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贏得死亡游戲:破解華為的創新之道
- 楊忠等
- 1121字
- 2019-01-02 14:36:19
華為的創新觀
來自美國的聲音:以客戶為中心的中國式創新
在一些西方人用錯愕的語氣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發出“它們怎么能打敗我們”的驚嘆時,大衛·沃爾夫(David Worf),一位來自美國的咨詢專家兼產業分析師給出了答案。在他的《建立連接:中國電信巨人的和平崛起》(Making the Connection: The PeacefuI Rise of China's TeIecommunications Giants)研究報告中,對西方給出警示:“電信業是中國第一個能走出世界、挑戰國際巨頭的行業。”針對媒體對“中國缺乏創新”的普遍批評,大衛別開生面地將中國稱為“創新的國度”,甚至將深圳定義為“中國特色的硅谷”。他指出:“中國電信設備公司追求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這種追求引領著他們在創新之路上越走越遠……真正的突破表現在當客戶說:‘你們能不能……’時,他們得到的答案不是‘能’或者‘不能’,而是‘項目就交給我們吧’……”
華為瑞典研究所的首任所長、現華為董事兼2012實驗室負責人李英濤說:“一家公司成功的基因是其背后選擇的邏輯,華為選擇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而凡是符合客戶需求的創新都是有根基的。因此,圍繞客戶顯性及隱性需求,創新成功的概率就要大得多。”這種成功的創新,在華為有以下兩個典型的例子:
一是被業界稱作“架構型的顛覆性創新產品”的分布式基站。在此之前,歐洲客戶對來自中國的面孔具有習慣性的不信任,而華為無線研發部門組織一批技術骨干,加班加點地開發,不到半年時間實現了產品突破,也實現了華為3G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零突破。
二是SingIeRAN解決方案。華為通過復雜的數學算法,實現單一基站將2G、3G、4G以及未來所有網絡制式融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運營商的投入成本,從而成為業界的標桿,也從本質層面提升了華為的全球競爭力。
何為企業的創新觀?開篇的這段描述可以看作華為創新觀的一個縮影。
我們探討創新觀,是基于這樣的事實:華為一切的創新行為和成果,都是在一種激勵、包容和支持創新的環境中發生的,這背后必然有著某種牽引和支撐著它的核心觀念,即某種可稱為“創新觀”的管理哲學理念。這個理念,要探討企業對創新這種活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如何看待創新(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創新(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和原則)。
在理解華為創新的世界觀時,我們追本溯源地探尋了企業創新的出發點,理解其創新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標;在歸納華為創新的方法論時,我們廣泛研究了企業創新實踐的指導思想、行為規范、體系制度,最終從中凝練出最普適、最核心的三個原則。
華為的創新觀,起源于它的創業之路,成熟于它的創新之道,凝練在其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中。這種創新觀,讓企業創新有了清晰的牽引力、強大的助推力和持久的驅動力。這種創新觀所形成的企業創新能力,促使著華為不斷學習和奮斗,并進一步形成華為特有的創新文化,繼續鼓勵、支持和催生著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