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謀篇
- 鬼谷子
- 王詡
- 875字
- 2016-11-01 14:51:14
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始于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故墻壞于其隙,木毀于其節,斯蓋其分也。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于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故為強者積于弱也;有余者積于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于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于人。”制人者握權也,見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知,用于眾人之所不能見。既用見可,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深;圣人之制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于此義者,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