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人已選準,時機已到,出山!(1)

李善長出場

在劉伯溫一行來應天府之前,朱元璋已經接到了朱升的來信:他即將帶劉伯溫一行四人來應天府報到。

朱元璋大喜過望:等了這么久,終于等到了這個讓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浙東四先生”已全部拿下!劉伯溫已答應出山,前來相助!

這對于朱元璋來說,實在是一件太讓人欣喜的事情。朱元璋終于如愿以償,備感欣慰——最厲害的王牌劉伯溫終于得到手了!

其實在朱元璋看來,劉伯溫難請反倒是好事,說明這人本事最大。本事大的人,架子大點兒、身價高點兒也正常。

所以在朱元璋看來,劉伯溫端點架子是正常的,不端才不正常。端完了再出來,跟不端架子、聽到人家一吆喝就屁顛屁顛地跑出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檔次。

但劉伯溫到底有沒有傳言中那么牛,那么厲害,是否言過其實,朱元璋心里也打起了鼓。劉伯溫很快就會到達應天府,到時候該怎樣考驗他,這是一個問題。為此,朱元璋決定先問問他人的意見,摸摸劉伯溫的底,于是命手下請一個人過來,想聽他談談自己的看法。

但朱元璋之所以叫這個人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心里隱藏著一個秘密的動機——要親眼見到這個人對于即將到來的新同事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態度如何,以便從中窺探到自己想要窺探的東西。

很快,這個人來到了朱元璋面前。大明開國之時,論功行賞,如果說文臣之中有人夠資格可以與劉伯溫爭奪“第一功臣”這個稱號的話,唯此人而已。

人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相當英明的人,任何人想在他手下混第一,絕非易事,所以能在他手下拿第一,說明此人一定是個特別牛的人。

這個特別牛的人的名字,叫李善長。朱元璋當時帳下兩大謀士之一(另一個大家都知道,是朱升)。

李善長,字百室,安徽定遠人。據史料記載,李善長這個人不是一般的聰明,而是相當聰明:天資聰穎,自學成才,少年時就博學多才,確實多才,而且擅長兩樣一般人不會的學問(下文再說)。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定: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個被認為很有前途的人卻“自甘墮落”,自動放棄了遠大的前途。他放棄前途的方式很簡單——不去考試。

這在所有人看來是很白癡、很傻的行為,因為你不去考試就意味著哪怕你學富五車、十車、一火車都做不了官,做不了官就沒法飛黃騰達,沒法飛黃騰達就沒有遠大的前途,沒有遠大的前途你就活該一輩子倒霉蛋、窮光蛋。

當時李善長的鄰里、朋友看到李善長數年如一日地苦學卻不去考試,紛紛感嘆,像你這樣的人才,不去考試當官簡直白瞎了。然而,李同學卻微笑著對他們說了一句:“不!”

李善長拒絕科考這件事讓大家很不解。要知道,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人不想當官,如果不是皇親國戚、高干子弟,要當官就得通過考試。“學而優則仕”是每個底層讀書人的必經之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可以說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

然而,這并不是李善長的夢想。他下定決心將抗拒科舉、抗拒考試的斗爭進行到底。沒有人知道,李善長抗拒考試并不是因為他怕考試、他怕考不上,也不是因為他想學陶淵明、林逋隱居,而是因為他實在太精明。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元朝開國以后就把國人分成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西部民族的統稱,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漢人(主要指北方漢人)、南人(長江以南的漢人)。蒙古人高高在上,漢人處于元朝統治結構金字塔的最底層,長江以南的漢人更不用說了。元朝統治者壓制漢人,漢人即使考上了也當不上大官。幾十年都上不去,白混(劉伯溫堪稱典范)。

絕頂聰明如李善長者,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從這一點來說,他比劉伯溫精明得多。李善長相信,以自己的才能,不參加科舉,有朝一日有機會照樣能當官,出人頭地。若干年之后,他做到了。事實上,李善長當時之所以能如此自信,是因為他擅長兩樣別人不會的東西,這兩樣東西就是他擁有強大自信的資本——法家學說和經濟學。

所謂法家學說,就是韓非子、李斯一派的學問,講究審時度勢、機變權謀和利害權衡。所謂經濟學,就是財務管理、物資配置,萬事講究調度有方,最遠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管子(管仲)。這門學問的用處實在太大,李善長一生的事業都得益于此。

這兩樣學問,自秦漢以來尤其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那都是相當冷門的學科,幾乎無人問津,一般的讀書人想都不會想,更別說去學,但李善長劍走偏鋒,學會了這兩樣東西,從此這兩樣東西就成了他的獨門秘籍。

他相信,就算法家學說現在沒用,經濟學還是大有用處的——經商。雖然說在古代重農抑商,商一直排在“農工商”三大行業的末位,沒什么地位,但商人發家致富有的是錢,有錢就能買豪華別墅、娶美女,比窮書生和窮當官的強一百倍,人家那生活才叫一個滋潤。

一不做,二不休,李善長同志直接棄考經商。很快,他就用自己所學的經濟學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還娶了定遠一戶豪門的白富美當老婆,過上了美滿富足的生活。事到如今,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天生的商業頭腦。假以時日,他一定會成為中國歷史上像呂不韋、范蠡、沈萬三、胡雪巖那樣為數不多的頂級天才商人,放到今天也絕對能排進“胡潤富豪榜”前十。但上天注定,李善長跟這些前輩一樣,也要跟政治扯上關系。他終究要踏上從政之路。

他不會想到,這條路將會是一條不歸路,他最后的結局也會跟呂不韋一樣凄慘,只是他的地位沒達到呂不韋那種程度,區別僅此而已。他也沒有范蠡那樣幸運,可以逃脫鳥盡弓藏的命運,所以只能以悲劇收場。

這些都是后話。此時的李善長是不知道這些的,他要是知道會這樣,就不會蹚這渾水了。李善長發財之后如愿地過上了美滿富足的小康生活,但好景不長,元朝天下大亂,戰火四起,定遠也遭了殃,李善長只好帶著家人逃進了深山老林避亂。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剛剛白手起家,只有三萬多人馬,準備進攻滁州。李善長卻以他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玄機:機會來了。有戰必有事,有事必需要人,需要人就有工作崗位,有了工作崗位就必有自己的一番用武之地。

李善長打聽到朱元璋出身貧苦,現在當了大將突然有了大筆財富,肯定不會理財,大軍后方一定需要有人幫他管理、打理,于是決定適應朱元璋的需要,雄赳赳氣昂昂走出深山,投奔了朱元璋。這一年,李善長四十歲,朱元璋二十六歲。富豪壯年投靠有志青年,理財達人投奔軍事新秀,皆大歡喜。

果然,朱元璋得知李善長飽學多才,尤其善于經營和打理財務,大喜過望,相見恨晚,缺的就是李先生這樣的專業人才!于是任用他為軍中總管,人稱“李總管”,名頭很響。

李善長的經濟學終于派上了用場,這下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不考科舉,老子不照樣也當官了?老子兩門絕學不照樣也能發光發熱?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有能力,一旦遇到機會,就會有你的一番用武之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李善長用他的名字告訴了世人一個事實:你們擅長的,我同樣擅長。你們不擅長的,我也擅長。你們擅長我也擅長的,未必能成功,但我擅長你們不擅長的,我成功了。

我的成功絕非偶然,這個世界只需要有特長的人才。有特長的人,才會獲得特別的青睞、特別的待遇。

李善長雖然沒進過高等院校學習專業知識,全都是業余自學,但他絲毫無愧于“專業人才”這個稱號,自打他走馬上任之后,不僅協助朱元璋整飭隊伍,安撫民眾,而且還幫朱元璋整理軍隊財務,籌集糧草,調節各方面關系,大凡他經手之事,無不辦得妥妥帖帖。

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工作相當滿意,拉住他的手嘉獎道:“先生后勤工作干得非常不錯,真是我的蕭何啊!”

于是,就在占領應天府之后,朱元璋改原來的樞密院為大都督府,任用李善長為領府司馬,兼參知政事,對他相當信任。

摸底調查

如今,朱元璋把他叫到自己面前,卻不是布置工作,而是為了聽聽他對劉伯溫幾人的意見,問問他該給予他們怎樣的職位才合適。

李善長明白,這是朱元璋對自己的信任。他更清楚,在那四個人中,朱元璋最在乎的只是其中一個人。

朱元璋雖然嘴上說想聽他談談對這四個人的意見,但李善長明白,他其實只想聽他對劉伯溫的意見。其他人都可以一筆帶過。

李善長是個聰明人,在社會上滾打多年,他早已深深懂得,如果不是自己當老領導,要想在職場上混得好,僅僅靠能辦事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善于領會領導的精神。

所謂領會領導的精神,無非就是四個字——“心領神會”,很多時候,你懂得領導的意思已經夠了,并不需要說出來,只要順著他做就行。

既然如此,李善長決定,就重點談劉伯溫好了,如他所愿。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開口就直奔主題,問他道:“傳聞劉伯溫此人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覺得這些傳言靠不靠譜?”李善長一聽,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領導最在乎的只有劉伯溫,于是心中大喜:

你想聽什么,我就說什么。李善長按照事先組織的思路,開始回答朱元璋的問話:“回主公,臣對此人也早有所耳聞,他以滿腹韜略聞名江浙,曾組建民軍多次打敗過方國珍、鄒普勝,收復龍泉、麗水、青田、溫州,一介文人能率軍屢屢打贏勝仗,足見其本領確實非同凡響,堪比三國諸葛孔明。只因在元朝廷不得志,幾度憤而棄官歸隱,主公慧眼識才,數次派人請他出山,天下無人不稱頌主公的英明,如今總算達成所愿。主公得劉伯溫,如劉邦得張良,劉備得諸葛孔明,此乃主公之幸,社稷之幸。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朱元璋聽了心花怒放,他看出李善長很會說話,既對劉伯溫贊賞有加,也不忘拍他的馬屁。此人對說話的藝術、做官的藝術都相當精通,實在難得。

朱元璋對這樣的下屬很滿意。李善長對有這樣的領導也很滿意。“只是我還擔心一個問題。”朱元璋忽然面露憂容。李善長繼續發揮他善于察言觀色的本領和機警聰明,趕緊問道:“不知主公所憂何事,臣愿為主公排憂解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中方县| 克拉玛依市| 长沙市| 博野县| 柳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文昌市| 云浮市| 龙陵县| 满城县| 扬州市| 包头市| 临海市| 慈溪市| 岢岚县| 乌拉特前旗| 普兰店市| 志丹县| 桂东县| 郸城县| 吉林省| 白玉县| 揭阳市| 英超| 哈巴河县| 无棣县| 工布江达县| 龙门县| 武清区| 定安县| 昌吉市| 巴彦县| 富民县| 柳林县| 宁国市| 县级市| 五家渠市| 高安市| 日喀则市|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