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音樂,讓你的女兒靈動起來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封建意識早已經被打破,家有女孩的父母們也都希望盡可能地將自己的女兒培養得多才多藝,花大把的錢給女兒報鋼琴班、小提琴班,不奢望女兒能成為鋼琴家、小提琴家,只希望女兒能夠通過音樂的熏陶而擁有出眾的氣質。
顯然,父母們的這種教育意識和動機都是科學的、合理的。
音樂是最能表達心靈感受的語言之一。讓女兒多受音樂的熏陶不僅能夠提高女兒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情操,而且對提高女兒的文化修養也非常有利。長期接受音樂熏陶的女孩大都有一種靈動的氣質。
但在通過音樂來培養女兒靈動氣質的過程中,父母們卻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想讓女兒學習一門樂器,可實在是擔心孩子不感興趣,沒有天分?!薄皹菲鞯姆N類太多了,不知道讓女兒學習哪一種?!薄皠傞_始看著女兒很感興趣,花了血本給她買鋼琴,可誰知女兒是三分鐘熱度。強制她學吧,她還產生了抵觸情緒?!?
其實,這些困惑和煩惱都是正常的。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了科學的、合理的教育意識和動機,還要有適合女孩的方法才能夠成功培養女兒的靈動氣質。關于這一點,教育學家們給出了以下一些建議,希望能為父母們提供參考。
1.父母應該知道,沒有音樂天賦同樣能夠學音樂
一般來說,如果女孩酷愛聽音樂、唱歌;能準確地定音;對曲調很敏感,能快速地復唱或者復奏;識譜快而準確;能自己創作簡單的曲調,那么她就是具有一定天賦的。但這樣的女孩畢竟只是少數。而且,即便天賦對于女孩學習音樂的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卻并不代表沒有天賦的女孩就應該離音樂遠遠的。
父母應當明確,讓女兒學習音樂,并不是要把女兒培養成為音樂家,而是為了提高她的氣質和藝術修養。當然,既然讓女兒學音樂,肯定還是希望有成效的。對此,父母也完全不必憂慮,父母們完全可以通過對女兒正確的引導來彌補天賦的不足。關于這一點,下面這位母親的做法很值得父母們借鑒。
為了培養女兒的音樂才能,這位母親總是在日常生活中讓女兒多接觸音樂:起床時,她會播放一些活潑、有力的樂曲給女兒聽;吃飯時,她則會選擇一些優美、舒緩的樂曲;而臨睡前,她也會邊給女兒講故事,邊播放一些柔和、安靜的樂曲。此外,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她還鼓勵女兒跟著音樂的節拍有節奏地打拍子、踏步或者跳舞。
這位母親是智慧的。當音樂充滿了女兒的生活時,她隨時都能感受到音樂,潛移默化中,她的節奏感、感受力等音樂方面的才能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2.正確引導,選擇適合女兒的樂器
女孩之所以學樂器會三分鐘熱度,往往是在選擇學什么樂器的時候出了問題。首先,父母們要引導女兒去選擇適合女兒的樂器,因為倘若選擇的樂器不適合女兒的性格和生理特點,那么孩子往往容易受挫,而且很難有信心繼續學下去。如不少父母在女兒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就讓她學習古箏、小提琴,但是學習彈奏、拉奏類樂器明顯年齡過小,很難掌握樂器的音準和節奏感,而如果選擇鍵盤類樂器的話則比較適宜。再比如有的女孩肺活量小,但是父母卻讓她選擇了吹奏類樂器,這顯然是不符合女兒生理特點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在幫助女兒選擇樂器時,父母要將女兒的興趣和適合女兒統一起來。如果女兒感興趣的剛好是不適合自己的,那么父母一定不能采取強制措施,而要循循善誘。
欣欣的爸爸通過咨詢專家,決定讓女兒先學習電子琴,然后大些了再學習鋼琴,但欣欣卻鬧著要學琵琶。面對這種情況,欣欣爸爸并沒有強制女兒,而是開始注意引導。
看電視的時候,欣欣爸爸會說:“欣欣你看,電視上那個彈電子琴的女孩多棒呀!你看她的手像不像是在鍵盤上跳舞?多美??!”
和女兒一起做游戲時,欣欣爸爸會說:“欣欣你能讓你的手在桌子上跳舞嗎?就像那天電視里的女孩一樣?!?
……
此外,欣欣爸爸還經常帶著欣欣逛樂器行,讓欣欣看看那些漂亮的電子琴,并讓欣欣摸一摸、試一試……就這樣,欣欣很快就迷上了電子琴,主動催著爸爸去幫自己報學習班。
3.別在第一時間滿足女兒的要求,讓女兒學會珍視機會
生活中,有不少女孩初嘗樂器的樂趣后就會要求父母給自己買一件屬于自己的樂器。而父母們欣喜女兒的熱情,往往會立刻答應下來,并且在第一時間買給女兒。但是,很快她的新鮮勁兒就過了,將自己喜愛的樂器拋之腦后,父母們又抱怨女兒做事沒常性。
其實,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要讓女兒的心愿實現得太容易,這樣才會讓女兒更加珍惜自己所得到的。
嫣然是家里的小公主,最近正在很有勁頭地學習鋼琴。看著一起學習的同學都有鋼琴而自己沒有,嫣然開始整天纏著媽媽要鋼琴。但聰明的母親并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認真地告訴女兒:“你這么喜歡鋼琴,我也正想買一架給你呢,可是鋼琴很貴,要用掉好多好多錢。嫣然能不能給媽媽一點兒時間,讓媽媽把錢攢夠呢?”
嫣然答應了。很快,過去了一段時間,嫣然再次向媽媽提到買鋼琴的事,媽媽故意面露難色,非常抱歉地對她說:“嫣然,對不起,鋼琴實在是太貴了,媽媽還沒有存夠錢,能不能再等一等呢?當然了,如果你能和媽媽一起努力攢錢,也許會快很多?!?
就這樣,為了鋼琴,嫣然也開始努力地存著零花錢。終于,在幾個月后,母親拿出了一堆10元面值的錢,整整3萬元,告訴女兒可以去買鋼琴了。嫣然看到面前的這么多錢,驚訝得嘴張得大大的。
就這樣,嫣然深刻地理解了一架鋼琴的價值,并體會到鋼琴的來之不易,她不僅很自覺地愛護這架鋼琴,而且學習鋼琴也更加認真。
由此可見,在用音樂來培養女兒靈動氣質的過程中,只要父母們能夠正確引導,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希望上面的這些方法能給父母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話劇,讓女兒多點藝術氣質
在這個電視劇、影碟充斥的時代,不要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很少去看話劇。但是話劇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父母可能會說:“女兒還很小,怎么能看懂話劇呢?帶她去了也是白去!”
其實,孩子看得懂話劇,而且也能夠從話劇中獲益。
有一天,放學回家,遙遙對媽媽說:“你知道什么是話劇嗎?”媽媽回答說:“當然知道了!”“那你為什么不帶我去看話劇呢?”遙遙滿臉不高興。
原來,遙遙的好朋友剛剛去看了一場話劇,讓遙遙羨慕不已。其實,遙遙媽媽也曾想過要帶女兒看話劇,只是擔心遙遙看不懂,畢竟話劇跟電影、電視劇不一樣。可是,既然女兒提出來了,遙遙的媽媽當然會帶女兒去看了,但還是給女兒打了一下“預防針”。
“話劇雖然很好,但媽媽擔心你會覺得枯燥,不能堅持看完?!眿寢屨f。
“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會堅持看完的!”
“那看完以后,你給媽媽講話劇里說的故事,好不好?”
“好的!”遙遙一臉的激動。
考慮到女兒的接受能力,遙遙決定帶女兒看話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因為這個話劇的故事情節遙遙小時候就知道了。對于第一次看話劇的遙遙來說,會比較好理解。
于是,遙遙的媽媽挑了個時間,買了票,就帶女兒去了。在整個話劇演出的過程當中,遙遙媽媽非常留心女兒的一舉一動,顯然遙遙被故事和演員的表演吸引住了,她看得聚精會神。
看完之后,按照事先的約定,遙遙給媽媽講故事。遙遙的媽媽驚奇地發現,女兒不僅對故事的情節脈絡非常清楚,而且還能復述部分頗具文藝氣息的對白。遙遙對媽媽說:“媽媽,話劇真好看!雖然這個故事以前你就給我講過,可是還是看話劇精彩。白雪公主說話真好聽,她好善良!王子和七個小矮人都是因為她的善良才喜歡她、幫助她的,是不是?”
由此可見,孩子不僅能夠看懂話劇,而且能夠從話劇中獲益。尤其對于女孩來說,她不僅可以憑借自己天生的敏感從話劇中感悟藝術、感悟生活,而且還能因此而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父母們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女兒錯過了話劇。具體地說,父母們需要注意這樣一些內容。
1.給女兒創造接觸話劇的機會
其實,現在有很多話劇都適合孩子們看,如兒童話劇或者一些情節簡單、思想積極的話劇都是不錯的選擇。帶女兒去領略話劇這種舞臺藝術,讓女兒在演員的舞臺對白或獨白中成長,潛移默化中,女兒會吸收到不少藝術氣息。而其強烈的現場感,演員的姿態、動作、對話、獨白等也會帶給女兒強烈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從而讓女兒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2.讓女兒學會藝術的禮儀
帶女兒看話劇不僅是要讓她接受藝術的熏陶,而且要讓女兒懂得尊重藝術,懂得藝術的禮儀。
話劇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有一套禮儀要求。讓女兒學會這些禮儀,讓女兒體會藝術之禮,學會尊重藝術,是培養女兒藝術氣質的一項重要內容。比如,要求女兒進入劇場時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告訴女兒演員的鞠躬禮是為了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等都是父母應該讓女兒了解的。
3.為女兒選擇一場好話劇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話劇也越來越多。為女兒選擇一場好話劇,讓女兒受到好的影響,而不被那些消極、負面的話劇所毒害是父母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一般來說,適合女孩看的話劇至少應該具有這樣一些特質:思想內容積極,情節脈絡清晰,充滿童趣,舞臺效果、服裝具有美感,富有啟迪性和深遠的教育意義。
女兒要“富”養才能高貴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擁有高貴的氣質,因此也就自然秉承了“女孩要富養”的前人遺訓,讓女兒從小就過優越的生活,讓女兒彈鋼琴、看畫展、吃山珍海味、穿高檔衣服,把女兒當小公主一樣教養。
但是,真的是讓女兒吃好、用好,從小就過富裕的生活,女兒就能擁有高貴的氣質了嗎?其實,所謂“女孩要富養”并非像大多數父母所理解的那樣,“富”并不只代表金錢的充裕、物質生活的富足,它還要求父母要賦予女兒富足的內在品質,而這就包括了自信、自強、強大的意志力量、廣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理性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等一系列內容。
單一的物質上的富養所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一個嬌縱、挑剔、刁蠻、像溫室花朵般的女孩;而真正意義上的富養才能帶給女兒一生的富足和幸福。
關于如何富養女兒,一位經濟情況并不是很好的母親是這樣做的。
女兒可愛聰慧,但自己卻沒有經濟能力讓女兒擁有漂亮的衣服、有趣的玩具,但她卻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富養女兒。
穿著上,雖然不能給女兒買名牌衣服,但她卻十分細心地為女兒裝扮,要么在女兒的衣服上綴上一朵手工小花,要么為女兒織一件好看別致的毛衣。這樣一來,女兒的衣服雖然不是名牌但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而女兒本身也對自己“時尚而不庸俗”的著裝感到自豪。
日常習慣上,這位母親對女兒的要求非常嚴格,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細節進行要求,力圖讓女兒養成干凈整潔、有節制的習慣。
而在培養女兒的知識修養方面,為了養成女兒學習知識的習慣,她也很下工夫,為此她特地辦了一張圖書館的借書卡,每個月至少會陪女兒去兩次。
……
就這樣,在這位母親的嚴格教育下,幾乎人人都夸贊她的女兒有大家閨秀的氣質。
看了這樣的實例,我們應該明白,高貴而優雅的氣質并非一定要有富裕的物質供給才能培養出來。要知道,高貴的氣質來自于桀驁不馴的內心,來自于豐富的知識積累。因此,要想讓自己的女兒擁有高貴的氣質,就要像上面那位母親一樣多用心、多引導、多付出。具體地說,父母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1.培養女兒擁有足夠的自信
女孩是否能夠擁有高貴的氣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她自信與否。自信的女孩會是堅定的、果敢的、驕傲的……而這些都是構成高貴氣質的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培養女兒的自信,父母們可以這樣做。
(1)讓女兒早中晚各照一遍鏡子,整理自己的儀表,以便對自己的儀表放心。
(2)時常稱贊女兒的長處,對其不足之處要刻意指出,并引導其改正,但不要過度指責。
(3)讓女兒盡早懂得什么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懂裝懂不但不能保全形象,還會讓人覺得不夠誠實可靠。告訴女兒,別人取得了成就,要給予贊賞,而不要做裝作不在乎的傻事情,羨慕就說羨慕。
(4)鼓勵女兒多交朋友,找一個能夠陪伴自己的朋友,這樣,遭遇窘境的時候,女兒才不會感到孤獨,才不會意志消沉,喪失自信。
(5)告訴女兒要抬頭挺胸地走路,這是一種充滿自信的姿勢,時常采用這樣的姿勢,內心就會不知不覺地自信起來。
(6)培養女兒不快不慢地說話,女孩說話太快,會讓人覺得聒噪,也會體現出不安。而說話太慢也會顯得拖沓、懦弱、沒主見,所以語速適中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僅有利于交談,而且也能顯得從容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