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節 醫藥醫療行業加速整合

十二五規劃加速醫藥醫療行業整合

2011年,科技部公布了《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以重大新藥、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為核心,發展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中高端醫療產品的國產化能力,提升產業規模和技術競爭力,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為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提供產業支撐。

至今為止,我國獲得國際認可的重大新藥只有兩個產品:一個是青蒿素,一個是三氧化二砷。2011年,圍繞青蒿素的發現歸屬權問題,引發了國際爭論,目前青蒿素的專利權持有人并不是中國公司,而是瑞士諾華制藥有限公司。青蒿素是中國藥物創新的驕傲,卻沒有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收益。在發現青蒿素的治療作用后,我國并未深入分析并申請專利,而重慶、成都一些地區大量種植青蒿素的原料藥——黃花蒿,為外資藥企提供原料。青蒿素沒有推動中國醫藥經濟的發展。

由于新藥尤其是重大新藥的研發具有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資金投入大等特點,國家會將新藥研發資源向擁有較大資金實力、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型國有企業和科研機構傾斜。這就導致中小生物制藥企業和民營制藥企業在現在和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日益艱難,融資能力和融資水平迅速下降。

所以,中小生物制藥企業和民營企業必須盡快提高管理水平,從仿制藥和基層醫療的規模競爭中獲得一個甚至多個品種的競爭優勢,獲得生存的能力,再圖后期的發展。

由于“十二五”規劃的推進,中國在生物制藥的研發上出現了研發資源整合的現象,研發資源整合直接導致醫藥產業集中度發生變化,醫藥產業集中度的變化會加劇產業的整合速度,這種整合速度會從全國性的加劇整合和區域性的省級整合中體現出來。

所以,中小制藥企業或者民營企業必須從國家層級的研發資源或者省級的產業整合上獲得支持,最好的做法就是從省級平臺獲得生存資源和研發資源。國家相關的政策出臺和資源配置后,每個省都會有自己的醫藥醫療發展規劃,以保證本省的醫藥醫療資源不被國家層級的大型企業集團占據,同時支持本省區的醫藥醫療水平朝著本省的規劃方向發展。

雖然國家層面的生物制藥產業具體的振興規劃尚未出臺,但是各地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培育省級生物制藥產業的部署,如江蘇省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就已正式出臺,表示“至2012年,江蘇省生物制藥產業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生物制藥創新及產業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規劃》給全國的生物制藥、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醫療行業和健康服務產業帶來較大的沖擊,這種沖擊是必然的,這也導致了醫藥醫療行業的自發性和被動性整合加劇。

中小制藥企業、中小醫療器械企業和中小健康服務企業將面臨以下四種選擇。

(1)茍且生存,自然滅亡。

(2)稍作調整,被動發展,結局是被惡性收購。

(3)提升管理能力、生存能力,提升自身價值,后期在整合大潮中被良性收購。

(4)提升管理能力,爭取資源,形成獨特性,險中求生,在中國醫藥醫療的大競爭中獲得長期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重構醫藥市場競爭格局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國家的醫藥行業政策也逐漸完善,中國的醫藥市場格局必將重構。

中國醫藥市場競爭格局重構的驅動因素:國家醫藥行業政策的頻頻出臺,國家對醫藥工業、商業和零售業的政策導向的引導,中國醫藥企業“多、小、散、亂、差”的惡性競爭的結果,中國醫藥市場產品競爭開始趨于結構化調整,專利藥大批到期,外資藥企在中國的戰略重建,國有藥企加快市場壟斷步伐,同時,國有藥企之間存在競爭、醫療市場格局轉變、各地新醫改的步伐加快。

這些驅動因素將會促進國家醫藥產業發展戰略轉型,國家醫藥產業轉型必將導致醫藥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醫藥價格體制改革將隨著醫藥體質改革更加理性,配套價格體制的招標管理趨于合理化和市場化,在此基礎上,各省將快速推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的變革。

隨著新醫改目標的逐步明確,高端醫療體系將迎來多元化格局,競爭機制將被引入高端醫療體系,逐步或者有目的的高端醫療體系市場化也會出現。在醫療體系管理層次上,管辦將逐步分離,管辦分開促使高端醫療市場市場化和競爭常態化,有利于提高國民醫療水平。但是,基層醫療機構在2020年之前將由政府主導,將會形成巨大的基層醫療市場,這個市場將形成壟斷局面,內部競爭機制將逐步失效。

由于國內企業長期被外資企業壓制,在市級以下市場發展,國家的基層醫療市場的政府化和壟斷化致使很多中小型醫藥企業面臨滅頂之災,而國有大型醫藥企業因為政策利好逐步全面覆蓋基層醫療市場。

2012年,深圳市通過了《深圳市公立醫院醫藥分開改革實施方案》,決定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針對深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取消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目錄藥品加成;第二階段范圍擴大到全部就醫人群、全部藥品。

深圳市公立醫院醫藥分開改革實施方案中引入競爭機制重構醫藥市場格局,除了在行政決策層面的調整,深圳市醫藥分開改革還促使固有的醫藥市場格局重新洗牌。在取消藥品加成的表述中,并非只限定于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而是涵蓋了所有的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包括民營醫院。

為使藥價達到合理水平,深圳市的改革方案還將進一步放開患者購藥的選擇空間,在保留公立醫院門診藥房的前提下,允許患者憑醫生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買藥品。

依據這一方案,深圳市將選擇若干家大型連鎖藥品流通企業,配齊全市公立醫院的所有用藥藥品,為公立醫院開具的處方提供調劑服務。深圳市政府鼓勵具備條件的社會零售藥店申請醫保定點資格,以公立醫院周邊區域為主,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藥店覆蓋范圍。

深圳醫改方案迫使公立醫院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在取消藥品加成后,保留醫院的門診藥房,盡可能地保障病人用藥方便,同時也促進了社會零售藥房的規范管理。

伴隨深圳醫改,深圳市衛生部門專門出臺了5條禁令:嚴禁收受藥品經銷商和醫藥代表等任何形式的藥品回扣;嚴禁收受醫用耗材、醫療設備、檢驗試劑、后勤物資、物業管理供應商等任何形式的回扣;嚴禁外泄“統方”信息;嚴禁收受藥品、器械、耗材、試劑、后勤物資、物業管理供應商等利益相關人的禮金、紅包;嚴禁醫療機構或科室在藥品、儀器檢查、化驗檢查及其他醫學檢查等醫療服務中開單提成。

目前,各省的醫改已經成為各省醫療體系深度推進的風向標,看清各省的醫改就能明顯感覺到醫藥行業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隨著各地醫改的推進,我國藥品消費結構將發生新變化:用藥結構漸趨合理,藥品消耗過快增長的勢頭將得到控制。療效好、價格低廉將是病患者用藥時需要考慮的兩個因素,療效好、價格低的藥品是國內藥企競爭的重點,這促使醫藥工業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

2012年,國家發改委發布《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藥品流通辦法》),實施時間是2012年7月1日。這將導致醫藥行業“底價模式”受到嚴重沖擊,以“倒票”為生的商業企業及掛靠代理商將消失,并進一步推動流通領域整合和良性發展。《藥品流通辦法》將使醫藥工業企業處理稅票成本,也對醫藥工業稅務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將迫使醫藥工業企業重構渠道結構、重建市場布局。對醫藥流通企業來說,《藥品流通辦法》是災難性的,醫藥流通格局將被徹底顛覆。

隨著國家新GMP的逐步推進,很多無法達標的中小醫藥工業將成為保健品的生產基地。

而對于保健品市場,由于人們的保健意識全面提高,想長壽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人們不僅對藥物有需求,對知識也有需求;從原來被動用藥逐步轉向自己選擇藥物,從被動治療逐步向預防及保健的方向發展。因此,用于預防疾病及保健的藥品銷量將會持續增長。我國目前保健品年銷售額接近1000億元,并以18%~25%的幅度增長,高于醫藥各大類藥品的增幅,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保健品的增長幅度。

保健品市場的持續快速增長,給很多中小企業帶來一線生機,保健品市場格局將會發生巨大變化。

我國醫藥長期被“多、小、散、亂、差”等頑疾所困,隨著國家醫藥行業集中地政策導向外,一些企業將被兼并、重組,一些企業將退出市場,中國醫藥市場格局將被重新劃分。可以預測,“十二五”后中國醫藥企業將減少60%。

就現階段醫藥市場而言,競爭才剛剛開始,因為外資準入領域仍有諸多限制。但隨著外資企業運用合資、合作、控股、收購、購股等多種手段,將對中國醫藥市場形成巨大的沖擊。

中國醫藥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變化使我國醫藥企業面臨生死抉擇,醫藥企業如何整合資源,強化研發、生產和營銷將是未來生存的根本,同時,還需要借助資本的手段發展壯大。

中國醫藥市場必將重構競爭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惠州市| 蒙城县| 温州市| 桑日县| 寿阳县| 封丘县| 江口县| 洞头县| 洪泽县| 连云港市| 武定县| 青神县| 榕江县| 静乐县| 革吉县| 和政县| SHOW| 湟中县| 天全县| 新蔡县| 翁源县| 定陶县| 江永县| 冷水江市| 通州市| 左权县| 汤原县| 谢通门县| 上栗县| 鹿泉市| 遵义市| 南汇区| 云龙县| 育儿| 宣恩县| 攀枝花市| 延津县| 开平市| 昆明市|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