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仁和趙鉞 勞格同撰 歸安丁寶書參證

碑陰下層題名

韓賞(見郎官戶外,又右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王維(見郎官吏中,又右棱。陰左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舊文苑傳》(下):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 王士源《孟浩然詩集序》:侍御史京兆王維等,與浩然為忘形之交。(校宋本。)

又有《留別王侍御詩》。(同上。)

元《新表》:元氏綿州長史平叔子、挹弟,太常博士。 《元和姓纂》(二十二元):元觚十一代孫謙,兼御史。 《舊韋堅傳》:天寶二年四月,以水陸轉運使判官元除監察御史。 又《李林甫傳》:子胥元為京兆府戶曹。

《新傳》:林甫諸胥元等皆貶官。 《石刻》鄭虔《華岳題名》有主簿常冀、尉元。(開元二十三年。陜西華陰。)

豆盧友(見郎官祠外。)

《舊韋堅傳》:天寶二年四月,以水陸轉運判官豆盧友除監察御史。五載十月,監察御史豆盧友坐堅累,貶富水尉。 《新韋堅傳》:監察御史豆盧友反從坐韋堅罪,免官被竄。

康瀾(又見下。)

梁

楊惠《舊韋堅傳》:天寶五載十月,監察御史揚惠坐堅累,貶巴東尉。 《吳興志》:楊慧,至德元年自奉元縣令授免官。《統記》云:乾元二年,遷杭州刺史。

(原注:‘慧’一作‘惠’。)

盧弦

蔡九皋(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盧執(疑是執須,執顏見郎官戶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又陰額知雜。)

羅希(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舊韋堅傳》:天寶五載十月,使監察御史羅希殺韋堅。(《新傳》同。)

于履

許論《新表》:安陸許氏右金吾大將軍輔乾子論,監察御史。

姜紹

楊劍(見郎官度中,又右側,二見。又陰額知雜。)

《會要》(五十九):天寶四載八月,殿中侍御史楊釗充司農出納錢物使。

《舊楊國忠傳》:本名釗,天寶初,由劍南節皮度賓佐擢授監察仰史。

崔(見郎官吏中補,又右棱,陰左棱,又陰額知雜。)

《舊楊慎矜傳》:天寶六載十一月,殿中侍御史崔引楊慎名,令河南法曹張萬頃宣敕,賜自盡。(案:是時蓋分司東京。)

源少良(見郎官勛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石刻源少良等題名》:監察御史源少良、陜縣尉陽陵、此郡太守張守信,天寶六載正月二十三日同游。(浙江錢塘。)

韋鎰《舊元載傳》:天寶初,監察御史韋鎰充使監選黔中,引為判官。 《紀聞》:監察御史韋鎰,自貶降量移虢州司戶參軍,卒。(《廣記》三百三十二。)

王(見殿中,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楊日休(見郎官祠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張惟一(見郎官戶中,又陰額知雜。)

賈彥璋(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元和睦纂》(三十五馬):庫部郎中賈彥璋,陜郡人。

宋少貞獨孤及《唐故秘書監贈禮部尚書姚公(子彥)墓志銘》:開元二十九年,詔立黃、老學,親問奧義,對策者五百余人。公與廣平宋少貞等十人,以條奏精辯,才冠等列。(《毗陵集》十一。) 《文苑英華》(五百九)宋少真有《對聚徒教授判》。

楊諫《新表》:楊氏戶部侍郎慎矜子(見左棱。)諫,岳州刺史。 《國秀集》(下)有永樂丞楊諫詩一首。 《文苑英華》(十八)載楊諫《新渾儀賦》。

(《玉海》四:開元十八年進士試《新渾儀賦》,則諫當即是年進士也。)

鄭毓顏真卿《讓憲部尚書表》:恩敕先超授吳郡司士鄭毓樂安郡太守,令于江淮南兩道度僧道,取錢與臣召募士馬,令應接河北。(《顏魯公文集》二。)

碑中嵌入題名(按當在宣、懿時。)

鄭愚《舊懿宗紀》:咸通三年,以邕管經略使鄭愚為廣州刺史,充嶺南東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咸通中,鄭愚自禮部侍郎鎮南侮。 《新陸希聲傳》:商州刺史鄭愚表為屬。 《唐詩紀事》(五十六):咸通八年鄭愚下鄭洪業第一人擢第。

《玉堂遺范授鄭愚嶺南節度》使制:邕南地介蠻鄉,甫新戎號。外虞連歲,創痍焚劫之余;上將開藩,兵甲繕完之始。中權所寄,慎固尤難,用回攘接之仁,往整律竭之旅。某官鄭愚,貯(疑)自郄堂搴秀,儉府增華。霜署諫垣,聯翩羽翰。

郎曹史館,洋溢聲光。益部播戎率之功,商嶺著條刺之跡。博洽強志,居無流心。

遠略精能,動有余地。日者熟其業,用委以察廉。果能宣布惠和講求。利病才報下車之政,已蘇闔境之人。發為歌謠,流滿道路。朕以朗寧,地分零桂。共控夷蠻,將以重城。鎮于兩江,壯服領于西道;俾崇旄節,用固疆陲而屬。統馭有乖,拊循生變。戎章既失,城守已離。宜得通敏之材,以敷勞徠之旨。是用輟于鄰部,授以軍麾。載觀易地之能,俾服揚旌之貴。既懋師節,仍長憲臺。勉承顱遇之榮,佇觀輯柔之績。可守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嶺南西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散官勛封如故。(《文苑英華》四百五十三。) 《新書藝文志》(《丙部子錄道家類》):《棲賢法雋》一卷,僧惠明與西川節度判官鄭愚、漢州刺史趙論佛書。 《石刻》崔(上缺。)《判戶部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魏公先廟碑銘》稱,門吏左補闕鄭愚。(陜西。《金石錄》目錄大中六年十一月。)

薛誡(二人書在‘并序’二字之下。見郎官戶外。)

鄭韜 會二十七日寓直(九字二行,左行,在撰文字下。)

崔嘏《授鄭韜殿中侍御吏制》:敕。監察御史鄭韜,御史府三院,轉遷雖曰彝制,至于用舍進退,亦系于一時之事跡。以韜立志甚賢,居官稱職,霜簡在手,風標竦身。共長吏言,請用遷陟。班我殿內,升為近臣。屈軼神羊,無怠前志,可依前件。(《文苑英華》三百九十五。)

韋退之(見郎官左中。)

杜牧《韋退之除戶部員外郎等制》:朝議郎行殿中侍御史韋退之,嘗歷憲臺,久居官次,性既安靜,事皆連練。(《樊川文集》十七。)

馮緘(見郎官戶中。)

薛耽(三人書在銘末。)

《新表》:薛氏西祖房存慶子耽,字敬交,東川節度使。 《舊懿宗紀》:咸通元年十二月,以中書舍人薛耽權知貢舉。 趙嘏《送薛耽先輩歸謁漢南詩》。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一。) 李翱《卓異記》:座主見門生知舉李景讓、薛耽。(案:《景讓傳》:開成五年選貢士。耽當即是年進士也。)

庚午歲(三字在開元字之左。)

碑左棱題名

王叔達(又見下。)

王翼(見監察二見。又左側二見。)

李志遠(見郎官吏中。)

《新傳》:由鴻臚主簿擢監察御史里行。

章仇兼瓊(見郎官主外。)

孫逖《授章仇兼瓊主客員外郎制》:敕。殿中侍御史章仇兼瓊,頃逾沙磧,能正糾繩。興國利于懸車,振朝威于絕漠,甄其績用,宜遷禮合之榮;寄以澄清,仍受憲臣之任。可尚書主客員外郎,余如故。(《文苑英華》三百九十一。)

吳鞏(見監察。)

《太平寰宇記》(六):關龍逢墳,在靈寶縣西南七里,開元十三年立碑,舍人吳鞏之詞。

韋恒(見殿中、監察。又左側,二見。)

王叔達(見上。)

楊慎矜(又右棱,又左側,又右側侍御兼殿中,又陰額知雜。)

《新表》:楊氏太府卿、戶部尚書崇禮子慎矜,戶部侍郎。 《舊食貨志》:開元中,楊崇禮致仕,以其子慎矜為御史,專知太府出納。 《舊傳》:開元中為汝陽令,擢監察御史。(《新傳》同。)

達奚(又左側。)

《摭言》(十一)有張楚《與達奚侍郎書》,云:其為御史也,密視臧否,糾遏奸邪。又云:公遷侍御,仆忝起居。

房自厚(又左側。)

《文苑英華》(五百三十七)有房自厚《對佯狂讓弟判》。

趙陵陽(又左側。)

《文苑英華》(五百七)有趙陵陽《對燕弓矢舞判》。

周子諒(又左側。)

《舊玄宗紀》:開元二十五年,官監察御史,上書忤旨,播之殿庭,朝堂決杖死之。 《舊牛仙客傳》:監察御史周子諒竊言于御史大夫李適之曰:‘牛仙客不才,濫登相位,大夫國之懿親,豈得坐觀其事了?’適之遽奏子諒之言,上大怒,廷詰之。子涼辭窮,于朝堂決配,流州,行至藍田而死。 《舊李林甫傳》:監察御史周子諒言仙客非宰相器,玄宗怒而殺之。

常從心(又左側。)

《文苑英華》(五百十一)常從心有《對持論攻擊判》。

韋芝《舊韋堅傳》:天寶五載七月,堅弟兵部員外郎芝等并遠貶。十月,使監察御史羅希逐而殺之。

康瀾(無考。)

鄭欽說(又右側。)

《新儒學》(下)附《趙冬曦傳》:開元初,繇新津丞請試五經,擢第,授鞏縣尉、集賢院校理,歷右補闕內供奉。雅為李林甫所惡,畢堅死,欽說時位殿中侍御史,常為堅判官,貶夜郎尉,卒。 《異聞記》:欽說自右補闕歷殿中侍御史。(《廣記》三百九十一。) 《舊韋堅傳》:天寶五載十月,殿中侍御史鄭欽說坐堅累,貶夜郎尉。 李吉甫有《編次鄭欽說辨大同古銘論》文稱,欽說自右補闕歷殿中侍御史,為時宰李林甫所惡,斥擯于外。(《文苑英華》。)

章叔將(見郎官勛外。)

許遠(又右側侍御兼殿中,二見。)

《新表》:許氏右羽林將軍望手遠,侍御史、睢陽太守。 《新張巡傳》至德二載,詔拜睢陽太守許遠侍御史。 《舊忠義傳》(下):玄宗召見,拜睢陽太守,累加侍御史、本州防御使。(《新傳》同。)

沈震(見郎官金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令狐亙《顏魯公神道碑銘》:前殿中侍御史沈震等各抒器能,參贊戎務。

殷亮《顏魯公行狀》:玄宗以公為戶部侍郎,依前平原太守充本郡防御使,以前侍御史沈震為判官。(《顏魯公文集》附錄。)

鮮子仲通(見侍御。)

蔡希周(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新書藝文志》(《別集類》注):殷匯次曲阿人監察御史蔡希周等十八人詩為《丹陽集》。

碑右棱題名

劉幼復《寶刻類編》(五)《東京福唐觀鄧大師謁》。(李邕撰,劉幼復書,元和元年建。)

崔寓(見陰下層,又陰左棱,又陰額知雜。)

姜超群

呂述(見郎官祠中補。)

殿中趙廣微(見郎官主外,又陰左棱,陰右棱。)

李忄詹(見郎官倉外,又陰左棱,陰右棱。)

權德輿《李公(銘)墓志銘》:列考忄詹,歷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權載之文集》二十五。)

元孝綽(又陰左棱,陰右棱。)

《元和姓纂》(二十二元):元曾孫孝綽,梓州刺史,河南洛陽縣人。

王元瑾(見郎官余外,義陰左棱。)

皇甫亻先《元和姓纂》(十一唐):皇甫仲玉生亻先,尚書左丞,樂陵人。 《柳渾傳》:至德中,為江西采訪使皇甫亻先判官。《新永王傳》:軍敗奔,將南走嶺外,兵追及之,戰大庾嶺,中矢被執,亻先殺之,送妻子至蜀。肅宗曰:‘皇甫亻先執吾弟,不送之蜀而擅殺之,何耶?’由是不復用。 《舊肅宗紀》:至德二載二月,永王兵敗,奔嶺外,至大庾嶺,為洪州刺史皇甫亻先所殺。

顏真卿《東川節度使杜公(濟)碑》:皇甫亻先采訪江西,奏公為推官。(《顏魯公文集》八。) 李白《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本道采訪大使皇甫公亻先聞而賢之,擢佐軒。(《李太白文集》三十。) 梁肅《鄭州新鄭縣尉安定皇甫君墓志銘》:尚書左丞亻先之愛弟。(《文苑英華》九百六十。)

李之芳(又陰左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新宗室表》:蔣王房左武衛將軍蔡國公承祖子、太子賓客之芳。 《舊蔣王惲傳》:之芳幼有令譽,開元末為駕部員外郎。天寶十三載,安祿山奏為范陽司馬。自拔歸西京,授右司郎中,歷工部侍郎、太子右庶子。 北海太守李邕《登歷下古城員外(草堂本有‘孫’字。)新亭詩》。(吳若本注云:本傳云,天寶初,邕為汲郡、北海邯太守。時李之芳自尚書郎出為齊州司馬,作此亭。)

孫逖《送李侍御之芳黔中掌選序》:頃者持斧河朔,獨按專城。明罰飭法,所向風靡。是以有黔中之往,俾修河朔之政。(《文苑英華》七百十九。) 《四川成都志》(十一):至德三載,李之芳以黃門侍郎知蜀郡軍府事,充劍南節度采訪使。

李彥超(見郎官戶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周德遠(又陰左棱。)

韓賞(見陰下層,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王維(見陰下層,又陰左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胡曼倩(見郎官考外,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王曾《舊酷吏吉溫傳》:天寶五載,以著作郎王曾等就臺鞠,數日獄成,杖死,積尸于大理寺。《新玄宗紀》:天寶五載,殺著作郎王曾。 《舊紀》:天寶五載,著作郎王曾等為李林甫所構,下獄死。

蔣田之(又陰左棱。)

碑陰左棱題名

王維(見陰下層,又右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趙廣微(見右棱,又陰右棱。)

李忄詹(見右棱,又陰右棱。)

元孝綽(見右棱,又陰右棱。)

王元瑾(見右棱。)

皇甫亻先(見右棱。)

李之芳(見右棱,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王縉《新表》:河東王氏汾州司馬處廉子、尚書左丞維弟(見史中。)縉,字夏卿,相代宗。 《舊傳》:連應草澤及文辭清麗舉,累授侍御史、武部員外。

崔(見陰下層,又右棱,又陰額知雜。)

劉芬(又右側侍御兼殿中。)

蔣思之(見右棱。)

周德遠(見右棱。)

成同

孟匡朝(見郎官左外。)

盧播(見郎官左外。)

碑陰右棱題名

楊慎矜(見左棱,又左側,又右側侍御兼殿中,又陰額知雜。)

姚閎《舊姚奕傳》:天寶元年,右相牛仙客薨,姚奕男閎為侍御史、仙客判官,見仙客疾亟,逼為仙客表,請以奕及盧奐為相代己。其妻因中使奏之,玄宗怒,閎決死。《舊牛仙客傳》:開元二十四年,牛仙客為朔方軍使,以姚閎為判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隆回县| 石景山区| 乳山市| 广德县| 静海县| 赤水市| 大姚县| 溧水县| 四子王旗| 曲沃县| 松潘县| 宁安市| 西峡县| 项城市| 和田县| 鄯善县| 商水县| 通渭县| 马山县| 左云县| 南充市| 长泰县| 丰县| 张家港市| 封丘县| 夏邑县| 定陶县| 常德市| 余姚市| 顺义区| 沙河市| 西和县| 县级市| 新野县| 航空| 合山市| 蒙城县| 永年县| 蓬溪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