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內楗
- 鬼谷子
- 王詡
- 450字
- 2016-11-01 14:51:14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蛈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內者,進說辭也;楗者,楗所謀也。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于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萬物。由夫道德、仁義、禮樂、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論去就。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外內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名入產業,曰“楗而內合”。上暗不治,下亂不寤,楗而反之。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若命自來,已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