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困境3:加強了“管理”,卻喪失了“動力”

管理確實該加強

在二次創業階段,企業除了“缺人”,還“缺管理”。

例如,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公司“不公平”,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產業階段、同一個產業不同的專業、相同層級不同部門、新人與老人,很多人都有理由認為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了。

例如,缺人是個大問題,即使是不合適的人,企業也不能輕易更換,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企業始終要生存下去,業務第一。對那些能干的人哄著點,這樣一來,結果有些人找不著北,居功自傲,甚至把組織規則放在一邊,將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而有些人擔心自己被人替代,不愿意培養員工。

例如,是不是通常見到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例如,新人的談判工資對老人的沖擊又如何處理?經常有老人憤憤不平——“活都是我干的,結果人家的工資是我的幾倍”,是不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呢?外來人員不如想象中那么有價值,而且一不高興就走人,那么找外部人員是不是真的沒有價值呢?

一管就死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知道要加強管理,但是加強了管理,卻經常看到“動力”反而下降了。

企業開始加強管理,經常嘗試運用各種管理概念和管理手段,但是收效甚微。

例如,集權、放權的問題。集權沒有活力,放權但無法放心。雖然嘗試著放權,但一放就亂,如何能夠走出“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集權、放權怪圈呢?

例如,企業知道要管理,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實施了各種考核薪酬方案,但是員工并不像想象的那樣有激情,抱怨、相互批判的現象甚至更多了,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例如,做一件事情,越來越復雜,形式主義開始盛行,文件滿天飛、會議不停軸地轉。

企業里思想林立,各有各的想法,包括創始人,管理思路經常變化、跳躍。今天是這么想的,明天可能就改變了主意,甚至經常培訓歸來,聽到一個新概念,就安排貫徹,結果組織成了管理概念的試驗場,千瘡百孔。

整個組織感到迷茫,無所適從。繼而內部相互批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不斷。不知何時發現,整個組織消極、懈怠、謹小慎微、裹足不前、不敢承擔的氛圍竟日漸濃厚。

企業到底應該怎么管呢?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問題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吴忠市| 遂川县| 延安市| 高清| 镇坪县| 隆子县| 荆门市| 泗洪县| 富源县| 资中县| 云林县| 苗栗县| 锡林浩特市| 德州市| 儋州市| 乳源| 商都县| 阳高县| 太谷县| 满城县| 大足县| 正蓝旗| 水富县| 平武县| 隆尧县| 临江市| 巧家县| 岢岚县| 增城市| 嵊州市| 卓尼县| 池州市| 从江县| 镇江市| 江阴市| 伊宁市| 宝兴县| 德保县| 彰化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