)制高點。
可敞亮、痛快的白羊不這么認為,他會直抒胸臆,為什么打你們南唐???很簡單:“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酣睡?”不打你,我睡不著,就這么簡單,我白羊心里就這么想的,嘴上也這么說。只要是找來的理由,肯定都會被人反擊。但我心里不舒服,這個理由,誰能反駁?
當然,這種敞亮、痛快、直來直去的白羊作風(fēng)表現(xiàn)不好的話,就會成為暴躁、做事不太審慎,很少注意留有余地,缺乏冷靜的頭腦和周密的思索這樣的不足之處。趙匡胤紅臉漢子,有名的暴脾氣。有件小事就能很好地說明問題。
有一次,趙匡胤下朝沒事兒了,拿著彈弓在后花園射樹上的小鳥玩。剛打到興起的時候,有一名大臣說有緊急國事要立刻求見皇上。趙匡胤雖然掃興,但是國事為重啊,“讓他進來吧。”
內(nèi)侍把這大臣領(lǐng)到趙匡胤近前,“什么事兒?”
大臣說什么什么事……
到底什么事兒啊?史書上沒記載。為什么?史書只記對國家重要的事情,瑣事小事根本就不記錄??梢?,這大臣說的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果然,趙匡胤耐著性子聽了半天,聽不下去了,“你等會,你嘮叨了半天,就這點破事兒啊?這也不是你所說的什么緊急國事啊,你何故欺君啊?”
按說這大臣會來事的,承認個錯也就是了,趙匡胤也不會難為他。沒想到,這個大臣是個杠頭,當時眼一瞪,脖一梗,頂了一句:“我說的事再小,那也比打鳥玩的事兒要緊!”
這下,惹惱了宋太祖了,這不是罵自己貪玩么?可惱!他立刻熱血上涌,伸手把自己經(jīng)常把玩的一柄玉斧抄起來,“啪!”就楔在這大臣嘴上了,當時,兩顆潔白的門牙就光榮下崗了,鮮血直流。
說這位怎么不躲躲啊?躲得了么?宋太祖那是什么伸手?出手如電,沒等他反應(yīng)過來呢,牙掉了。
這個大臣也夠光棍,一吭沒吭,也不喊疼,噙著血,慢慢俯下身子,把那打掉的倆門牙給揀起來,揣懷里了。
呀!宋太祖一瞪眼:“你什么意思?把牙揣起來,難道還想找地方告我不成?”
這位臣子冷冷地看看宋太祖,淡淡地說了一句:“臣無權(quán)告陛下,但自會有史官會將今天的事記載下來的?!?
宋太祖一聽這話,頓然氣消,知道他是個忠臣,剛才自己確實做得太毛糙了,趕緊給這大臣賠禮道歉,并賜賞他不少東西。
白羊座有時就是這么簡單,就是這么小孩脾氣!
安全感強 手段光明
另外,我們看到,趙匡胤的臉譜上除了紅色,還有黑白二色,這是他的兩道眉,叫做“黑白兩色眉”。黑眉大家都明白,為什么還有白眉呢?主要表示趙匡胤的江山是從人家后周柴氏孤兒寡母手中“篡奪”的,不光彩。另外也指他稱帝后對臣子們有所猜忌。
其實,我們?nèi)绻麖陌籽蜃男愿裆戏治?,趙匡胤應(yīng)該不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人。上段我們也說了,他是一個心胸豁達,真誠直率之人。這也印證了白羊座是最有安全感的星座,他的安全感在于白羊座的自信,不畏困難,喜歡挑戰(zhàn)。因為不把所有困難放在眼里,所以他大無畏,所以他相當自信。但白羊座確實也是一個愛猜疑的星座。再加上趙匡胤畢竟后來成為了皇帝?;实鄣拇~就是“孤家寡人”,為什么稱為孤家寡人,因為皇帝不可能有真正的貼心朋友。一是皇帝不敢有真正的貼心朋友,另一個是無論誰都不可能“敢于”成為皇帝貼心的朋友。雖然白羊座本身很豁達,但他仍然具備猜疑心,白羊座的人再是皇上的話,猜疑心則更加難免。但對于白羊座的人的猜疑,您盡管放心,無論他相信你,還是不相信你;打擊你,還是不打擊你。他大多都是采用明的手段,且仁慈寬厚的手段。趙匡胤就是如此!
趙匡胤即位之初,當時各地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很大,一個個驕橫得不得了,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其他臣子也管不了,不敢管啊,都是戰(zhàn)功赫赫的開國元勛。宋太祖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傳詔把他們都給召來了。每人給一把利劍、一柄強弓、一匹駿馬。干嗎?跟朕出去狩獵。這次狩獵跟以往不同,就皇上跟這些節(jié)度使,不帶一兵一卒護衛(wèi),眾人就來到固子門的樹林當中。
“吁……”趙匡胤把馬拉住了,“來,大家下馬,先喝口酒,緩緩乏。”
這些節(jié)度使嘰里咕嚕都下了馬了,鋪上毯子一起飲酒。
幾杯下肚之后,趙匡胤對這幾個人說:“各位哥們兒,看見沒,這里可十分僻靜啊。哎,你們平常不是挺狂嗎?這么著,這里寂靜無人,干脆,你們誰想當皇帝,就把我殺了,然后你們也來個黃袍加身,登基坐殿怎么樣?”
這些節(jié)度使立時嚇得渾身冒汗,趕緊跪倒在地,戰(zhàn)栗不已,腿肚子攥筋,連連稱:“不敢!不敢!”
“真不敢?”
“真不敢!”
“我說哥幾個,朕不是開玩笑,說真的,你看朕沒帶一兵一卒,你們隨時可以殺……”
“哎哎……微臣不敢……”
趙匡胤連問三遍,這些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就是“不敢”。
“嗯,那好,既然你們不愿做皇帝,讓我做,那朕就得定規(guī)矩了。你們以后必須各盡臣子的職責(zé),今后不許再狂傲自大,目無天子了,明白嗎?”
“啊……明白!”
打這后,這些節(jié)度使就老實了。
你看,趙匡胤做事兒,做到明面上,猜疑么?猜疑!有自信么?有自信!仁慈么?太仁慈了。
趙匡胤對待這些臣子,跟其他的開國皇帝截然不同。一般的開國皇帝,跟自己打天下的將領(lǐng)們基本上是能一同吃苦,不能一同享樂。等到政權(quán)穩(wěn)固了,就開始拿功臣開刀了,大肆殺戮功臣,把功臣手中的權(quán)力收回來。這就是“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功臣亡”。可趙匡胤怎么樣呢?咱知道,趙匡胤用了一手非常高明的手段——杯酒釋兵權(quán),就把這個事情和平地解決了。
趙匡胤是個講義氣的人,登基之后大封過去跟著自己拼殺的那些老哥們兒,什么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等等這些人都給加官晉爵,封為節(jié)度使、指揮使,一個個手握重兵。時間長了,趙匡胤心中十分不安。因為,唐末五代時期,兵力成為了權(quán)力、王朝的象征,誰手上有槍桿子,誰就能稱王稱霸當皇帝。趙匡胤自己不就是因為掌握禁軍才來了個“陳橋兵變”搶了老柴家的江山嗎?過去的一百年中,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的太多了,在趙匡胤身上會不會再次歷史重演?這讓他寢食難安。
果然,宋太祖當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有兩個節(jié)度使起兵造反,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老鼻子的氣力,總算把他們平定了。這下宋太祖更是對這些節(jié)度使們杯弓蛇影、疑心重重,聽到一些風(fēng)吹草動,宋太祖就立刻派人去偵察核實,以防有變,都坐了心病了。宰相趙普看準時機也常常在趙匡胤耳邊吹風(fēng),說這些掌兵權(quán)的將領(lǐng)威脅皇權(quán)。宋太祖最終決定為了皇權(quán)穩(wěn)固計,為了好吃好睡計,為了清心無憂計,必須把這兵權(quán)去!
公元961年7月初的一天,宋太祖把這些過去的老戰(zhàn)友們又都找來了,排擺酒宴,君臣開懷暢飲。酒至半酣之時,宋太祖突然停杯不喝了,臉上的喜色全無,愁云乍現(xiàn),唉聲連連,對左右侍衛(wèi)一擺手,把這些人打法下去后,無限愁情地看著大家。把這些人都給看毛了,皇上怎么了這是?
“唉!”宋太祖終于開口了:“各位愛卿。如果沒有大家的擁立,就不會有朕的今天,從這個意義上說,朕應(yīng)該感謝大家。可是,這皇上真的就這么好么?真的就這么自在么?非也!非也啊!朕現(xiàn)在其實還不如各位哪!還沒有朕當年做節(jié)度使的時候逍遙自在、悠閑快活呢。你們看,朕自從受禪以來,一年多了,何曾有一夜可以安然入睡的?沒有啊,總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懷懼擔(dān)心,惆悵百度??!”
這下,群將更懵瞪了,“陛下為何發(fā)愁呢?”
宋太祖拍拍自己的龍椅,“眾位愛卿,朕與你們都是故交了。朕也不妨直言。就說朕身后這把皇帝的寶座,天下哪個人不想坐呢?現(xiàn)在別看是我坐著,說不定哪天我就得被人給趕下來了。所以,朕現(xiàn)在整日為此擔(dān)驚受怕??!”
趙匡胤此言一出,眾將嚇壞了,皇上懷疑我們,我們性命夠嗆,還能喝酒么?全趴地上,搗蒜似的磕頭,連聲說:“陛下,您別這么說,現(xiàn)在天命已歸陛下,國家已經(jīng)安定,什么人這么膽大,敢有異心吶?”那意思,我們都不敢覬覦寶座。
趙匡胤笑了:“眾位,眾位,不必如此!朕是相信你們的!如果愛卿你們麾下有這樣的貪圖富貴,暗中慫恿,一旦他們定下計謀,把黃袍披到了卿等的身上,就算卿等不想坐,待到那個時候,騎虎難下,又有什么辦法呢?”
開國功臣們的腦袋立刻就像馬蜂窩了,嗡嗡作響,酒全醒了。這幾句話比那醒酒藥管用多了。這些人面色全變了,汗珠子往下直淌,一邊磕頭一邊哭:“陛下!陛下!臣等愚昧想不到這里啊。臣等追隨陛下以來,忠心耿耿,從無越軌行為,還請陛下看在多年追隨的份上,指示臣等一條生路!”
“嗯!”趙匡胤一看心里高興了,臉上還不能帶出來,“哎呀!各位愛卿這是怎么話說的?各位請起請起,坐下來,聽朕一言?!?
眾人趕緊磕了頭,爬起來,坐下,專心等著趙匡胤說話。
趙匡胤看了大家一眼說話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百年!所以說,朕想這榮華富貴也不過是多積攢些金銀,滿足自己的娛樂,讓子孫不致貧苦而已。要想這樣,太好辦了,朕都為卿等想好了。卿等何不放棄兵權(quán),遠離是非,買一些良田美宅,為子孫后代置辦一個永久的產(chǎn)業(yè)。然后自己多買些歌童舞女,日夜歌酒、頤享天年。朕再與卿等約為婚姻,結(jié)成親家,世代親睦,上下相安、君臣無忌,豈不妙哉?各位愛卿,你們說呢?”
眾將一聽,趙匡胤這話太可以了,夠明白了。怎么?這皇帝不錯啊,起碼他能讓你自己選擇道路,不像其他皇帝,得了天下就殺功臣?;噬霞热患蓱勎覀?,我們何必還在這兒待著呢?皇上說得好,給我們良田金銀,我們干脆退歸山林,別在這兒待著了,再待下去恐怕性命難保。所以大家心里也挺踏實了。他們再次起身跪拜在地:“陛下憐念臣等,以至于此,真所謂生死骨肉了!”
這一夜,君臣盡歡而散。一夜過去,到了第二天的早朝,這些人就上表說自己年老體衰,就辭職回家了。
這正是:
尾大原成不掉憂,白羊皇帝自有謀。
幾杯美酒成良策,盡有兵權(quán)一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