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1章

智揵度修智品第三之二

問曰。若然者何故阿羅漢起苦集智現在前耶。答曰。欲觀此五陰。猶如重擔過患法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說。生無色界。不能起禪及禪中功德現在前。生色界中。則能此說。是何義耶。答曰。此說滅道法智生色界者。能起此智。斷色無色界結。若煩惱已斷。更不起此智。評曰。不應作是說。生色界起法智現在前。所以者何。此智非彼界對治故。復次此是不定壞相。或有起少分。謂滅道法智?;蛴胁黄鹕俜终摺V^苦集法智?;蛴衅鹫?。或不起者。未離欲者起。已離欲者不起。或時起或時不起。離欲道時起。余善根時不起。以是事故。如前說者好。諸結欲界系。彼結法智斷耶。答曰?;蚪Y是欲界系。彼結非法智斷。乃至廣作四句。云何結是欲界系。彼結非法智斷。答曰。諸結忍斷。亦余智斷。亦不斷。忍者是四法忍。余智者是等智。不斷者若已斷。若不作方便斷。云何結是法智斷。彼結非是欲界系。答曰。諸結是色無色界系。法智斷法智者是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結者。云何結是欲界系。彼結法智斷。答曰。諸結欲界系。法智斷法智者是四法智。離欲界結者。云何結非是欲界系。彼結非是法智斷。答曰。諸結色無色界系。彼忍斷若余智斷亦不斷忍者。是四比忍余智斷者。若等智斷。若比智斷。不斷者。若已斷。若不作方便斷。諸結色無色界系。彼結比智斷耶。答曰。諸結比智斷。彼結色無色界系。頗有結色無色界系彼結非比智斷耶。答曰。諸結忍斷亦余智斷。亦不斷忍者。是四比忍。余智者是法智等智不斷者若已斷若不作方便斷。諸結見苦斷。彼結苦智斷耶。答曰?;蚪Y是見苦斷。彼結非苦智斷諸結忍斷。所以者何彼忍是此結對治故?;蚪Y是苦智斷。彼非見苦斷。諸結是修道斷。彼結苦智斷。所以者何??嘀鞘切薜浪鶖嘟Y對治故。如見苦所斷結。乃至見道所斷結。說亦如是。問曰。為無礙道斷煩惱。為解脫斷耶。若無礙道斷煩惱者。使揵度所說云何通。如說結有九種。苦法智所斷種。乃至修道所斷種。若解脫道斷煩惱者。此文所說云何通。如說或結是見苦斷。彼非智斷?;蚪Y是苦智斷。彼結非見苦斷。答曰。應作是說無礙道斷煩惱非解脫道斷。廣說如使揵度。

諸結法智斷法智滅作證耶。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蛴姓f。無礙道斷結得解脫道證解脫得。此是外國法師所說。為止如是說者意。亦明無礙道斷結得證解脫得。若當無礙道斷結得解脫道證解脫得者。則違此文。如說諸結法智斷比智滅作證耶。亦應作如是答。若以滅道法智斷非想非非想處結。比智滅作證而不作是答者。當知無礙道斷結得。亦得證解脫得。

諸結法智斷。彼結法智滅作證邪。答曰。諸結法智斷。彼結法智滅作證。隨斷爾所結。即證爾所滅。頗結法智滅作證。彼結非法智斷耶。答曰。有諸結忍斷亦余智斷。須陀洹以世俗道。趣斯陀含果。斷一種結乃至五種。若第六無礙道是法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結忍所斷者。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五種結。斯陀含趣阿那含果。以世俗道。斷二種結。若第九無礙道是法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結忍所斷者。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八種結。離初禪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若以比智等智。離非想非非想處欲。以比智斷八種結。第九無礙道。是法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斷結。七地中比智等智所斷結。非想非非想處比智所斷八種結。如是等結。是法智滅作證。諸結比智斷。彼結比智滅作證耶。答曰。諸結比智斷。比智滅作證。隨斷爾所結。有爾所滅作證。頗結比智滅作證。彼結非比智斷耶。答曰。有諸結忍斷亦余智斷。比智滅作證。若以法智。若以等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若以法智。斷非想非非想處一種結乃至八種。若第九無礙是比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及八地法智等智所斷結。法智所斷非想非非想處八種結。諸結苦智斷。彼結苦智滅作證耶。答曰。諸結苦智斷。彼結苦智滅作證。隨斷爾所結。有爾所滅作證。頗結苦智滅作證。彼結非苦智斷耶。答曰。有諸結忍滅。亦余智滅??嘀菧缱髯C。須陀洹趣斯陀含果。以集滅道智等智。斷一種結乃至五種。若第六無礙道是苦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及欲界修道集滅道智等智所斷五種結。斯陀含趣阿那含果時。以集滅道智等智。斷二種結。若第九無礙是苦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欲界修道集滅道智等智所斷結。以集滅道智等智。離初禪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以集滅道智。斷非想非非想處一種結乃至八種。若第九無礙道是苦智者。是時證三界見道忍所斷結。八地修道集滅道智等智所斷結。非想非非想處修道集滅道智所斷八種結。如苦智。乃至道智。說亦如是。

問曰。前門所說。此門所說。有何差別。答曰。若作是說。無礙道斷結得。解脫道得作證者。前門是無礙道所作。此門是解脫道所作。若作是說。無礙道斷結得亦證解脫得。解脫道唯證解脫得者。前門是無礙道斷結得證解脫得此門說解脫道證解脫得。如斷結得。證解脫得離過患習功德去無利得有利舍卑賤。得勝妙離染愛得寂靜樂亦如是。復次斷是前門得無為是此門。復次斷結及作證是前門。先斷結后作證是此門。前門此門。是謂差別。眼根幾智知。乃至無色界修道所斷無明使幾智知。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蛴姓f。無境界唯有智?;蛘f無智唯有境界。為止如是說者意故。而作此論。

諸法若問攝應思界而答。若問識應思入而答。若問使應思種而答。若問智應思諦而答。如是諸法易可顯現。此中問智。應思諦而答。法有五種。謂苦集滅道諦所攝。非諦所攝。欲界苦集諦攝。相應不相應法。色無色界苦集諦亦爾。滅諦唯攝不相應法。道諦攝相應不相應法。非諦所攝法。攝不相應法。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比智滅智道智。不相應法六智知。除比智滅智道智他心智。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法智滅智道智。不相應法六智知。除法智滅智道智他心智。無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不相應法。六智知。除法智滅智道智他心智。滅諦所攝法。六智知。除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道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苦智集智滅智。不相應法。六智知。除苦智集智滅智他心智。非諦所攝法。一智知。謂等智。問曰。何故名智。答曰。智所知故名智。何故名所知。答曰。為智所知故名所知。如稱所稱量所量亦如是。量是智所量。是所知。此是略毗婆沙。余門廣說如經本。如說修行廣布無常想。斷欲愛色無色愛掉慢無明。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修行廣布無常想。乃至廣說。佛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今欲廣分別故。而作此論。問曰。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者。世尊何故說此經耶。答曰。欲令懈慢不勤精進受化者勤精進故。復次為貪后有弟子。令不更求后有故。世尊說。彌勒佛出世時。有諸比丘。作是愿。使我見。彌勒佛出乃般涅槃。佛作是說。汝等今者有資產所須適意故。作如是念。后若為諸有苦之所逼切者。于諸有中不生愿樂。修行廣布無常想。能斷欲愛者。此想當言與法智苦智相應。當言有覺有觀。所以者何。在有覺有觀地故。當言與舍根相應。彼地有舍根故。當言與無愿相應。謂苦無愿。當言緣欲界系緣欲界五陰故。斷一切色愛者。彼想當言與比智苦智相應。或有覺有觀。在未至初禪者。或無覺有觀。在中間禪者。或無覺無觀。在三禪者。或樂根相應。在第三禪者。或喜根相應。在初禪第二禪者。或舍根相應。在未至中間第四禪者。無愿相應。謂苦無愿。當言緣色界系。緣色界五陰故。斷一切無色愛者。此想當言與比智苦智相應。當言或有覺有觀。在未至初禪者?;驘o覺有觀。在禪中間者?;驘o覺無觀。在三禪三無色定者?;驑犯鄳?。在第三禪者?;蛳哺鄳?。在初禪二禪者?;蛏岣鄳T谖粗林虚g第四禪三無色定者。與無愿相應。謂苦無愿。當言緣無色界系。緣無色界四陰故。斷一切掉慢無明者。此想當言或法智相應苦智相應比智相應。余廣說如上。

問曰。八圣道盡能斷結。何故獨稱無漏想。答曰。世尊此中圣道以想名說。世尊或說道名想。廣說如四無量處。

問曰。無常想是七使對治。此中何故作三說耶。答曰。若使在三界是五種斷。見疑雖在三界非五種斷。恚使雖五種斷。不在三界。復次此使在三界。亦是見道修道斷。見疑雖在三界。非修道斷。恚雖是見道修道斷。不在三界。復次此使在三界。是凡夫圣人所行。見疑雖在三界。非圣人所行。恚使雖是凡夫圣人所行。非在三界。

問曰。何故三說愛使。一說余使。答曰。余使應說如愛使。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余。復次欲以種種說莊嚴于文。若以種種說莊嚴于文義則易解。復次欲現二門故。乃至廣說。復次此愛是重惡多眾過患欲重觀其過患故。廣說如上四諦處。

問曰。無常想是見苦所斷使對治。何故說斷一切欲愛使耶。乃至廣說。答曰。一切有二種。有少分一切。有一切一切。此中說少分一切。復次此中說圣人以無常想。斷三界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宾阳县| 沙田区| 会同县| 滦平县| 清远市| 霍邱县| 石柱| 平果县| 惠来县| 新密市| 瑞昌市| 阳东县| 望江县| 无为县| 区。| 金山区| 彝良县| 海城市| 呼图壁县| 彭水| 韩城市| 云梦县| 翼城县| 临安市| 陆川县| 咸阳市| 高安市| 永兴县| 佛山市| 台江县| 广宗县| 桂东县| 呈贡县| 夹江县| 进贤县| 德安县| 太白县| 漳平市| 抚松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