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適能:啟智學校課程理念下的實踐
- 陳凱鳴 曹麗敏等
- 855字
- 2019-01-01 19:39:40
序言
啟智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心肺耐力不足、肌肉張力較低,骨骼、關節變形等情況,影響了學生的健康適能,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參與日常生活和學習。體適能活動課程在啟智學校的有效開展,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健康適能,不僅提升了其參與課堂和日常生活的能力,也為能讓他們減少疾病,過更有品質的生活。
啟智學校的體育課程一直沿用普通教育學校的體育學科課程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的動作技能,所采用的活動多為跳繩、各種球類、跳躍和跑步等,涉及較多的認知和動作技能。但是學生障礙類別不一,障礙程度不一,同一個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大,怎樣能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有效參與教學活動一直難題。
結合我校以個別化教育計劃為核心的課程改革的推進,依照學生特殊身體狀況,合理適度安排學校的體適能活動課程,讓學生有效參與課程活動,納入了學校的重點研究課題。我們在林麗英老師的帶領下,多次組織了專題學習,在參與了廣州體院的侯曉輝教授適應性體育評估的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體適能的評估量表》作為我校體適能課程評估量表,我們依照學生的障礙程度設計了相配的評估活動。讓學生能有效參與評估。評估后確定了學生的體適能發展目標。教師依照每一個啟智學生的身體狀況,課程目標需求,全方位設計學生的體適能活動課程。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調整所使用的設備環境,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身體活動的成功與樂趣,增進其體適能活動的適應力,建立自信心,從而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帶來身體功能的康復。
我們的研究實踐有了在學生身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效果。借啟智30周年辦學成果總結的機會,把體適能課程在啟智學校開發實踐的過程中的經驗進行提煉總結,以協助更多老師們了解開展健康體適能課程的方法,全方位安排體適能課程,掌握活動設計的原則,有效開展體適能的活動。
曹麗敏老師負責全書的框架,主要編寫了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李志勇和羅文勇老師負責第二章,以及第五章的部分教學設計范例的書寫。同時感謝鄺藝清、黎耀斌、張淑玲、劉榮杰、許翠玲、梁瓊予老師在本書編寫、拍攝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
陳凱鳴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