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10.2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囗囗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10.3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10.4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10.5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10.6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10.7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10.8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囗而囗,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10
食不語,寢不言。
10.11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10.12
席不正,不坐。
10.13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10.14
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10.15
問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0.16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
曰:“丘未達,不敢嘗。”
10.17
廄焚。
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10.18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飯。
10.19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10.20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10.21
入太廟,每事問。
10.22
朋友死,無所歸。
曰:“于我殯。”
10.23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10.24
寢不尸,居不容。
10.25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兇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10.26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10.27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