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胡惟庸案件(3)

但朱元璋并不看重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宋濂只是一個文人,寫點文章還行,并不能出謀劃策,所以他授予宋濂的最高官職只是小小的翰林學(xué)士(五品)。直到洪武十年(1377)宋濂退休,他的官職還只是學(xué)士。

朱元璋雖然沒有重用宋濂,卻相當(dāng)信任他,這在很大原因上是由于宋濂的個性。宋濂是出名的老實人,無論什么事情,從來都是實話實說。朱元璋曾經(jīng)感嘆過:宋濂侍候我二十年,沒有說過一句假話,也沒有說過別人一句壞話,真是一個賢人啊。

宋濂退休時六十八歲,朱元璋送給他一塊布料,并囑托他三十二年后,拿此料做一件“百壽衣”。宋濂感動得老淚橫流。

然而還不到三年,朱元璋就為宋濂準(zhǔn)備了一件新衣服——囚服。

由于宋濂的孫子參與了胡惟庸謀反,朱元璋不遠(yuǎn)千里將宋濂召了回來,要把他殺掉。這也反映了朱元璋的另一個特性——選擇性健忘。

關(guān)鍵時刻,還是馬皇后站了出來,她成功地勸說了朱元璋,放了宋濂一條生路。

朱元璋的行為越來越偏激,手段越來越狠毒,除了馬皇后外,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決定。

洪武十五年八月,一個人去世了,這個人的死在歷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對于朱元璋而言,卻是一個真正的悲劇。

這個人就是馬皇后。

馬皇后

她救朱元璋于危難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餓死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給朱元璋送飯。她雖然是個女子,卻頗有膽識,陳友諒進(jìn)攻龍灣時,她捐出自己所有的首飾財物勞軍,并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bǔ)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貴后,她也保持了簡樸的作風(fēng),不驕不奢,并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愿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

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

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養(yǎng)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guān)懷每一個她認(rèn)識或是不認(rèn)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

她重病后,自知很難醫(yī)好,居然拒絕醫(yī)生為她醫(y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回答實在感人心魄。

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yī)生只能醫(yī)病,不能醫(yī)命,如果讓醫(yī)生為我醫(y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于醫(y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guān)懷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她還是那樣做的。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給朱元璋的遺言:

“愿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愿子孫個個賢能,百姓安居樂業(yè),江山萬年不朽?!?

含笑而逝。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邊,這是他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這個女人給了他無數(shù)的幫助,卻從未向他索取過什么,她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

經(jīng)過了那么多的磨難,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鐵石更加堅硬,自從他的父母死后,無論多么絕望、多么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因為他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但此時,他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放聲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這個人,只有痛哭才能發(fā)泄他心中極度的痛苦!

因為他終于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唯一。

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里,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著他,為他奉獻(xiàn)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huán)境多么險惡,情況多么復(fù)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dāng)年的承諾。

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

在她的丈夫成為皇帝后,她仍然以愛心待人,每當(dāng)朱元璋舉起屠刀時,她總是上前阻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愛關(guān)懷,挽救了許多的人。雖然她最終也沒能把朱元璋這輛失控的車?yán)剀壍?,但她已?jīng)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今天,我們可以說,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馬皇后的死給了朱元璋巨大的打擊,之后朱元璋在錯誤與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yuǎn),直到他生命的終點。

胡惟庸案件仍在進(jìn)行之中,不斷有人被抓,不斷有人被殺。李善長向朱元璋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并接受了處罰,他僥幸逃脫了,但朱元璋的性格決定了李善長必定不得善終。

講述這些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一個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這個群體就是官吏。

官員們的悲慘命運

做官這個職業(yè)在任何時代都是金飯碗,但在洪武年間,官員們的命運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慘。

在朱元璋的時代,官員們?nèi)缤钤诘鬲z中,這一形容是并不過分的。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明代官員的品級。大家知道,一品是最大的官,歷朝歷代都不乏一品的大員,威風(fēng)凜凜,甚至連皇帝都要給幾分面子。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卻幾乎成為傳說中的人物,十分稀罕。自從取消丞相制度后,朱元璋手下文官最高的級別就是各部最高長官尚書(正二品),一品不是沒有,卻只是虛職,即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除此外還有宗人令、宗正、宗人、五軍都督等職也是一品,但不是普通文官能夠得到的。

這些職位看上去十分吸引人,卻是很難得到的,如果不是立有什么特殊的功勞,比如打天下(名額不多,危險性極大),救過皇帝(難度高,機(jī)會少),把皇帝擺在一邊、自己操縱朝政(就那么幾個人),除此之外,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經(jīng)是祖上燒高香了。

二品就二品吧,文官們并不是太在乎,反正無論幾品也是要干活的,但讓他們感到極度不公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什么功勞都沒有,卻幾乎個個都是一品。

這些人就是朱元璋的親戚。

朱元璋自小貧困,父母死得早,對自己的親戚可謂是情深意長,他的兒子、女兒很多都被封為親王、公主,品位都是一品,親王的嫡子還是親王,其他兒子封為郡王,授一品。更有甚者,連倒插門的駙馬也是一品(從)!

這可真是讓官員們想不開了,十年寒窗奮斗一生,可能到頭來只是個三四品小官,而這些人生出來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真是“讀得好不如長得好(駙馬),長得好不如生得好”。

但更讓官員們難受的還在后頭,他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朱元璋這個老板是很小氣的。

朱元璋給官員們的工資是多少呢?一品大員一年一千零四十四石米,往下遞減,正七品知縣一年只有九十石米。

我們以知縣為例。管理一個縣的縣官一個月的工資只是7.5石,請注意,這些收入他要拿去養(yǎng)老婆孩子,還有一大批人。

明代的知縣和今天的縣長不同,那年頭知縣還兼任很多職務(wù),他既是縣長,還是縣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財政局長、稅務(wù)局長、工商局長、縣施工隊隊長。一個知縣管這么多事,打賞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誰心甘情愿給你干活。

他手下還有一大堆的長隨,分等級為大爺、二爺。大爺有門政大爺(看門的)、稿簽大爺(簽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爺,包括“發(fā)審”、“值堂”、“用印”等人,這些人是知縣簽押房里的辦公人員,此外縣的重要部門知縣都會派人去看著,知縣還會帶著自己的廚師、師爺。

這一大幫子人都是縣官的手下,全部要他養(yǎng)活。一個月只有七石半米的俸祿,大家就只好去喝西北風(fēng)了。

當(dāng)官的還要迎來送往,逢年過節(jié)到處走動,俸祿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

可是就連這點俸祿,也打了折扣。

洪武年間,一到發(fā)工資的時候,縣官就找人提著米袋去拿自己的工資,七石半米(活像討飯的),還算是按時發(fā)放,到成祖時候,就只能領(lǐng)到俸祿的十分之六,其余的部分怎么發(fā)呢?

發(fā)鈔票。

這絕不是開玩笑,不是銀兩,而是紙幣。明朝初期,紙幣通行全國,按說給紙幣也沒什么,但我們接著往下看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了。成祖時,十貫鈔可以換一石米;到了仁宗時候,二十五貫鈔才能換一石米。

大家明白了吧,問題就是通貨膨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呼和浩特市| 美姑县| 新昌县| 蒲江县| 麻栗坡县| 高尔夫| 太仓市| 莲花县| 嘉祥县| 馆陶县| 军事| 浮山县| 灵璧县| 仪征市| 呼伦贝尔市| 盖州市| 泽州县| 塘沽区| 元阳县| 绿春县| 泗阳县| 安新县| 拉孜县| 平乐县| 任丘市| 东海县| 赣州市| 平乡县| 新乡县| 阿巴嘎旗| 文昌市| 寿宁县| 镇原县| 常宁市| 阿克苏市| 吕梁市| 绥滨县| 贡觉县| 越西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