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個您最想知道的育兒問題
- 趙玲玲主編 李穎等編著
- 1063字
- 2019-01-03 03:49:51
三、金質寶寶,從整晚安睡開始——睡眠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1/3的時間,讓寶寶擁有一個金質睡眠是健康成長的需要。看似簡單的睡眠卻并不簡單,由于環境、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寶寶的睡眠也會讓年輕的父母們傷神。
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104.寶寶每天需要睡多久
寶寶的睡眠時間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很大區別,一般來說,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活動增加,睡眠時間會慢慢減少。各年齡段的寶寶睡眠時間一般如下表所示。

105.為什么寶寶總是頻繁醒來,睡不安穩
寶寶夜里要排尿,要喝奶,所以有時候夜里也會醒來。每個年齡階段醒來的次數不同,年齡越小,夜間醒來的次數越多。但是如果夜間醒來次數過于頻繁,就可能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一般要從下面幾點找原因:睡眠的環境好不好;喂養是否科學;有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環境要注意減少噪聲,室內溫度與濕度要適宜,一般要求溫度在20℃~25℃,濕度60%~70%,避免在亮光環境下睡覺,室內保證空氣流通等。
喂養與睡眠的關系也很重要,挑食、偏食以及食物過敏均可影響睡眠,食含糖、鈣高,且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利于睡眠。
良好的睡眠習慣也可以讓寶寶安穩睡覺,如幫助寶寶識別白天和黑夜,促進寶寶體內生物鐘與外界環境同步等。
106.寶寶適合睡硬床還是軟床
新生寶寶脊柱是直的,而且還不固定,睡軟床容易導致脊柱變形,不利于脊柱的生長發育,而且睡軟床還可能導致小嬰兒趴著睡覺的時候口鼻堵塞導致窒息,也不利于寶寶翻身、坐起和爬行等,因此主張寶寶睡硬床。
107.寶寶可以趴著睡覺嗎
寶寶的睡眠有很多種姿勢,沒有必要固定某種姿勢,只要寶寶睡得安穩就行了。對于喜歡趴著睡的小嬰兒,被褥就不要太軟,因為太軟容易引起窒息。容易吐奶的小嬰兒,最好采取側臥位以防止嗆奶。
108.兒童可以睡電熱毯嗎
不可以。當人們使用電熱毯時,即使絕緣電阻是完全合格的產品,也會有感應電壓作用于人體,這個電流雖微小,但對年老體弱者或心臟病患者、嬰幼兒有潛在危險。
其次,孩子的自身溫度調節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電熱毯溫度太高,不能及時散熱會造成脫水,甚至導致嚴重后果。另外,如果孩子習慣了電熱毯的熱度,會使孩子對寒冷的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影響生長發育。
109.9月齡的寶寶睡眠時間短怎么辦
這要看具體的睡眠時間,如前面講到的,9月齡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在14~15小時,不同的小兒睡眠時間有所不同,相差三四個小時也不足為奇。注意觀察寶寶每天到底睡了多長時間,如果與正常時間相差不大,而且寶寶精神很好,就無須調整睡眠時間了。
110.4歲孩子每天需要睡幾小時
4歲孩子每天睡眠時間為10~12小時,中午最好睡1小時。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兒童生長發育很重要,有研究表明,熟睡狀態時小兒身高的生長速度是清醒狀態時的3倍,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要計算孩子每天睡覺的總時間有沒有達到正常,如果總體時間達到,沒有午休也可以接受。
改變不良的睡眠方式
111.為什么寶寶睡覺愛出汗
寶寶睡覺愛出汗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狀況,也有病理狀況。因為孩子自主神經功能興奮性較成人高,所以容易睡覺出汗,但這種出汗一般是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停止,多屬于正常的生理狀況。另外,如果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于干燥,都容易導致孩子睡覺出汗。病理狀況的睡覺出汗常見的原因見下表:

112.孩子睡覺磨牙怎么辦
磨牙是大腦神經系統睡眠時異常興奮,刺激神經引起的咀嚼肌持續收縮運動,兒童較常見。出現這種現象主要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胃腸道疾病 如睡前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腸道寄生蟲病導致睡眠時刺激大腦引起咀嚼肌持續收縮。
(2)牙齒的原因 有些孩子由于長期使用一側牙齒咀嚼,使得牙床排列不齊,兩邊的咀嚼肌發育也不對稱,導致夜間時肌肉不自主收縮。或者在換牙期間牙齦發癢刺激磨牙。
(3)神經、精神方面的原因 如白天情緒激動、過于勞累及精神緊張,導致大腦神經細胞興奮,從而出現夜間磨牙現象。
113.寶寶睡覺打鼾怎么辦
如果寶寶有扁桃體、腺樣體肥大,就會出現夜間打鼾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半出現在1~3歲小兒,如果新生兒期出現打鼾可能是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全,與母親懷孕后期補充鈣劑不足有關,寶寶常伴有喉中痰鳴,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輕,要注意給寶寶補鈣及維生素D,減少感冒。過度勞累、過度肥胖、咽喉發炎等情況都可以引起睡覺打鼾。如果孩子平時什么都好,只是玩得很累時出現打鼾,多為過度勞累所致,不要緊張,讓孩子平時不要太累,在睡覺前先休息一段時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兒童的主要表現為打鼾以及睡眠過程中反復、短暫的呼吸停止,使得睡眠變得不連續、片段化。此病在兒童中的發生率為1%~3%,低齡兒童患該病會影響生長發育,因為睡眠片段化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114.孩子睡覺喜歡踢被子怎么辦
我們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如何防范孩子踢被子的問題。

115.為什么寶寶睡覺總是抓耳朵
寶寶抓耳朵可能是覺得耳朵癢,濕疹、中耳炎都可以導致。要檢查是否有皮疹,是否有外耳道流液、流膿。另外,睡覺時被窩過熱也可以導致這種現象。
116.嬰兒睡覺時頭總是習慣偏到一邊怎么辦
嬰兒睡覺時頭總是習慣偏到一邊有兩種可能:習慣性的偏頭和先天性斜頸。
視力異常或脊柱發育異常、神經系統疾病等都會造成斜頸,建議去醫院檢查。如果是先天性斜頸,可以通過按摩和手法訓練等物理方法來治療,必要時需采取手術治療。
如果是習慣性的偏頭,如習慣性的偏側睡覺姿勢、偏側哺乳、玩具圖片總掛于一側等,應定期改變睡眠的姿勢和朝向,側睡時左右輪替,哺乳或抱嬰兒時兩邊輪替,家中的玩具應多角度懸掛。
117.怎樣糾正含著奶瓶睡覺的習慣
習慣需要慢慢改變。白天減少用奶瓶的次數;喝水時可以給寶寶選擇比較可愛或者卡通的杯子,轉移他對奶瓶的注意力;晚上睡前給寶寶講故事、聽些柔和舒緩的音樂,多給寶寶一些安撫和關愛,讓寶寶心情愉快、滿足地入睡,逐漸忘掉奶瓶。
平常心對待睡眠周期轉換
118.為什么寶寶睡覺喜歡亂動
這是一個正常現象。人的睡眠周期包括兩個階段:靜態睡眠和動態睡眠,每100分鐘有一個循環,每個循環中間可能伴有清醒,對于兒童這種周期可能更短,而且動態睡眠的比例比成人高。所以會經常出現睡眠不踏實,動胳膊或動腿。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可能會逐漸減少。
119.嬰兒睡覺半睜開眼是受了驚嚇嗎
嬰兒睡覺有時半睜著眼,有時留一條縫,有的家長認為是寶寶受了驚嚇所致,其實不然。在動態睡眠期軀體活動較多,眼皮可完全閉合或不完全閉合,眼球還會在眼皮下快速轉動,隨著轉入靜態睡眠,睡眠漸安穩,軀體活動減少,眼球快速轉動消失。
120.寶寶睡覺會做夢嗎
有的寶寶睡得很好,但有時會突然哭泣,眼睛在動像是在做夢。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是正常現象。在兩個睡眠周期轉換階段,寶寶可能會出現哭吵幾聲,眼睛動幾下,但很快又入睡了,進入一個新的睡眠周期,這時不要去抱起拍打,否則會打斷寶寶的睡眠規律。
睡眠周期的兩個階段:非快速動眼期和快速動眼期。
(1)非快速動眼期(靜態睡眠):包括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這個階段一般不會出現眼球快速轉動的現象,也很少做夢,持續時間較長,為60~90分鐘。
(2)快速動眼期(動態睡眠):常出現眼球快速轉動、翻身、做夢等現象,持續時間短,為10~20分鐘。
睡眠障礙,逐步消退
121.寶寶入睡困難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入睡困難的原因很多,包括不良的睡眠環境如溫度、濕度、亮度、通風等;不良的睡眠習慣和飲食習慣;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夜間哭吵、頭上汗多要高度警惕維生素D缺乏的佝僂病;口腔有異味伴有入睡困難要考慮飲食不當或消化不良。
122.寶寶睡覺黑白顛倒怎么辦
這是小兒睡眠障礙的癥狀之一,叫晝夜節律紊亂。人體大腦中有一個生物鐘是用來調整晝夜節律的。在新生兒期,調節晝夜節律的生物鐘就開始起作用,但還不太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定期喂養,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光線的刺激,孩子逐漸將睡眠定格在夜晚。睡眠的晝夜節律大約在寶寶出生后42天就比較明顯了,3月齡時相對穩定。如果父母沒有在意,寶寶就容易出現晝夜節律紊亂,白天嗜睡,晚上清醒。所以,應該從寶寶出生后就開始培養寶寶的良好睡眠習慣。
123.為什么寶寶睡覺后出現莫名哭鬧
寶寶睡覺后出現莫名哭鬧常見的情況有:尿片濕了沒有及時更換;太冷或太熱,讓寶寶不適應;門窗緊閉太悶了或家里有異味讓寶寶不適應;情緒不良需要安撫;身體有異常不適,如腸脹氣、消化不良或腸套疊;營養物質的缺乏如維生素D及鈣劑缺乏。
家長用心,規律養成
124.夜奶次數增多怎么辦
新生兒一般是睡眠兩三個小時后需喂一次奶,夜里只要喂三次左右。隨著寶寶長大,一次睡覺的時間會逐漸延長,夜里起來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很多父母在寶寶晚上睡覺時,只要一有哭鬧就起來喂奶,破壞了寶寶的睡眠及飲食規律。如前所述,寶寶夜里哭鬧幾聲,有時是睡眠的轉換,很快就會自然睡去,父母卻反復多次的喂奶,容易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一定要盡快糾正,讓寶寶恢復到規律的睡眠及飲食習慣。
125.滿月寶寶睡覺總要抱著搖晃怎么辦
寶寶在母親子宮內,是生活在不斷搖晃的羊水環境中,出生后暫時還不適應,所以剛出生時放在床上就哭,抱起來搖晃,特別是貼在胸口聽到母親的心跳就如同回到熟悉的子宮環境,寶寶便安心入睡。但逐漸適應后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如果每次寶寶一哭,父母就去搖和拍反而會不利于寶寶的正常睡眠。
126.5月齡寶寶要經常喂夜奶嗎
5月齡的寶寶晚上睡眠過程中可以醒來喂一兩次奶。但如果醒來十幾次就不正常了,這是一種睡眠片段化的現象,對寶寶生長發育不利。首先要考慮是否白天睡眠過多;其次是父母誤解睡眠周期的問題。5月齡后的寶寶晚上睡眠時基本上不需要喂奶,如果頻繁喂奶,攝入大量的液體,會導致夜尿增多,反過來干擾寶寶的睡眠規律,造成惡性循環。
127.寶寶總要抱著睡怎么辦
這是由于寶寶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7月齡的寶寶正常睡眠時間大約是14小時,父母平時過于擔心寶寶睡眠,寶寶哭鬧時立即抱起哄著睡,久而久之,寶寶就養成了抱著才能睡著的習慣,這種習慣一定要改變,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睡前撫觸 喂完奶后,給寶寶拍背,幫助打嗝,避免吐奶;喂完奶30分鐘后,對寶寶進行撫觸,幫助放松。
(2)少抱多哄 父母不要過于敏感,當寶寶驚醒或哭鬧時,不要急于去抱,可以坐在床邊,溫柔地拍他,輕聲地哄哄,就會趕走寶寶的恐懼,讓他重新進入夢鄉。
(3)模擬抱睡 對于養成抱睡習慣的嬰兒來說,可以先把寶寶放在床上,媽媽側臥在他身旁,用手環繞著他的體側,讓寶寶感覺到仍然在媽媽的懷抱中,這樣比較容易入睡。
128.寶寶喜歡含著奶頭睡怎么辦
寶寶含奶頭睡是家長給寶寶養成的不良習慣。部分家長為了省事,夜里只要寶寶一哭就將奶頭放在寶寶的嘴里,對寶寶的口腔形成了一種安慰,讓奶頭成了哄孩子不哭的工具,結果寶寶夜里醒來的次數越來越多,沒有奶頭、奶嘴就不肯睡覺,形成了依賴。應該糾正這種習慣,否則對寶寶身體及心理發育都不好。
129.10月齡的寶寶該穿幾件衣服睡覺
10月齡的寶寶大腦神經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興奮容易廣泛傳播。剛入睡時或快要醒來時大腦處于局部抑制狀態,而另一部分還保持著興奮。當外界條件稍有改變,如白天玩得過于興奮,睡前家長過分逗小孩,睡覺時被子太厚,衣服穿得太多,都會引起小兒睡眠不安,踢被子,講夢話等。因此,只需給寶寶穿一套柔軟透氣的棉織布料睡衣睡覺,否則體內多余的熱量散發困難,更容易引起睡眠不安。
130.午睡時間長怎么辦
這是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導致的結果,或者是孩子性格倔強,或者是家長過于溺愛,導致孩子沒有規律的睡眠,對身體發育及良好的心理培養不利。糾正這種現象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循序漸進地將孩子的睡眠習慣糾正過來。
131.6歲孩子不愿獨自睡覺怎么辦
6歲的小孩在正常情況下完全可以獨自睡覺,這對小孩的自立人格的培養很重要,應該盡量鼓勵小孩獨自睡覺的習慣。具體的辦法是以鼓勵為主,多關愛,少嚇唬,睡前不要給小孩講恐怖故事或嚇唬小孩,也不要開燈睡覺。養成獨自睡覺的習慣是一個長期過程,家長要有耐心。
132.8歲孩子睡覺亂動、愛說夢話怎么辦
孩子說夢話與孩子腦的成熟、心理功能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孩子由于大腦神經發育還不健全,疲勞、睡前吃得過多,或聽到恐怖故事都容易做夢和說夢話。如果這種現象不是太多就不必擔心,不要叫醒孩子,說夢話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經常說夢話就要引起注意,可以讓孩子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不看恐怖電視,睡前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