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反理學時期(21)

吳先生對于物質文明的信仰是很可以叫我們這些信仰薄弱的后生小子奮發鼓舞的。他曾自己宣布他的幾個信條:

1.我是堅信精神離不了物質。(《宇宙觀及人生觀》)

2.我是堅信宇宙都是暫局,然兆兆兆兆境沒有一境不該隨境努力;兆兆兆兆時沒有一時不該隨時改進。

3.也許有少數古人勝過今人,但從大部分著想,可堅決的斷定古人不及今人,今人又不及后人。

4.善也古人不及今人,今人不及后人;惡也古人不及今人,今人不及后人。知識之能力可使善亦進,惡亦進。人每忽于此理,所以生出許多厭倦,弄成許多倒走。

5.我信物質文明愈進步,品物愈備,人類的合一愈有傾向,復雜的疑難亦愈易解決。

最后這一項便是他的“品物進步論”。他說:

我們再講物質文明幫助人類在地球上大同之進行。前年美總統有選舉之說,無線德律風預備臨時添置二百萬具。那就人民普遍監察,運用愈周,共和可以愈真。如德國之工業教育,雖全廠工程師戰死,工頭能代行職務!工頭又死,工人亦能勉強開工。

于是勞工大學等之設備成為理論。工人智識愈高,合作工廠將代用資本工廠,業組之社會主義可不煩流血而成。

鐵柱日鑄萬枝,水泥日出萬桶,試驗儀器充積廠屋,精鐵油木之桌椅滿貯倉庫;三十里而峨煥完備之大學已在面前,二十里而崇閎富麗之書庫博覽室又堪駐足;一動車而千畝云堆,一開機而萬卷雪疊,人皆為適量之節育,亦各操兩小時之工:如此而共產,庶幾名實兩符。

你想,倘要如此“睡昏”的做夢,縛了理智之腳,要想請直覺先生去苦滴滴的進行,他高興么?回頭過去,向后要求,走最高等之一路,是其結果矣。

吳先生“開除了上帝的名額,放逐了精神元素的靈魂”,但是舊玄學鬼還有幾件法寶可以拿出騙人,如“直覺”,“良知”,“良心”,“非量”等等。吳先生把這些有麻醉性的名詞也都一筆勾銷了,他很堅決地說:

直覺罷,良知罷,非量罷,良心罷,都明明是理智支配的東西;并不是什么靈機活動,麻醉得了不得的神物。

他本來說過,(引見上文)

……人……接觸外物,則造感覺;迎拒感覺,則造情感;恐怕情感有誤,乃造思想而為理智;經理智再三審查,使特種情感恰像自然的常如適當,或更反糾理智之蔽,是造直覺;有些因其適于心體,而且無需審檢,故留遺而為本能。如是每一作用,皆于神經系增造機械,遂成三斤二兩腦髓,又接上五千〇四十八根腦筋。

這里關于直覺與本能的起原,最不滿一班舊玄學者之意。吳先生自己另有詳細說明,大意是說,

本能便是情感要登臺,經理智習練成的動作,作為不能候登臺后再整備的應用品。

直覺便是情感要盲進,經理智在恒河沙數時代,及恒河沙數環境,細細審查過,遺傳了,經驗了,留為情感一發不及思索時的救急扶持品。

他指出

因為直覺(其中含有舊理智)并能糾新理智之失,故古來把直覺算靈機的玄學鬼就誤把直覺放到理智之上,(那里知道他不過是理智精神的產物?)以為理智是不能批評直覺。

豈知直覺固然一定是一種救急寶藥,卻并非萬應靈丹。他也要靠著情感理智更迭作用,做一個恒河沙數不斷的演進。

沒有理智常川的助他演進,那直覺就可以顯出無辦法,無意味,鬧起直覺的破產,那就“良心靠不住”,“良知包辦不來”的怪聲反聒耳的來了。

舊玄學者最愛引用孟子說的“四端”來證明直覺出于先天。吳先生也就用“四端”來證明直覺不出于先天。四端之中,辭讓之心與是非之心,“自己的面孔便不像天生,可以省卻糾纏”,故吳先生止討論側隱與羞惡兩端。他在討論惻隱之心的一段里,舉了兩件北京實事作例。

一位中國陸軍次長的汽車撞傷了兩個學生。竟自開車走了,不顧那受傷流血的學生。一位瑞典使館秘書的汽車撞傷了一個煤車夫也流血了;那位瑞典秘書立即停車,叫人把受傷的人扛上自己的汽車,送入醫院,留下自己的住址,方才回去。吳先生說:

這就是,瑞典秘書的祖宗已算了幾十代賬;陸軍次長的祖宗止把惻隱之心(此四字原文作“孺子入井”,今以意改。)算做靈機活動,沒有算賬到少爺翻車上去,所以直覺便有程度差等的分別。

關于羞惡的直覺,他說:

激起羞惡,雖較銳利,然而要想解決他,卻靠了理智更多,理智要替他用算賬工夫籌備得更勞。

他試舉男女的關系作例,舉出了三件實事:

1.后漢名士茍爽(八龍中的無雙)之女茍采,嫁給陰氏,生一女而夫死。茍爽把她別許郭氏,他自己詐稱病篤,把女兒騙回家,強載她送到郭家。她到郭家,自縊而死。《后漢書》記此事,但表荀采之節,而完全不責荀爽之迫女再嫁。

2.一千七百年后,松江周女士在某校教書,因與校長互相愜意,就正式結了婚。她的父親周舉人以為他的女兒做出“不端”之事,把女兒騙回家,同船到中途,推她墜水而死。

3.又過了十五年,日本文學家有島武郎是個有妻之夫,同一位有夫的波多野夫人發生了極熱烈的戀愛,遂相約自殺了。中國有位理學少年謝先生對于此事卻居然大加贊嘆,稱他們倆有殺身成仁的直覺。

依這三件事看來,究竟誰的羞惡之心可算是先天的直覺呢?吳先生說:

所以理智審查了情感,預貯些直覺在腦子里,做個應急時的寶丹,是我們人動物(或不止人動物)的一種能耐。

然而環境的變動,靜穩舒緩,一代一代止把老方子使用,好像只是一個上帝欽定的御方,……也就說得去。

若環境變動劇烈,止十五年,便藥不對癥;一定發見或是前的直覺,(周舉人的)或是后的直覺,(謝世兄的)終有一個假冒仙傳。

若要說彼此被環境改動,那就要問誰是改方先生呢。方才曉得那改方先生姓理名智。于是理智先生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便門診出診,應酬一個不了。

在這一方面,吳先生最接近戴震。戴震要人知道“理”只是事物的條理,并沒有什么“得于天而具于心”的理。

人心止有心知,可以擴充訓練到圣智的地步;訓練的法子止是“一事豁然使無余蘊,更一事而亦如是;久之心知之明進于圣智,雖未學之事,豈足以窮其智哉?”

戴震要排斥那“得于天而具于心”的理,因為他深信“以理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未有不以意見當之者也”。

吳先生所以要排斥那些“把直覺算靈機活動的玄學鬼”,也止是因為認直覺為天理流行,或靈機活動,必至于把那些成見習俗“假冒仙傳”的老方子認作良知直覺,其害正等于認理為得于天而具于心。

戴震要人“致其心之明,權度事情無幾微差失”,這種純任理智的態度也和吳先生相同。吳先生并不完全否認直覺,他只要我們明白直覺到底“還是要經過理智不斷的幫助,叫他進而愈進”。

不受理智指導幫助的直覺,正和戴震所謂“意見”是同樣的東西,同樣的盲目,同樣的武斷專制。

戴震要人“致其心之明”,至于“無蔽”,方才可以得理。吳先生更要進一步,要人平日運用理智,養成為善的能力,造成為善的設備。單有無蔽的理智,或單有直覺的好心,若沒有可以為善的能力與設備,還不是空口講白話?

例如孟子講惻隱之心,只敢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吳先生便要追問,假使把“將”字換了個“已”字,又怎么辦?吳先生的人生觀是把人看作兩手一個大腦的動物在臺上做義務戲。這出戲不是容易做的,須充分訓練這兩只手,充分運用這個大腦,增加能力,提高智慧,制造工具:品物越備,人的能力越大,然后“能以人工補天行,使精神上一切理想的道德無不可由之而達到又達到”。努力朝這路上走,“沒有一境不該隨境努力,沒有一時不該隨時改進”,這才算得“人生觀”。

反乎此者,都只是“人死觀”。“涅槃”,“寂滅”,“出世”,都是人死觀,不用說了。就是那些什么“持中”,“調和”,“順天理而待盡”,“物來而順應”,也都只是懶惰人的半生半死觀,——人也夠不上整個的人,生也夠不上活潑潑的生,止是茍延殘喘而已。

世間一班昏人,偏要贊嘆這種半生半死的生活,自命為“精神生活”!吳先生喝道:

玄學美學先生,他的個體精神被自然物質屈服了,發起一種麻醉性的精神,被清風明月弄得窮愁潦倒,又把同類的臭皮囊害得風餐露宿,反自矜精神以外無長物,便叫做“精神生活”。

以被屈為和平,以被屠為犧牲;青山綠野,戴寢載哦,似乎神仙境界,特不免于刀俎上之宛轉呼號而終,——這叫牛羊的精神生活。(《杭育》五)

這便是吳先生說的“無端的……辛苦的出臺,止算做沒有”。

吳先生的人生觀的結論是:

言生而至于有人,宇宙之戲幕自更精彩。至此而挾極度之創造沖動,及最高之克己義務,始可自責日,人者庶幾萬物之靈!凡覆天載地之大責任,為宇宙間萬有之朋友所不能招呼者,壹由吾人招呼之。如此,豈是“就生活而生活”,“順天理而待盡”,可以勝彼艱巨?

是故人也者,吹個大法螺,即代表漆黑一團,而使處辦宇宙,又以處辦得極精彩的宇宙之一段雙手交出,更以處辦宇宙之責任付諸超人者也……

悠悠宇宙,將無窮極,

愿吾朋友勿草草人生!

1928,2,7,改定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潮州市| 咸丰县| 邮箱| 措勤县| 民权县| 祁门县| 兴化市| 家居| 甘肃省| 横峰县| 桦甸市| 镇宁| 松阳县| 柞水县| 库伦旗| 武冈市| 平山县| 荆门市| 顺义区| 惠安县| 崇州市| 珲春市| 哈尔滨市| 丘北县| 祥云县| 贡山| 西吉县| 夏河县| 寿宁县| 仁寿县| 沂南县| 武汉市| 隆安县| 庆城县| 清徐县| 巴彦县| 屯留县| 黄平县| 当阳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