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蘇州行記

蘇州與蘇州教育

相對蘇州而言,寧夏的文化積淀更像大漠中的綠洲,談不上山清水秀,寧夏的教育更像登門求教的跋涉者,在路上、在故事里、在不甘落后的情節中。經濟對教育的支撐不言而喻,我們更像一群饑餓的勇士奮勇殺敵,但能量不足、體力不支。如果說糾結是一種彌漫的情緒,我們會發現,一方面我們被課改思潮猛烈地沖擊著,另一方面我們卻更愿意守成觀望。我們的教育缺少大師級的人物謀局布篇,更缺少諸多精英團隊高屋建瓴的智力支撐。我們不奢求模仿了什么,我們更樂于受到的啟發和感悟是否能變成我們踐行教育夢想的一種動力。看看蘇州和蘇州的教育,有些東西不去比、沒法比,但有些東西必須想、應該想,堅持走到下一個拐點,說不定眼前就會豁然開朗。

蘇州概況: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擁有140千米長江岸線。自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至今仍保留有大批名勝古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目僅次于北京和西安。

蘇州共有200多個水鄉古鎮,其中甪直、同里、周莊、木瀆等7個古鎮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目前蘇州保留有60余個古典園林。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9個園林先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昆曲于2001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評彈和蘇劇于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蘇州素有“工藝之肆”的美譽,蘇繡、緙絲、蘇扇、玉雕、戲裝、桃花塢木刻年畫等聞名海外。2012年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萬億,全國第六;實際利用外資近百億美元,全國第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38家落戶蘇州。

蘇州教育:蘇州歷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歷史上先后有51名狀元、1500余名進士出自蘇州,當代蘇州籍的兩院院士達106名。

1992年,率先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6年,率先實施免費義務教育;2007年,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2011年全市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殘障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小學、初中入學率、鞏固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保持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3%。

2011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1090所,在職專任教師75967人;在校學生達1225480人。其中高等院校20所、普通高中67所、初中196所,小學306所,幼兒園444所。84.70%的學校是教育部門和集體辦學,14.2%是民辦學校,1.28%是其他部門辦學。目前在校學生總數1225480人。普通高等教育188750人,高中89588人,中等職業教育71409人,初中175854人,小學414972人,特殊教育學校2698人,幼兒園209965人。

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總計75967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9832人,高中9119人,中等職業教育4697人,初中16439人,小學24555人,特殊教育273人,幼兒園9702人。

2011年全市共有外籍人員子女學校4所,臺商子女學校1所。本市學校設國際部4個,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46個,聘請外籍教師的學校153所,招收國際學生的學校145所。

2011年在蘇外國學生總數5889人,港澳臺學生4794人,在職外籍教師860人。

2010年度地方所屬各級學校基本建設完成情況年報

各級政府均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要求確保全社會教育投入增長比例高于GDP增長比例。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達620億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達到405億元,分別比“十五”(2001~2005)時期增長了139%和155%, “十二五”繼續增長,年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率超過18%。

蘇州教育的總體戰略是:率先實現高水平教育現代化,到2020年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同期平均水平。

戰略主題為: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位教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文山县| 金湖县| 华坪县| 永平县| 阳朔县| 孟津县| 行唐县| 得荣县| 定南县| 错那县| 方城县| 治多县| 从化市| 临海市| 大邑县| 琼结县| 甘肃省| 射阳县| 广安市| 浦东新区| 巴中市| 乐至县| 霍山县| 塘沽区| 乌兰县| 康定县| 绩溪县| 勐海县| 辽源市| 赤水市| 蒙阴县| 漳平市| 长兴县| 武宣县| 思南县| 阿荣旗| 高要市| 华蓥市| 吉首市| 南涧|